分享

德生S-2000集中讨论帖 --《S-2000,离“精品”还有多远》

 明见一世 2018-02-18
 


  [点击]另外窗口打开图片...
  
  关注、购买S-2000并且使用了一段时间,对比过一些类似的产品之后,我发现并总结了一些关于S-2000的问题。其中,有些我发现的问题是和其他用户所反映的有重叠的,那就当是我集成在本文中吧。我想说明的是,德生产品有问题,也不一定都出在德生工程师或者工人身上。跟其投入资金量和零件供应商等关系亦巨大。作为德生的用户 (虽然我不了解德生准确的运作) 和一名收音机广播爱好者,这些意见都是最诚挚的。如果相关设计师或者监制者有苦衷,可以公开说明。
   总的来说,德生S-2000是一款完成度不够高的普通民用收音机产品。对于完成度这个说法,也许许多朋友都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明确的是,这里我们不会处处以价格说事,而是分析实际上可以在有限成本和时间内做好的而没做到的地方。而和很多用户一样,我对S-2000的性能和功能都较满意(如果你真的只是很喜欢听广播,那么S-2000是极好的选择),所以,本文中我仅仅讨论一下其他方面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说这些?因为我喜欢德生。我希望德生的高端机器更像样,用着更舒服,用的更放心。
   改进产品自然设计成本变动的问题。产品制作成本是必须控制的,但是哪些能省,哪些不能省才是厂家要好好研究的题目。产品不可能没有缺陷,但是能巧妙地减弱缺点的影响,那么产品则更容易使用户接受。而只是靠增加“优点”以妄想用户原谅其缺点的做法,只会剜肉补疮,迟早断送自己的小命。
  
  一、声音相关
  S-2000的声音是挺耐听的,但是至少距离一米左右以上才会特别有这种感觉。放得太近的时候,S-2000的声音还是比较单薄,有点冲。这是其整体扩声模组的素质所限,因此需要依靠环境空间去“调整”。这个不难明白,听一些低频丰富的曲目时,把耳朵靠近S-2000的扬声器,你可以感到它作为一个普通小型皮边扬声器应有的弹性和动态,但是离开个几十厘米,就没有丝毫的感觉了。再离开一段距离,主要是其中频段给人印象深刻。
  
  1) 低音旋钮的无奈。
   已经有用户反映过S-2000的低音旋钮对于提升低频效果不大。在我听来,旋动这个低音旋钮的时候,整体响度加大了,中低频的确有稍稍增加,但是相比之下中高频段则奇怪地缩进去了。感觉就是拿根棍子在泥水里捣鼓,本来声音就不算清晰,现在再铺上一层泥土,非常的闷。毫无疑问这与很多玩家想要的声音应该相去甚远。我们怎么理解低音都不重要,事实就是:这个低音提升电路的效果,实在让这个作为宣传标榜的设计成了鸡肋。说真的,我情愿S-2000没有这个旋钮。关于低音在哪个频点提升,提升几个-dB,条件所限无法确定。我只是想说:找个听音正常,对音响有点阅历的人去参加扩声设计,做个顾问什么都好。既然没有LMS测试相关环境和器材,那么一副理想些的耳朵(当然多几副最好)。没人会期待耳朵不行的人设计的收音机的音质。我的建议是:成本有限,人力有限,好的衔接意义大于两端的延伸,小喇叭中频为王则矣。
  
  2)输出电路的无奈。
   作为收音机,在S-2000上的天线接口数量再翻几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反正一个不行试试另外一个。但是当定位专业的这种产品,只有一组音频输出口的时候,这组输出口就不得不下功夫了。似乎S-2000的设计师已经败了一笔的时候,还没想到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S-2000背面上的那一组非平衡音频输出口。在购买之前,我还专程问了商家,S-2000有没有这种RCA输出接口。因为我打算有时候可以把S-2000接到音响听立体声音乐。而RCA输出口的信号应该是相对原始的,没有经过胡乱(请体谅我这样说)修改的纯净音频信号。这样的话,就能让接入的音响系统充分发挥其性能。可是,S-2000的输出让我晕倒了。比原机上听更为轰轰隆隆,其曲线提升刚好落在造成发闷的频段上,搞得次低频满溢遍地,高频极为凹陷。我立即咨询了相关人员,得到确认:S-2000的音频输出确实是被设计者动了手脚的。我不知道负责这部分的设计师是故意捣乱呢,还是对音源设备没有基本常识 -- 这还可能关乎到修养和道德的问题,设计一台机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中国已有画蛇添足之古训,过犹不及。因此,如果有人明知故犯,那么我无话可说;如果真的不懂的话,记住一个原则:宁缺毋滥。
  
  3)耳机插口的无奈。
  这个问题并非德生独有,只是建议德生想想办法改善。主要问题是那个接口质量很马马虎虎(其他接口也不咋地),以后插耳机多几次,内部触点老化或者疲劳什么的,肯定会导致偶尔出现的喇叭无声。尤其是对于我这样通过这个接口接入音响扩机了。两个建议:一是找进口部件,类似早年Diamond声卡使用的那种非常精良的3.5mm插座。二是如果怎么样都不愿意搞个切换的开关的话,搞个6.35mm大插座,附带小插口转换头就是了。大口径插座不那么容易挂掉。有人问:外观布局不会受影响?我说:让德生自己想去。
  
  二、外观设计相关
  这个部分,是不是只能说见仁见智呢?我想,优秀的设计是可以学习并改进的。是好的东西肯定会在长时间考验后得到人们的肯定。后来者应该从中得到一定启发,并从基本的依瓢画葫芦到自主的判断:怎么样才叫好,更符合人体工程学、适合人的使用习惯。所以,完全用自己的审美去审视世界,是行不通的。美学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这是德生在有限的成本上制造收音机,而且是被定为专业接收机的产品,不是做Lady GaGa造型设计,不是做Micky手袋或者Hello Kitty书包。新潮、COOL....不等于好。我反倒觉得“牛B”一词很适合做这类产品时候的设计参考标准 -- 花哨,时尚,都比不上这个词来得表赞美之情。要“牛B”,不是装腔作势能做出来的。比如某个牌子的电子管收音机,装多少个功率管都只能给人没内涵的感觉。为什么?那个牌子的收音机收音部分根本不是自己做的。内涵不一样,底气不一样,而作者没有好好专研技术就随手拿来一点东西拼上去,就像不登对的嫁接一样,出来的东西会十分畸形。好像扯远了,说回S-2000的设计(大概参考了什么机器大家都是明眼人,不说了),S-2000的完成度不够高和这部分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
  
  1) 枯燥的按键。
  看看HAM2000,再看看S-2000,会更觉那一片哑银色的按键相当没意思。一些比较特别的按键,为何不用不同的质地和不同的颜色来提示用户呢?这里不讨论按键的灵敏度和质量的问题,单纯就是按键外观。我认为类似照明、VF/VM切换、Delete、ENTER等几个特别点的按键应该有相对不同的颜色来提示用户,方便操作,避免问题。
  OK,我猜设计者是考虑过的,不过,估计又是成本问题了。
  
  3)畸形的大头天线帽。
  恕我不明白,这么大的龟头一样的东西有什么用。这里不考虑成本了? 加上天线又长又细又软,拉出天线的时候,那龟头老在半空晃着;收回的时候手感十分糟糕。
  
  4) 前面有提把等于专业感?
  呵呵呵呵。两个提把还要向两边张开一个弧形,受不了。
  
  5) 失败的旋钮。
  旋钮,一个足以让发烧友重视的词眼。市售许多功放产品的旋钮,都不是金属质地的,更不用说收音机的旋钮。可是,S-2000偏偏奢华得来了一套合金旋钮,包括天线顶端龟头状金属帽。德生在宣传文字中说到,S-2000历经一改再改的开发过程,最终决定把塑质旋钮换成金属的。我不知道,这段宣传的潜台词是不是:用了金属旋钮,机器就高档了,就牛逼了。不可否认,金属质感旋钮带来更好的观感和耐用性。然而,这部分的成本下的不怎么对。既然有这个钱,为何不将电源滤波电容换成好些的?是不是因为用户见不到里面,所以心不烦?如果有人认为一个算不上精良的大工塑机身加几个金属旋钮的机器,就是牛机,那么也真的太......了。另外,相对S-2000的机身而言,这几个旋钮似乎高了一点。飞梭那么高,自然外面的提把也要高一点,保护脆弱的飞梭和其他旋钮。但是飞梭那么高,容易出现离心差的同时,更容易被碰撞到。所以S-2000有了这么一个巨大的转动的时候有点歪歪斜斜的飞梭。其他的小金属旋钮造工亦半斤八两。做就做好,不然省省。
  
  6)毫厘之差。
  还是旋钮安装的问题。模具开的孔过大,又或者根本装得不正,每个旋钮的根部圆边与机壳开孔圆边的距离都参差不齐,说得不好听,这就是山寨货色。OK,应该开始有人说我太挑剔了。好自为之吧。
  
  7) 悲喜参半的旋转天线。
  主要是没东西锁定其位置,阻尼感一般。总是不在原位上,平时听中波不多,觉得这个问题很烦。不过,话说回来,中波旋转天线对于中大型收音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不是摆设。
  
  三、电源设计相关等
  这部分较为直观,不必展开。没有电便没有声音,因此应该吧电源相关的处理摆在首位。
  1) 无交直流转换提示。
  2)不准确的电量显示。
  3) 机内交流电源部分隔离措施不够。
  
  4)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尾巴”-- 电源线。
  能较方便收起来,但是破了烂了什么的更换时就有点麻烦。和插座式比的话,我推荐插座式,省了机壳后部的一些不必要的设计。
  
  5) 照明系统。
  首先最好还是加一个LED作为电源指示。另外,标头灯箱的照明投射角度或者安装方式不对,导致照明的时候前面过亮,用户要看清楚刻度和指针变得不容易了。可以改背投试试呵呵。不过,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从一开始工程师就只是将这个部件当做摆设忽悠观众而已。我们又怎么能奢望他们会把这个细节做合理些呢。
  
   有人会问:如果把这些都做好了,S-2000该是多少钱呢?我的看法是:与其卖1500被人骂,不如想办法做一台值2000元的机器。既然定位高端,就拿出高端的样子。即使不能和HAM2000比,至少不要给人差太多的印象。这正是为什么人们认为:S-2000是专业接收机这个说法,不过是德生的一意孤行之举。看广告归看广告,收音机用户想说的、该说的还是要说。
   R9700DX是150元价位,S-2000是1500元价位,差了十倍的价格,但是S-2000给的满足感能有R9700DX的几倍呢?我们是德生的粉丝,我们既然能买顶端产品就是希望德生能提供给我们更优秀的产品。是的,收音机行业不好做,这个时期裁员、减产、积压什么都会有。对坚持做好收音机的德生是我们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用户渴望好而便宜的机器,但是更渴望贵而好的产品。坊间有个说法,其实话糙理不糙:只要你敢卖,我们就敢买。
   最后,到底德生S-2000是不是精品?我给出的答案:是。不过我还要在“精品”面前加一个词:国内。德生的高端机器想要无论在国内国外都能被评为精品的话,真的,还有一段路要走。
  
  ※ 本帖曾于2009.11.21 21:41:30被 cxin0907 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