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UV篇(一) 汽车之家编辑开什么车-汽车大全

 yezhu8888 2018-02-18



2017年11月10日00:00 来源 :  汽车之家类型  : 转载 编辑 : 布可


  大家好,这一期的《编辑开什么车》终于来了,前两期我们为大家呈现的都是编辑部中开轿车的小伙伴,不过随着SUV市场的日益火爆,编辑部中开SUV以及打算买SUV的也是大有人在,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编辑部中选择SUV的朋友。由于开SUV的同事确实不少,受篇幅所限,这次先为大家介绍其中的4位,没有提到的小伙伴们,我们将在日后陆续为大家介绍。


特此说明:有的网友有疑问,照片上的车都挂着“试”字车牌,是不是都是厂家的试驾车啊?实际上挂这个车牌只是单纯为了遮挡住车辆原本的号牌,保护个人隐私,并没有其它意思,文中出现的车100%是编辑自己的车。另外,厂家的试驾车通常都是最新款,几乎不会有旧款。

● 刘昱昕和他的日产奇骏

点击这里骚扰他:刘昱昕的编辑博客

新浪微博:@刘昱昕-LYX


大家好,我是刘昱昕,大家也应该对我不太陌生了,原来做评测编辑,现在的角色是视频节目《微试车》和《背靠背》的主持人。

我在2015年的10月份购买了这辆奇骏2.0 CVT舒适。有了孩子后,原来的骐达已经不能满足我家5人出行的需求了,尤其是后排还要装一个儿童座椅。我曾经一度认为买个7座车才是正解,但后来做了《汉兰达对比奥德赛》的选题后,觉得如果不生二胎的话,5座车就够用了,而且价格也能便宜不少。所以最终决定在20万预算左右,选一辆5座的中型车或紧凑型SUV。


阿特兹杰德

阿特兹的颜值曾经让我中毒,但后来想想自己换车的初衷,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杰德也是因为空间问题,再加上家人一直想换SUV,所以最后将车型锁定在SUV。看SUV的时候考虑过本田CR-V和马自达CX-5,放弃CR-V是因为媳妇儿看不惯它的车尾,最终奇骏因为更高的性价比而战胜了CX-5。



因为这次换车主要是考虑空间,所以对于外形方面,就没有考虑特别多,否则我可能就会选CX-5了,不过奇骏的外观整体也还算顺眼。其实奇骏的四驱系统在同级别中算是很强,有不错的购买价值,但我买这车主要还是看中了空间和油耗,对越野能力、雨雪天气的驱动表现没有太高要求,前驱基本也够了,所以没有选四驱版的。车顶行李架是跟4S店送的原装件,装上之后比原来精神不少。有个缺点,车门不是全包的,冬天下雪的时候,下车裤子很容易蹭脏。

我不太喜欢这个尾灯,尤其是改款之后,样子变了,光源也变成LED的了,一对比就显得现在这个更难看了。我这个车原厂有全景影像,但是却没有后雷达,好多日系车都这样,现在这个后雷达是4S店送的原厂件,装上之后效果挺好,一点色差都没有。



车外确实可说的地方不多,还是看看里面吧。这次先从不好的地方开始吧,我个人觉得内饰设计有点过时,而且用料也一般的。还有一个买车之后发现的问题,就是主驾旁边的车窗升降键都有背光,但是前面的解锁键却没有,而且如果你坐在驾驶席上看过去,门拉手正好会挡住它,要是不熟悉这车,晚上想解锁车门,就很可能得找一阵子。

2 刘昱昕和他的奇骏(2)


接下来说说优点,我觉得配置应该算是奇骏的一大亮点,我这车算上优惠,全办下来不到20万,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全景天窗、全景影像、后视镜电动折叠(不过不是自动的)、座椅加热都有了。这个大屏是当时官方升级的,买完车4S店给免费装,虽然不是原厂件,但还好,看着不low。换完大屏,看倒车影像就更清楚了,而且关键的一点是,这个屏幕能放视频,孩子要是不想坐儿童座椅的时候,我就给她放动画片,一看动画片就老实了。


我买车的时候,店里就有已经增配了座椅加热的舒适型可选,座椅加热对北方用户来说还是很实用的,特别是真皮座椅的车,冬天刚一上车跟坐冰上开车似的,我果断选了带座椅加热的。这个配置也算是我选车的一个硬性标准,没有这个配置的就不想考虑了。

当初买车也是看上了它的舒适性和空间,日产在这方面也一向颇有心得。奇骏这套座椅的填充物比较柔软,但整体的承托又比较得力,不是软塌塌的那种,坐上去不会很累,长途驾驶也不会腰酸背痛的。我这车没有电动座椅,但是对我来说无所谓,我一直觉得电动座椅没有太大用处,平时要是就一个人开车,也不会老调它。


后排的腿部空间还不错,但是我更在意的是横向空间,虽然跟原来我那辆骐达比,已经好了不少,但是在装了一个儿童座椅之后,后排再坐两个成年人还是会有些挤。现在孩子大一点了,大儿童座椅换成了增高垫,也能稍微好一些。

后备厢值得一说,可以各种组合的后备厢确实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开启“双层模式”可以让后备厢空间利用率高很多,装载力大幅提升,底层的塑料板也是很实用的设计,尤其在海边会经常用到。带沙子的拖鞋、湿乎乎的海鲜,都可以直接放在里面,不用怕脏。后备厢这个气压挺杆前段时间召回了,可能会突然撑不住后备厢盖,我这个目前看还好,不过过几天还是去4S店看一下,以防万一。


奇骏的行驶品质其实不错,对得起它的售价和定位。但要论驾驶乐趣,奇骏绝对是中等偏下的水平,不过这车也不是拿来玩儿的,所以平时开的时候,也不会很激进。油耗算是一个亮点,平时也不经常用ECO模式,平均时速32km/h,油耗在8L/100km左右,对一辆2.0L的SUV来说已经很省了。

● 将来准备换一辆什么样的车?


如果再换车,现阶段我可能会考虑冠道或者MPV吧,在体验过冠道之后我觉得,它的后排空间太变态了,而且横向空间也要更大一些,后排坐三个人肯定比奇骏要更宽松。

3 王寅和他的昂科威(1)

● 王寅和他的别克昂科威

点击这里骚扰他:王寅的编辑博客

大家好,我是新闻组的王寅,在汽车之家工作7年了,大家每天看到的新闻文章都是由我和我的同事写的,对新车比较了解,如果大家想了解有关新车方面的内容(比如新车的上市时间、售价等问题),欢迎来我的编辑博客下留言。

我在2016年12月买了这部昂科威,现在开了不到4000公里,当时想换车就是因为有了孩子,需要一部空间比较大的车,买车之前还考虑过日产奇骏和宝马3系,因为手中只有一个指标,所以买车还是要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并且家人不太喜欢奇骏的内饰,宝马3系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是这次换车想要一部SUV,所以综合对比,昂科威的空间和动力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最终选择了昂科威

『日产奇骏、宝马3系』

我觉得昂科威的外观属于非常耐看的那类型,看它的第一眼没有让我有那种惊喜的感觉,倒是会有一种日久生情的味道。

我对昂科威的外观评价其实就是中规中矩,属于非常耐看的那种类型。现在很多新车的颜值都不错,不过时间长了总会有一些审美疲劳,但是对于昂科威就不会这样,越看越喜欢。当时买车的时候本来一开始想买白色的车,但是没有现车,再加上白色的车漆不是金属漆,所以就选择了现在这个颜色,也不错,这个颜色挺耐脏的。

因为我开车走高速比较多,所以能比较深入地体验一下昂科威的隔音降噪水平。前排玻璃使用了双层玻璃,有效地提升了抑制风噪的能力,加上轮胎的胎噪也不算大,综合来看,昂科威的静音性能确实不错。

2.0T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很给力,比我之前的车强很多,对于我来说非常足够了。平时开车也能感受到这部车的悬架支撑不软不硬,有质感,无论是家人朋友的评价还是自我感受,都觉得昂科威的行驶品质很好。

4 王寅和他的昂科威(2)

内饰的设计以及质感是昂科威最吸引我的地方,能摸到的地方基本上都是软的,棕色的风格很显档次感,做工用料方面也让我很满意,并且我的家人也很喜欢昂科威的内饰设计。我觉得到了我现在的这个岁数,昂科威在内饰方面确实符合我的审美。多媒体系统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蓝牙了,挺方便的。我当时买车的时候没赶上安吉星的免费政策,不过我也几乎不用安吉星的功能。

当时买车的时候,因为双离合变速箱的缘故不敢买1.5T的车型,就直接买了2.0T的,匹配的这款6AT变速箱很聪明,起码从我的感受上说比之前通用的6AT要聪明一些,逻辑不错,换挡速度和平顺性做的都挺好,我还是挺满意的。油耗方面,我现在是11.5L/100km,相对来说比较费油了,并且是在拥堵路况不太多的情况下,为了节油,自动启停我是从来不关闭的,昂科威的自动启停使用起来比较舒适,对行驶质感的影响不太大。

储物空间方面,昂科威还是挺丰富的,平常钱包、手机都有地方放,钥匙我还是习惯放到兜儿里,副驾驶前面儿的那个储物槽好评。

座椅挺舒适的,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都挺舒服,我家人的身高也都不太高,对于昂科威的空间表现挺满意的,无论是头部空间还是腿部空间都属于宽裕的范畴,而且后排座椅还支持角度调节,这对于提升后排乘坐舒适性来说非常有帮助。

后备厢空间其实我并不太满意,之前用的婴儿车比较大,这个后备厢基本盛不下,后来换了一个轻便婴儿车之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 将来准备换一辆什么样的车?

『马自达MX-5、MINI COOPER』

因为刚买了昂科威,最近没有换车的计划,如果能再摇中一个指标的话,我会添置一部小一些,并且还有意思的车,不过摇中号不定哪年的事儿了,就不瞎想了。

5 郭逸飞和他的楼兰(1)

● 郭逸飞和他的日产楼兰


大家好,我是产品库的编辑郭逸飞,大家平时上汽车之家,看的车辆配置表和图片都是出自我们之手,但是出镜的机会比较少,算是幕后工作者吧。今天既然有这个机会,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我这辆楼兰


汉兰达昂科威

我的上一辆车是八代思域,决定换车的时候首先还是考虑本田,但是那时候冠道和UR-V还都没出呢,CR-V又觉得没什么劲,还是想换个大点的中型SUV,所以只能转投别的品牌。曾经考虑过汉兰达昂科威,都是不错的车,但是昂科威的体型和空间在中型SUV里算是比较小的;汉兰达是因为价格偏高,看得上的配置都超出预算了,价格能接受的车型,配置又太低。当时楼兰在国内上市之前,我正好去了一趟塞班岛,在那看见过实车,外观就非常吸引我,上市之后开过也觉得不错,最后就选定了它,我这辆是 2.5L XL 两驱智尚版,次低配,当时买的时候一点优惠没有,白色还要加2000元,全办下来30万出头。


这车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外观,虽然同事老说它难看,但是我还是觉得挺有个性的,尤其头灯的造型很犀利,而且光源还是LED的,不过也有一点不太好,就是前包围下面有个护板很低,目前为止运气不错,还没蹭过。


悬浮车顶算是这车的一大特点,在当时那会也确实是比较新颖的设计。我这车是次低配,原厂没有配行李架,不过带行李架的也是那种一条儿贴顶的。这车比较矮、长,跟一般的SUV比,显得不是那么高大,光显得长了。


排气管是个槽点,在远处看特别明显,整个排气管都吊在底下,这是最丑的地方,我看论坛里,这部分被吐槽也是最多的,丑只是一方面,而且也比较影响离地间隙。另外我觉得,尾部的造型比前脸要更吸引我,跟车头一样,车尾也是灯的样子我觉得很好看,感觉有点像日产的JUKE(英菲尼迪ESQ)。不过有一点,这车的后窗特别爱积灰,不知道是不是SUV都有这毛病。

6 郭逸飞和他的楼兰(2)


中控台造型不出彩,但是也比较耐看,整体的做工还是很不错的。日产的车安全配置都不低,这点我很满意。像前排侧气囊、侧气帘、膝部气囊、胎压监测什么的都是全系标配,我这车跟高配相比还是少了一些主动安全配置,但是我觉得足够用了。中控部分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于,虽然配的这套BOSE的音响的音质很好,但中控这个多媒体屏幕有点次,尺寸很小,而且不是触摸的,只能用旁边的按键来操作,好在现在新出的17款已经改成触屏了。第二点就是,这个级别的车还用的是脚刹,还是希望能来个电子手刹。




前排储物空间就是够用的水平吧,USB口的位置有点尴尬,身材比较胖的人想插个U盘或者数据线会有点费劲。座椅很舒服,很柔软,感觉支撑性比原来的思域要好。全景天窗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配置,虽然开启的面积也就跟普通天窗差不多,但是透光面积还不错,这也算是我目前选车的一个硬性指标吧。


后排座椅也很舒服,而且座椅的靠背可调,但是空间就是它的弱点了,它车长比冠道还要长一点,但是腿部空间跟冠道简直是没法比,对我来说,这么大最多算得上够用吧。这车坐4个人很舒服,要是坐5个人,虽然后排地板也挺平的,但是横向空间还是稍微紧张一点。后排中间这只有个USB接口,如果还能再多一个12V电源就好了,现在我的车载净化器就只能甩到前面去。


我觉得这个级别还是应该有个电动尾门,现在这个特别沉,我妈每次关这个尾门就比较费劲,而且当时楼兰的电动尾门要到混动版的四驱车型才有。后备厢也挺小的,出去玩的话,后面放个车载冰箱,放个包,就几乎放不下什么了,感觉还没奇骏的大呢。也挺奇怪的,这车的长度其实不短,但是后备厢不大,后排空间也不算很大...


开着的感觉就是比较轻松舒适的,2.5的动力在城市里开足够,CVT变速箱也很顺,但是开高速就觉得动力稍微有点肉了,在国道上超个大货车,都得提前预留好足够的距离。不过,这车跑高速特别省油,百公里也就7个多油,一点不比我原来的思域费油,前段时间我自驾去了趟青海,第一天开了大概1000公里,中途都没加油,油箱是75L的,但是在城市里油耗就上来了,大概百公里11到12个油。

● 将来准备换一辆什么样的车?


现在这车刚买了两年,短期内应该不会换了,如果未来想换的话,应该会是豪华品牌了。觉得雷克萨斯ES还不错,其实买这个车之前也曾经想过ES,但是预算有限,又不想买最低配。所以如果以后换车的话,可能会先考虑雷克萨斯ES吧。

7 金雷和他的BJ80(1)

● 金雷和他的北京BJ80

新浪微博:@金雷同学

大家好,我是商配组的编辑金雷,正好这两天我刚刚发了一篇迪拜游记,对我比较陌生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游记,以便快速加深对我的了解。

我的北京BJ80(下文中简称为80)购买于2017年8月份,现在已经跑了3000公里,我之前拥有过切诺基、菱帅、宝来帕萨特,随着年龄的增长,开车风格变得越来越沉稳,加上想带家人去看更多不一样风景,所以想要购置一部硬派越野车,看车时在福特撼路者、三菱帕杰罗·劲畅、哈弗H9和路虎发现神行上犹豫过,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心中的那个北汽情怀促使我投入了80的怀抱。

『福特撼路者、三菱帕杰罗·劲畅』

哈弗H9、路虎发现神行』

在我小时候,父亲就曾驾驶一部北汽212,可以说,我童年的记忆是和北汽分不开的,我相信每一个买80的人和我一样心中都会有这样的北汽情节,我的第一辆车是切诺基,可以说我是一个很热爱越野的人,记得以前特别喜欢看《中国汽车画报》,里面每一期都会有越野车的介绍,其中就有北京吉普一族,每当看到这些的时候,心中就充满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所以我第一眼看到80的时候,方方正正的造型,北汽的Logo,这正是我所喜欢的类型,所以最终我选择80,就是遵从了我自己的内心。未来我可能会做一次80的长测,到时会在文章中更详细的阐述我对北汽的这份感情。

很多朋友都会说80非常像奔驰G级,有些朋友会把自己的80改装成G级的样子,我认为这不是正确打开这部车的方式。我个人非常欣赏军版80的外观,所以我着手对自己车的外观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改动,以求能更接近军版车型的样貌。

通过上面的改动,大家就能看出来我的这部车和普通80的区别了,我能做的就是四处搜罗配件去改装它,以达到和军版车型外观一致的目的,未来我还会给它做全黑化处理,各个地方的亮条都要去掉,我的理想是把这些浮于表面的东西都摒弃掉,让这部车回归一部越野车的本真。

很多国产车在车身高度方面做的就有些不到位,80的高度达到了2005mm,超过了一些地库的限高,在日常使用中这一点有些不方便,有时候下地库我会让我的朋友坐在车上压一下,用来降低一些高度,之后再去停车。如果尤其换装军版的16英寸轮圈的话,车身高度还能再降低点儿。

北汽在一些小细节方面还是可以看出来用心程度的,改款之后雨刷器的推杆增加了一根,这样就能提高雨刷所覆盖的面积,在雨中驾驶时可视面积就增大了,这一点还是挺用心的。

这款2.3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还可以,很多朋友都说由横置改为纵置之后会有一些问题,我觉得还好,最大的问题就是怠速的时候没有那么稳,车身会受到发动机的一点点振动,导致车身有些抖动,其它方面倒是没有问题。实际开起来的时候发现涡轮介入比较突兀,不过油门调校的挺轻快的,推这么大的一款车也不太费力。有个小道消息,如果对动力不满意的话,可以去4S店刷军版2.3T的动力,因为军版不考虑经济性,所以调校得比较猛。

民用版80在底盘、悬架等方面和军版车型完全一样,用料基本上都是钢,强度很高,这一点非常不错,不过在四驱结构和后整体桥这两方面,军版和民版是不一样的。

8 金雷和他的BJ80(2)

因为车身较高的缘故,上车的姿势颇为霸气,不过对于个子不太高的人来说就有点儿不友好了,尤其是对于女孩来说,每次上车都需要耗费一些力气。

内饰的用料和设计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不过这个车倒是能营造出来一定的豪华感。我本身对座椅的要求比较高,80的座椅舒适度不错,座垫挺软的,不光是前排,后排座椅同样也比较舒服,这一点我非常满意。只是80的配件不太多,就连脚垫这种东西都是我买回来之后自己裁的。值得一提的是方向盘上的车标,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80的时候,方向盘上是“北京”的Logo,后来改成了现在的Logo,这是我非常不满意的一点,我也从各个渠道去找过“北京”标,可是找不到。方向盘上的这个“QUIT”键很有意思,据厂家的工程师介绍,这个设计源自军版车型,军方敞篷版车型的驾驶员在开车时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说射击时便不能系安全带。因为这套系统都是通用的,所以民用版车型也就延续下来了,当然,日常开车时是不建议使用这个功能的。

这块中控屏幕的触控操作体验只能说可以忍,并没有多流畅,不过里面的功能倒是非常齐备,硬派越野车常能用到的指南针、胎压表、海拔高度表和涡轮压力表等都配备了,原本我还想给车加上一个三联表,后来发现原厂的这些数据都非常精准,也就省事儿了。

这个车后排没有出风口倒是很值得吐槽,但是把空调出风量调到最大之后,风量可以送到车厢后部,所以说通过一部车就能看出来厂家的性格,80这部车简单直接,甚至可以说有些粗暴,厂家的脾气秉性大抵也是如此。

这款6AT变速箱在起步的时候还挺顺滑的,只是行驶过程中每一次换挡我都能感受到一些冲击感,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民用版80的四驱系统是来自博格华纳的电控分时四驱,并且没有差速锁,而军版80则使用了丹东桥厂的全时四驱,这是民用版和军用版在四驱形式上的差别。

因为车身高度比较高,所以乘坐空间上头部空间非常充裕,腿部空间也属于够用的范畴。一开始我想在后备厢里加个座椅,就和军版运兵车的布局类似,因为担心后排放了儿童安全座椅之后不能坐下两个人,后来发现是自己多虑了。

后备厢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没有出现过不够用的情况,只是后备厢灯的设计很容易被物品挡住,所以我买了一个迪卡侬的营地灯用来充当后备厢灯,使用挺方便。

这部车是一部为老司机打造的车,适合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不过话说回来,玩儿硬派越野车的人的动手能力应该都还不错。买车最主要的还是看自己的需求,需要这部车做什么,我需要的就是一部可靠性好,能带我和家人进行长途穿越的越野车,所以它的一些缺点我也可以接受,这就OK了,并且现在我还非常喜欢在城市里开80,这是一个和它较劲并最终征服它的一个过程,我很享受这一点。说到总体评价,我对80这部车的评价是一般,虽然有很多喜欢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少不满意的点,比如说内饰材质等,但是相信80的未来会更好。

● 将来准备换一辆什么样的车?

我一般是在用车3年之后看看市面上有什么让我心动的车,然后再订,完全随着我当时的心情,所以现在暂时不去想这个问题。

● 全文总结:

上一期的《编辑开什么车》采访了四位不太在意空间的紧凑型两厢车车主,而本次的四位车主则是对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刘昱昕的奇骏和王寅的昂科威属于比较畅销的车型,大家也都不陌生,并且他们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需要购置一部空间稍大的SUV;郭逸飞的楼兰相较之下就比较小众了;金雷的BJ80则是四部车里唯一一部硬派越野车,和之前的三款城市SUV风格截然不同。其实,编辑部里还有不少人都是SUV车主。如果这次没有看过瘾的话,欢迎关注我们之后的文章,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揭秘,汽车之家编辑们的爱车都是什么。(文/图/摄 汽车之家 王泽石 马亦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