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会有那么多争议?

 三乐四为书屋 2018-02-18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读了不下三遍,习惯了读历史教科书的我突然读到这样一部叙事手法和观念表达很新颖的书,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言表。我记不得向多少人推荐了这部书,后来又买了他一套文集来读,更觉受益匪浅,一度曾服膺其“大历史”观念。他从洪灾饥荒的角度论证中国走向大一统的原因令人耳目一新。

可能有不少读者觉得黄仁宇比国内某些著名的历史学家强很多,因为黄仁宇的确有自己的问题意识、研究视角和方法,与通行的唯物史观有所区隔。然而《万历十五年》这部黄仁宇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最初在美国并不被视为历史学术著作,充其量算是通俗读物,据说出版时多次遭拒,后来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被名作家厄普代克推荐,才于1982和1983年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 Awards)历史类好书的两次提名。

黄仁宇是余英时的学生,年岁比后者还长一岁,但是执弟子礼。余英时曾指出黄仁宇受过法国《年鉴》派的影响,做研究其实不差。然而为什么黄仁宇的著作会有一些争议?揆诸各方意见,黄仁宇的治学方法不够严谨可能是其备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演绎的成分多,引用史料过于随意,文学色彩浓,较多诗意的发挥,因而其论证过程与结论往往经不起严格的推敲。我们大陆的读者觉得黄仁宇已经不错了,但是在台湾李敖的眼里,黄仁宇与另外两位史学大家余英时、许倬云都不过是鬼画符而已。在李敖看来,真正的体大思精,史学大家唯有何炳棣足堪胜任。

既生亮何生瑜。黄仁宇可能就遇到了这种尴尬的处境。无论哪一方面他都比不过何炳棣。而何炳棣恃才傲物,根本没有把黄仁宇看在眼里。有何炳棣某年答大陆报纸《金华日报》记者问作证。现迻录如下。

既生亮何生瑜:何炳棣认为黄仁宇对历史不忠实

胡国洪:史学家里面,近些年,黄仁宇的著作在国内很受推崇,比如他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等。对他的著作,您怎么看?

何炳棣:黄仁宇这个事是糟糕。他对历史不忠实。黄仁宇被纽约一个州立大学撤职。当时我在芝加哥,还有好几个朋友,写了多少次信想帮他复位。李约瑟编写《中国科技史》,中国捧他为圣人,他请我主编《农业》那一册,我拒绝了。他的观点是一切东西要编成书册,就是写出来有固定的规律,册籍化。这个观念不对。另外,他不忠实,明朝人口和土地的数字,我的书《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出来全世界震惊,其中的数据成为学术定论。他不敢用。所以,我想,(对国内读者来说)需要更多的知识,更清醒的认知。

1953年,祖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是5.83亿,震惊了世界。所以从1953年起,我做中国人口的研究。但光做人口专家不行,我要解释为什么中国在明太祖以后这600年之间人口会“爆炸”。从土地、农业、移民、政治、财政改革……各个方面,都囊括里头。做这个论文牵涉面极广,处处考据,还要知道财政学、农业学、政治学等等。几个大的汉学图书馆,国会、哈佛、哥伦比亚的,都联合起来,方志3000多种,此外再加上各图书馆善本书籍等,胶片几百种,我起码得把几千种方志加几百种特别难得的善本都看完,还有大量其他资料。人口的、土地的,所谓的耕地数字、超省际移民、会馆制度等相关资料。因无法复制,什么都是手抄的,夜以继日。

以上,何炳棣说了这么多,言内言外之意都是指黄仁宇不肯在史料方面下功夫,没有占有足够多的史料就妄下结论。这是治学的大忌。可能有网友尚不识何炳棣何许人也,建议找《读史阅世六十年》这本书读一读。

另外,金庸对黄仁宇也颇有微词。他主要是不满黄仁宇的“历史的长期合理性”的观点,认为这一观点陷入了“历史命定论”的窠臼,在客观上确乎有为权势者张目、卸责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