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数学最强者?放弃数学国家队之后成为世界第一,被无数竞赛党称为史上第一学神!

 长沙7喜 2018-02-19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这世上并没有所谓的天才,以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勤奋和努力弥补不了的差距,但是看完他的一切,我的信念被践踏的支离破碎”,


“他与我,就是人与神之间的差距”,


无数竞赛党看着他那“高耸入云”般的履历时发出了众多感慨,在那段时间里,许多网络学习社区到处都充斥着他的名字和文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已经是中国顶尖学府的北大学子赵伟嘉上网搜索了关于他的资料之后,痛心疾首地说道:“苍天啊!要我们这些学渣怎么活!”,


他,被称为北京数学最强者,在一次又一次打破纪录之后又被称为第一学神,


他,是第28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的满分金牌,


他,也是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中以无敌之姿战胜85个国家,368名选手取得世界个人总分第一的金牌选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89年,


来自人大附中首届高中数学实验班的学生颜华菲获得了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的银牌而轰动了全北京市,


为了发现和培养更多数学能力超常的儿童,在同年6月,人大附中在数学实验班基础上正式创办了“华罗庚数学学校”(简称华校),在2004年,华校改名为仁华学校,


这是北京、乃至全国最为知名的超长儿童培训学校,


而1996年出生的他,


在小学三年级进入了这个学校,并且在五年级时以仁华一班一号进入了数学竞赛这个圈子,


在初一时斩下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在初三时参加高中数学联赛并斩获一等奖,那时的他是无数人眼中的天骄之子,


一路顶着“北京数学最强者”的光环横冲直撞,


那时他自己也信心满满,在进入高一之后他再次参加高联,野心勃勃的想要进入北京队从而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但是现实把他的信心摧毁的支离破碎,那一年他高联失利,136分,一等中下,这个分数与他预估的成绩相差巨大,


后来经过证实,有一道大题的证明本来是对的,但是得了零分,直接让他从省队掉落下来,在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他向上申诉但是毫无作用,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周围的同学开始嘲笑他数学并不是最强的,这个结果和这些带刺的话让极度自负的他近乎承受不了打击,那时他的老师安慰他道:“如果你的实力够强,那么就算被误判一道也能进入省队,那才是最牛的”,


这句话让他内心暗暗发下明年一定要远远比其他人强,就算老师误判也拦不住进队的誓言,并且写下了一首打油诗以表心志:


几近十年数学路,何堪今日至此处?

待到金榜发布日,数非其数物非物。

数学初窥真门径,论理也具强工夫。

组委却将大题除,河东漫漫归无路。

何苦,何苦?

胥郎本非池中物,晓千知万亦无助。

宇宙何大人何渺,再难可以一苇渡。

何须无端添悲苦?人生不顺本常故。

敢问当年XXX,当为英雄却落幕。

不如,不如!

且看来年桃庵中,任尔等闲花千树!

卧薪励精神常在,前度胥郎今又来!


在那段时间里,


他认为自己开始在走一个前所未有的下坡路,但是对于数学真正的理解也是从那时开始,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当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去面对数学,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热爱数学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虽然参加高联失利了,


但他还是学校里当之无愧的“王者”,因为在声名显赫、卧虎藏龙的人大附中里,他高一的四次大考成绩稳稳占据了年级前三,


并且在高一暑假时,他参加了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TOEFL,简称托福),取得了110分的优秀成绩(满分120分),


接着他开始了一路的碾压模式,


在高二时,


他参加了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并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在9月份时他卷土高联并且以北京第一的成绩进入了省队,


并且在沈阳东北育才中学举办的第28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上以满分的成绩傲视群雄,接着又在集训队中大放异彩取得了前十的好成绩并且被北大预录取,


不仅如此,


在这一年中他还参加了物理竞赛,并且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这时候他的名字和事迹已经在竞赛圈子里广为流传,


他叫,胥晓宇.


(图为胥晓宇在著名数学家张寿武讲座中解出了“价值”最高的一个问题,获得500元奖金)


因为数学进入了省队,


于是他开始全力奋战物理竞赛,他认为自己在物理方面“根骨资质俱佳”,在兴趣和天分的双重驱使下使得他对物理的情感不断加温,并且势如破竹,


在高三时,


他开始了被无数竞赛党中称为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次竞赛生涯,


他数学与物理均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北京队,接着物理以银牌涉险进入了物理集训队,在集训期间“一心两用”,坚持刷着数竞题,并在其放假期间参加了CMO,获得金牌并且入选了数学集训队,


这还没完,


接着他在物理集训队中大放异彩并且成功进入了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IPhO)中国国家队名单中,


无数竞赛党被这一消息惊的目瞪口呆,


接着所有人开始期待着一个奇迹,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期待着胥晓宇也能进入数学国家队,而北京大学数院的李伟固教授一句话让无数等待奇迹的人哀嚎和感叹:“中国没有双国家队”,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选择放弃数学,而这个消息也让当年许多集训队的队员喜出望外,因为他们少了一个强大的劲敌,


2014年7月13号,


胥晓宇同中国另外4名国家队选手参加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的第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而当时他的名字已经在其他国家中赫赫有名,当时一名加拿大队员碰到胥晓宇说道:“你在加拿大非常出名,尤其在数学奥赛上!”,


而这一场物理竞赛的巅峰之战,也被无数竞赛党称之为“封神之战”,因为他一路以碾压的姿态击败了来自85个国家、368名选手(中国除外)的所有人,


以个人总分第一的成绩傲视群雄,


而他也从此多了一个外号,


“胥神”.



在高二停课参加数学、物理竞赛后,


他还参加了几次人大附中的统一考试,而他的成绩没有一次跌出年级前十,在高三毕业前两个月前,他的名字没有任何疑问的出现在了北大的保送名单里,


许多竞赛党也开始期待着他能在高手如云的北大中继续“大显神威”,而这时的一个消息让刚平静下去竞赛圈再一次沸腾了起来,


他参加了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SAT考试,这一考试的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而这一场考试他取得了2300分的绝对高分(满分2400),并且收到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及为他提供的每年4万美元助学金,


而收到通知当天,


恰恰好是他的18岁生日,


而18岁的他在那时也已经想好了自己的未来道路,他希望自己将来能从事数学和物理的研究工作,而他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申请书上也只填了这两个方向,


而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后,他在竞赛圈里又多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


“第一学神”.



在去普林斯顿大学之前,


他热心的给北京的数学、物理省队做了几次关于竞赛的讲座,而这个信息被人放到了网上,以至于许多不了解他的人开始讽刺他道:“曾经不可一世的竞赛选手浪费天赋,放弃科研,开始自甘脱落教竞赛”,


而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理解:“我对数学的信仰使得我向往和热爱去研究,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的喜欢数学研究并且为此付出一生的努力,为什么有些人能认为在早年显现出一些数学的天赋的人,就要求他一定要一辈子研究数学,这是别人自己的选择,怎么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斥责别人浪费天赋,更何况真的成为一个教育家,他对社会乃至对于数学本身的贡献未必就小于他投身研究的贡献”,


他说他自己喜欢给别人讲题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让自己更加夯实,也可以将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技巧在没有遗忘之前最大限度的传授给别人,让别人受益,


这是他气度的表现,


也是他一步一步走上“神坛”的重要原因,


他将自己在数学集训队的作业整理成书,并且被许多人奉为“学习宝典”,就连外地都有人向他索取,他也给许多人复印和邮寄过,但是因为供不应求,因此他扫描为电子版并设置了一道题目为提取密码:


“请找到一个三位数XYZ,这个三位数是所有三位数中约数最多的,提取密码就是fXYo,XY表示两个数字”.




他说每当遇到一道难题在钻研之后豁然而解时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就是学习数学竞赛的乐趣,


他自己也坦言最开始参加数学竞赛是为了虚荣心,但后来更多的是为了求知欲以及乐趣,


他曾经过自己写过一句寄语:“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而他的破而后立的传奇竞赛经历,


也让他彻底留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