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安东老王 2018-02-19
石家庄平山万寿寺泽云灵和尚
也称唐太子墓塔 


年代:五代后唐;形制、特点:六角单层亭阁式砖塔;现状:2006国保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泽云和尚灵塔

       泽云和尚灵塔,俗称唐太子墓塔,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寺沟村东,座落在东林山脚下万寿寺塔林中间。
  此塔在河北省文保通览上没有被正式确认为唐太子墓塔,只介绍说二号塔因塔碑上刻有“有唐皇子泽云和尚灵塔”字样,遂俗称此为唐太子墓。现有考证说明塔为后唐时所建。 
  塔高6米(一说16米),单层、单檐,平面呈六角形,南、北两面各设拱门,其余四面均饰盲窗,檐下施有鸳鸯交手拱,为典型唐代风格。瓦当为半圆莲花纹,塔刹由六角佛龛及三层仰莲构成,顶部有金珠、宝瓶。
        塔林2006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泽云和尚灵塔赏析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唐泽云和尚灵塔(左),其右侧是其师傅的塔。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上石刻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门内镶嵌石刻塔铭:“大唐皇子泽云和尚灵塔”,此未说明这唐为哪个唐代,下面是塔友爱塔奇的推论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这座塔的仿木枓栱结构无普拍方,单抄无令栱,华栱直接短替木托橑风槫,每间用一朵补间铺作,这种结
构的年代大至可推断在唐晚期至宋早期。 现存八座唐代木结构古建筑中只有推断唐构山西平顺天台庵使用了这种单抄无令栱的结构,有确切记载的唐构中没有这种结构。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泽公和尚塔塔檐平直,顶部瓦面几乎无起伏,塔刹结构复杂,下部是八角须弥座,每面置一个壸门,转角
处力士承托,其上八瓣蕉叶,第二层又是八瓣蕉叶托仰莲座,最上宝珠刹顶,这个塔檐及刹部结构有唐代
遗风。
         泽公和尚塔的主要断代依据是枓栱结构,这种在现存唐构中仅天台庵一处,但天台庵为推断唐构,不能再
作为断代的证据,宋构中有少量的单抄无令栱,但下面要么加了实拍栱,要么加了普拍方,可对比的可靠
依据为943年宝鸡秦王墓贤德太夫人墓端门,因此泽公和尚塔中的“有唐”应为五代时期的后唐的可能性大。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后河东地区李氏并未臣服于后梁,而是继续使用唐的年号,从915年开始双方即在河北征战,最终灭掉后梁建立后唐,万寿寺的地理位置正好在双方边界附近,或许唐在这一地区并未灭亡,从907年至后唐灭亡的936年皆称为唐。(图文:爱塔传奇)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檐下的鸳鸯交手拱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精美的两层莲瓣承托上的圆珠塔刹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半圆莲花纹瓦当与转角处螭首  均为唐时典型风格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塔上饰以假窗及雕花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美丽非凡的砖雕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河北平山万寿寺泽云塔(后唐·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