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币形成全彩的必要条件是两面都要接触空气,除了打卷保存外,币的存放都会有一面朝上,另一面被压住,所以两面都有丰富的色彩,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有些罐子保存的银币,成堆放置比较随意,就容易出现两面都是自然五彩的状况,往往一罐的银币色彩风格近似,却又各有千秋。

从边齿的包浆来判别新老包浆有一定道理,但是老玩家经常把玩的银币,边齿上的包浆会因为经年的摩挲而脱落,包括币缘部位,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有时候看到的色彩比较稚嫩,比如回流船洋生成的色彩,其实只要没有清洗过的银币,生成的包浆都应该称为原包浆,只不过有的生成的年份不长,其实这也是很多老彩形成的必经过程,也许算少女阶段吧,包浆没有厚腻的感觉,显得更嫩艳。

品相和包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色彩还要伴随莹润的光泽,才有艺术效果。达到光泽莹润就对底版有苛刻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好五彩币追寻的难度。从审美角度来说,65分是一个标准,因为从这个分数段开始,焦点区域不能有明显的伤痕。直观地看上去,这个基础上的光彩是非常舒服的。但是目前对65的要求似乎在放宽,有些明显瑕疵的也获得这个分数,所以买家还要自己来判断。从难易程度来说,大头小头达到65分,龙洋达到64分基本就够收藏级别,这个基础上的五彩币价值会有明显提升。大多数藏家搞到好的五彩币不会售出,所以高分五彩币其稀缺性决定将来的市场潜力不错。有些币也被评到高分,也有五彩包浆,但是币面光泽干涩,这种情况还是因为保管的原因,币面失去了银霜的效果,虽然也可以赏玩,但是比起银霜效果未被破坏的银币来说,价值差距较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模具上的机油会留在最初打制的银币表面,形成油彩的感觉。这种说法没有考证,但是确实有些币的彩色包浆看上去油性很足,有点像对黄花梨的欣赏,其成因有待研究,但是这样包浆的稀缺性也受到很多人追捧。

五彩的银元,五彩的世界,天然形成,不可复制。这种美丽,让银元收藏变得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