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专注事业 2018-02-19

温馨提醒·回复下面关键词

▶“拓展”→获取餐饮、超市、儿童、影院等千余品牌联系方式

▶“万商会”→获取2016年万达商业年会品牌拓展人联系方式

经典三国志移植到手机上了!
广告
图片

▶“万达”→获取万达商业相关参考资料

▶“运营”→获取购物中心运营管理内容资料

▶“招商”→获取购物中心招商考核、策略、谈判相关资料

▶“租金”→获取商业项目租金定价指导参考

▶“设计”→获取平面、垂直人流动线等规划设计的全面解析

▶“品牌开发商运营”→获取万达、万科、华润商业运营参考资料

购物中心产业已成为最重要的零售经营方式之一,而且已远远突破商品零售的界限,它对一个城市的商业环境改善、消费与休闲方式的改变、投资结构的优化、对经济繁荣的贡献等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生命力。目前,中国购物中心的在建面积位居世界首位,全球购物中心在建量最大的十个城市中有九个在中国;面对电商的崛起,零售商已基本完成线上渠道布局,战略重心重回门店体验和互动性;在非生存型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消费新引擎的背景下,餐饮及休闲娱乐业态在购物中心内的占比逐步加大。以下是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展开剩余89%

中国购物中心概况

我国的购物中心建设起步较晚,开始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最早的项目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天河城购物中心,但是近年来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2006年起,国内大中城市开始相继出现典型的购物中心模式,标志着中国的购物中心开发开始迈上理性之路。近年来,购物中心在我国方兴未艾,对购物中心的兴建如火如荼,而且其兴建的速度和规模惊人。截至2008年6月,长三角地区已有购物中心217家,约占全国购物中心总量的四分之一。未来几年内,长三角地区的购物中心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预计到2010年,上海购物中心的数量将达到80家至100家,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购物中心数量将达到400家左右。

近年来,购物中心在我国方兴未艾,对购物中心的兴建如火如荼,而且其兴建的速度和规模惊人。截至2012年底,全国开业购物中心总量超过3000家、累计商业建筑面积达2.12亿平方米。

中国购物中心各行业的蜕变进化史

1.0时代: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陆地区的商业以街铺小店及中型规模的国有传统百货大楼为主要依托,以大杂烩和以产定销的模式满足人们目的性的基本物质需求。该阶段的物质匮乏,对应消费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一阶段——“生理需求阶段”,属于人们“抢着买”的时代,当时能凭购物券买到东西就好。

2.0时代: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市民渐趋富裕,现代化的大体量新型外资百货、专业家电卖场和外资卖场超市开始取代模式老化的中小型国有百货商厦。第一代购物中心开始进入一二线城市,但大多处于艰难的培育期中(例如上海八佰伴imm南方商城、上海港汇广场、上海正大广场、上海梅龙镇广场、广州天河城、广州中华广场、广州正佳广场、深圳中信广场、深圳万象城、厦门sm城市广场、大连和平广场、重庆大都会广场、北京时代广场、北京东方广场、北京新东安等)。该阶段的物质供应开始大量增加,许多产品不再凭券限量供应,中高档品牌商品开始逐渐步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该阶段对应消费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初级阶段——“安全需求阶段”,属于人们“选着买”的时代,大家开始精心挑选商品。

3.0时代: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型购物中心进入大陆一线城市。自2000年起,凭借超大的建筑规模、多业态、一站式消费的独门法宝,购物中心发展极为迅猛,在部分一二线城市历经磨难获得成功后逐渐向其它二三线城市发展(如万达广场、百联购物中心、凯德广场)。但彼时的中国购物中心主要模仿上世纪80年代的东南亚和欧美业已成名的前辈——大而全的一站式大盒子购物中心,虽然引入了一定比例的餐厅和娱乐商户,标榜集吃喝玩乐购诸多功能于一体,但往往缺少人文关怀细节:诸如空气流通、生态绿植、文创景观等,更具效率的大型百货商城在此阶段仍然牢牢把握着业绩优势。该阶段对应消费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中级阶段——“感情需求阶段”,属于人们“比着买”的时代,大家对商品的品牌越来越重视。

4.0时代:2009-2013年间,大中型现代百货的光芒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到顶峰后进入转型期(转向开发百货购物中心并深入三四线城市发展),集吃穿玩乐购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异军突起,在各地日渐受到追捧(如大悦城、万象城、水游城等)。但是,由于相关部门规划失序,大量购物中心及综合体项目在短期内同时一哄而上、短兵相接,导致同质化竞争在多地已演化为恶性竞争。而千篇一律不求甚解的众多外行开发商的涌入,导致很多消费者对于购物中心的理解停留在百货 超市 影院 餐厅的物理大盒子层面,购物中心原本应当拥有的魅力及社会效应大为逊色。此阶段,一方面,真正的世界级奢侈品牌开始全面登陆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各省市的风味美食和环球异域餐饮相继兴起,以电影院、电玩城和ktv为代表的娱乐业蓬勃发展。该阶段,对应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中级阶段——“尊重需求阶段”,属于人们“买着玩”的时代。在该阶段,大家越来越重视休闲娱乐,偏好一站式消费,习惯边吃边玩,边玩边买。

5.0时代:2014年开始,中国购物中心进入“自我实现”的阶段,百货商城和购物中心都在进行程度不一的创新转型。

自2013年起,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个人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兴趣爱好日趋多元化,日趋普遍的海外游及互联网使得人们见多识广,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商场里来去匆匆的买单式目的性消费,部分注重体验感的新型购物中心在一线城市已站稳脚跟并开始力压现代百货商厦和传统的老式购物中心,渐趋向二线城市发展。其中,以上海k11、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北京芳草地、北京朝阳大悦城为代表的一批行业先锋,开始率先探索实践购物中心在新时代的创新与转型之路,成为代表新生活方式的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值得留意的是,正蓄势待发的福州世欧广场将成为东南地区首家升级版的新型体验中心。该阶段,可对应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高级阶段——“自我实现阶段”。在这个人们青睐“买心情、买圈子”的时代,大家喜欢在自己所偏好的定点购物中心内放飞心情,或者将社交网络上的圈子搬到现实中,通过聚会联络感情。

即使在该阶段,墨守成规的传统商业千店一面导致吸引力大为失色,但现代社会变革无处不在,新型商业各显神通,渐趋现实成熟理性的消费者越来越宅越来越精明,消费者的消费渠道及消费内容也渐趋多元化,这使得颠覆传统的新商业时代渐趋到来,购物中心的创新亟待点题破局。

这时,代表新生活方式的新型全生活消费体验中心和融个人生活及情感于一体的社交生活基地型购物中心正开始崭露头角。其中不乏锐利创新的进取者,虽然它们尚未开业接受市场检验,但敢于投入、敢于探索、敢于试验。

中国购物中心各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1、稳中求变,转型求生,寻求突破

2016-2021年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17个主要城市优质购物中心存量中近60%为都市型购物中心。此类购物中心相对于其他项目首层租金的表现仍出类拔萃,平均溢价约为40%。随着市中心开发渐入尾声以及商业地产版图的扩张,未来将有更多的大型购物中心出现在次级商圈及非核心地段。但对于业主来说,需要考虑如何在租户选择上稳中求新、更加灵活的进行项目定位、以及在业态组合方面突出体验元素,以应对商业模式的僵化和“过时”威胁。

社区型商业和奥特莱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本报告追踪的17个城市中,社区型商业存量仅为优质购物中心总存量的8%。但这一数字预计将稳步上升,未来三年内16%的新增供应定位为社区型商业。综合性奥特莱斯也有望成为零售市场的新增长极;零售商进军购物中心开发的趋势在2015年迎来高峰,虽然这种转变能够帮助零售商增加利润增长点并减轻零售业务租金成本上升的压力,但项目投入资金大、培育期长且需加大前期准备精力,对零售商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中国百货业在变革中面临外困内忧,转型步伐仍困难重重,但增加针对女性客群的元素、以建筑为项目亮点、结合智能工具增强顾客体验、以及发挥橱窗设计吸引眼球等诸多新举措都值得借鉴。

2、分化、洗牌、服务性消费成为关键词

面对停滞的业绩增长与上升的经营成本,奢侈品进入盘整稳固阶段。快时尚及大众时尚品牌继续扩张,截止2015年,有统计的20个快时尚及大众时尚品牌在全国17个大中城市的门店总数已达1,123家,同比上升25%,不少新晋品牌仍然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此外,面对中国中产消费者的迅速崛起,轻奢品牌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以餐饮为主导的体验式消费,已经成为实体零售在为电商不断侵蚀市场份额时的“护城沟壑”并成为了购物中心提升客流的重点业态。

在全国城镇居民的服务型消费占总消费比重接近40%,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50%左右的背景下,休闲娱乐及服务业态将是未来发展的焦点。其中,儿童业态将以其吸引客流、增加顾客停留时间、带动周边消费的特点拥有巨大发展空间。

3、行业与电商共舞,关注实体店体验

据商务部数据,2015年中国网络零售额继续位居全球第一,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1%。电商崛起将近十年,零售商零售商已基本完成线上渠道布局,不再轻易“谈电色变”。本报告对137个零售商进行的调查显示,零售商将提升门店体验和互动性放在2016年运营策略首位,而发展线上渠道和移动端渠道仅位列第三和第四。

有研究人士指出:在供应井喷、消费需求结构演变以及电商挑战的大环境下,国内购物中心发展固然面临着重重挑战,但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品牌布点扩张和城市零售商圈外扩的趋势亦带来了众多机遇。对开发商和零售商来说,运营将是实现企业盈利的关键,包括组建优秀的经营团队、根据区域规划和数据分析进行精准选址和动态决策、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渠道与消费者展开互动等。

来源:商业资讯第一平台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始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加微信:bgm0402,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如需交流请加QQ群:580900475

招商必备 人手一份:

百货、超市、影院等216家主力店中高层拓展联系方式!

900家餐饮、休闲娱乐品牌拓展人联系方式(史上最全餐饮拓展资料)

招商必备!全国72家酒店品牌加盟费用大汇总

2016年万商会品牌商户完整通讯录(附拓展人电话)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