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祖法宝坛经》里的“心”“性”关系

 阅读客2016 2018-02-19

    《六祖法宝坛经》里有这样一段话:“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这段话,六祖讲的就是“心”和“性”的关系。

    原来我一直理解不了什么是“心是地”:“心”是什么?心是思想、念头、意识。“心”肩负着改造人的动物本能、改造灵魂劣根性、以及灵魂与客观环境全面对接的重大任务,人生所有的成败,都要在“思想、念头、意识”的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所以,把“心”比作土地,言其重要性而已。

    “性是王”这句话好理解:性是灵魂,灵魂的主体部分是中性的,向善的,所谓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灵魂是人体的真正主人,凡是人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是灵魂在作主。生活中,所谓的“天数”、“命运”,大多指的是灵魂的“王”的作用。

    “王居心地上”:主人的意志,要通过“思想、意识、念头”的过滤、鉴别、实践,“心”具有否定“王”的意志的权力。这就是修行或堕落。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一个人生或死的标准,就是灵魂来到人体身上和灵魂离开人体。植物人虽然没有了人的意识,但魂还在,就是活人。所以,只要“性”在,你的身体就可以正常运作,你的思想、意识就有依托;“性”不在了,人也就玩完了,如果在大夏天,魂一走,尸体连一天都存不住。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学佛、求道,最重要的途径是向内求,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因为每个人身上就有个聚宝盆,那就是你自己的“性”,你的魂什么也知道,什么也不缺,什么也能做得到,但是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一天到晚向外求,到处寻觅,眼睛里充满了'老婆是别人的好’的念头,而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心态、不懂得开发自己的潜能的正确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