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羽佳 | 是她,把黑白琴键燃烧了起来

 shuzechi 2018-02-19

                                                                                                                              Danse macabre, Op. 40 - Arranged By Franz Liszt & Vladimir Horowitz                 王羽佳 - Fantasia                                                   

王羽佳,当今世界炙手可热的华人青年女钢琴家,她与迪图瓦、阿巴多等指挥大师有过多次合作,与世界最大最著名的古典唱片公司DG签约,她的横空出世给国际乐坛带来一股清新和活力。


然而当笔者走进天津大剧院后台她的休息室时,眼前的她丝毫没有国际大牌的架子,那般的随性和直率。虽然因为刚刚结束演出还保留着舞台上的装容,但是言谈举止间让人感到她就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大女孩。其实这一次的采访实在冒昧,没有事前跟她有任何联系,只因为笔者来自她在国内的母校中央音乐学院,她便欣然应允。


阿巴多(左)迪图瓦(右)


采访中,谈到国内国外给她最大的收获,王羽佳深情地说;“国内学习必须要感谢恩师——凌远老师,国外最大的收获是丰富的演出经验。”于是,笔者从天津归来,便采访了带王羽佳长大的恩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的凌远教授。于是,可以让我们近距离了解王羽佳的成才之路。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凌远

 

1恩师,打下全面的音乐基础


从7岁到14岁出国留学之前,王羽佳一直和凌远老师学习。她对凌老师的那种信任和依赖,是一般的师生关系所达不到的。即使是在她成名之后,每次回国演出,都还要邀请凌远老师和她的钢琴之家(凌老师的爱人是培养了著名钢琴家郎朗的赵屏国教授,她的一双儿女也分别是国内和国外著名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前去观看,并在演出后一定要让他们给出意见。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屏国


王羽佳说,她在很多方面都和凌老师有相似之处,比如柔软纤细的手指、娇小的身材,因为这种相似,凌老师很知道如何训练她,从演奏技术、肢体语言到对声音的敏感和对音乐风格的理解,为她打下了一个全面的基础。


“她给我的曲目很多都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很经典,很规范。再有才能的人,你把他弄歪了,也不行。我很幸运,凌老师给我打的基础很正,这也使我能够健康成长。” 


凌远老师在教学中一贯注重对学生基本功和一丝不苟、严谨严格的练琴习惯的训练,而这些训练最终是为了弹奏出好的声音、好的音乐。对于王羽佳少年时的学琴,凌老师回忆说:“对于象王羽佳这样的‘面条手’,我主要是通过七和弦的练习,使手指更有力量,支撑得更好。因为羽佳小的时候长得很纤细,手指很灵巧,弹琴的样子也很甜美,因此我主要是把她往典雅、灵动、秀丽、真挚、抒情性和浪漫风格的方向培养,而不太敢给她很强硬、很辉煌、很男性的作品。我会给她肖邦的圆舞曲、谐谑曲第四首、回旋曲、《第一钢琴协奏曲》,还有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轻盈》等等作品。我认为她非常适合演奏肖邦,而且会演奏得非常优秀、出色,她内心的灵性里有肖邦。” 凌老师的教学,为王羽佳从小就确定了适合自己个性的演奏风格。




虽然已经成名,但王羽佳每次回国,会到凌老师家上课,把自己下一场音乐会的曲目弹给她们一家人听。而每次回到凌远老师家,她都有一种归宿感,一种回家的感觉。“她会启发我,很支持我。她稍微一点拨,我就明白了。给她弹琴不光是学东西,而且会很开心。” 


王羽佳对老师的那种的信任真挚情感,让凌远老师也深为感动:“她是真心的想要学习东西,成名后还这样真诚地信赖她原来的老师,让我感到很幸福。”


采访时间有限,只言片语不足以展现这对师生深厚的情谊。笔者不由得翻出2012年10月为庆祝凌远教授80寿辰而编印的一本纪念册,摘录下王羽佳表述的在凌老师身上所获得的收获与感动。




“对我来说,你犀利的洞察力,你的感知,你耳朵里的尖锐的、对好声音的听觉,你对好声音的追求和你的风格感,你对大多数音乐的直觉,都让我羡慕。当然,最珍贵的还是你无可挑剔的品位。


我后来从来没有跨越你的能力,你几乎生活在我的脑海里和心灵中。你可以感知到我到底在想什么,透过心灵感应到我如何弹琴!不仅是对于钢琴,而是对所有的方面:包括我对音乐的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所有存在的问题,都能被你毫无遗漏地察觉到。


更重要和关键的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你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卑微的仆人。对我来说,你光芒四射的个性和你充满着的爱,一直激励着我,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愿意为你弹琴,你的宝贵意见,清新新颖、超脱独特、想法直观,一直是激发我灵感的源泉。每次给你弹琴,都会有一阵震撼,让我通过演奏把我的心给你。你每次来听我的音乐会都会深深令我感动。当然,你的到来也一定会让我练习得多一点儿。”

 


2不断演出,充满自信地拓展


如果说凌远老师为王羽佳打下了一个纯正、全面、坚实的基础,那么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则为她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音乐之巅的大门。


王羽佳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在1999年,那一年她作为中加“晨间音乐桥”文化交流项目的交换生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并在当地的皇家蒙特音乐学院跟随陈宏宽和Tema Blackstone学习钢琴。2002年,15岁的王羽佳获得美国阿斯本音乐节协奏曲组大奖,之后她进入柯蒂斯音乐学院,并于2008年毕业。


这一阶段对她影响最大的是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钢琴老师格拉夫曼。这位钢琴名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钢琴演奏家。王羽佳说看他的音乐会比听他的课还多。他的教学不会在具体的音上细扣,而更注重风格上的指导。这种比较大框架式的教学,一开始让王羽佳还有些不习惯,但也给了她很多自由和音乐上的引导。



格拉夫曼


16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羽佳被音乐公司经纪人看中,从此跻身国际舞台。而她真正进入公众视线,则源自其为多位著名钢琴家的“救场”演出,其中就包括像阿格里奇、基辛和布朗夫曼这样的钢琴大师。这些不无神奇色彩的“救场”,使她得到了艾森巴赫、阿什肯纳齐、巴伦博伊姆等世界乐坛重量级指挥大师的赏识,也从而获得著名指挥家阿巴多和迪图瓦的青睐。


“我从小就演出,我喜欢通过演出表达我对音乐的理解。演出中要有自己的发挥,很多东西都是从演出中获得的。一个作品只有经过多次演出,久经考验,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在舞台上才会有灵感和自由的发挥,这些是在平时练琴中找不着的。


“我弹过很多室内乐,和许多著名乐团和指挥家合作过,每一次都是一种激发。我19岁就与迪图瓦合作,他有真正传统的基础,在舞台上又很有灵感和感染力,与他合作很舒服也很默契。”


王羽佳有了经纪人以后,第一个弹的是格里格的协奏曲,而且经纪人让她连续五场和不同的指挥家合作。而这个作品是她原本不太喜欢的。但是就这样,她按照经纪人的安排和市场的需要,不断扩展演奏曲目和弹奏能量。从一个初露头角的天才钢琴宝贝,发展成为一个征服世界的钢琴女王,这一切都来自于她出众的音乐才华,无限的技术潜能,以及在艺术之路上坚持不懈的追求和惊人的毅力。她希望自己的爱徒今后无论弹什么,都要真诚地对待音乐,真心地在琴上歌唱,弹奏出心灵中那个最美好的声音。




3毅力与爱,激发才华与天赋


学习钢琴的人很多,小的时候弹得不错的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走上世界舞台,成为杰出钢琴家的却只是凤毛麟角。当笔者问王羽佳一个钢琴家的成长成才需要具备哪些要素时,她说,有机遇、时代等等这些外在因素,更要有才华,有对音乐的好奇心和诚恳的热爱,有灵感和创造力,有毅力、耐心和永不疲倦的要演出的欲望。


她说她自己能够举一反三,并能从同学、老师特别是指挥家身上得到很多的激发。“国内的老师给我打好了基础,而在国外更多的是要靠自己,无论是对音乐的理解,还是在合乐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要靠自己解决。在国内有凌老师把关,自己比较放心。而在国外没有人跟你说对、错,自己说服自己就可以了。同时,做音乐家也要有对音乐的热情和好奇,要不断地吸收各方面的营养,丰富、扩展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有新的曲目、新的想法和新的演绎方式,否则的话就会不进则退。”




谈到对王羽佳的印象,凌远老师说她小时候给自己最大的印象就是专注、纯真,以及对音乐的直觉和真心的热爱。


“她从小就爱粘在琴上,没有人逼迫她。6、7岁时就连晚上妈妈给她洗脚,她都舍不得离开琴凳,手都还在弹琴。她的第一张DVD是在北京音乐厅录制的,60多分钟之长的演奏曲目,她竟然毫无瑕疵的一气呵成。如此长时间精神集中的耐力,对背谱记忆和演奏的精确性的要求,对于一个成人演奏家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更何况当时的羽佳才刚刚11岁。这一切已预示着她今天的成功。”


“她很聪明,很有灵性,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妈妈是搞舞蹈的,教她几个动作,她都能做得很到位。”


凌远老师说,王羽佳还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8、9岁时她的身体不好,总是生病,我建议她去游泳。利用寒假的时间,她妈妈给她报了一个游泳班,在不影响‘正常日程’的情况下,她妈妈每天早晨6点带她骑自行车从虎坊桥到月坛游泳馆,那么冷的天,一天不拉,一个月的时间她从一点不会到能够游1千米。这也是她妈妈培养她做事和学习要有毅力、要坚持的一个事例。培养一个孩子全身心、全方位的成长,就是从这样的一点一滴、一丝不苟中实现的。”




看到王羽佳成名之后依然那么真诚,那么干净,没有舞台上的哗众取宠、矫揉造作,没有在音乐会和曲目选择上的不专业,没有去追求虚荣的名和利,凌远老师感到很欣慰也很替她的父母高兴。


有媒体称王羽佳是“震惊世界乐坛的黑马”,也有乐评人以“惊为天人”与“不同凡响”来形容她驾驭钢琴的能力,评论她的演奏“既有年轻人的自然随性和无畏想象,又充满着成熟艺术家所具有的严谨与精准。”笔者认为,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绝非偶然,王羽佳也不例外。尽管日渐丰满的华丽羽翼炫彩夺目,但作为校友,笔者更为她深感骄傲的是,身处名利场,她依旧饱有的纯真心灵。一颗赤子之心,这是一个音乐家最宝贵的财富。





今日彩蛋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王羽佳”,可收看访谈节目《王羽佳的成才之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哦。 ^_^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