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魏八柱国——子孙建立了三个王朝

 潇潇雨ekg9m5f4 2018-02-19

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

柱国由来

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魏文帝复以周文帝(宇文泰)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已前,任者凡有八人。周文帝位总百揆,都督中外军事。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闼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这就给府兵制涂上了一层鲜卑部落兵制的色彩。

八柱国:

使持节、太师、柱国大将军、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安定郡开国公宇文泰(其第五女襄阳长公主下嫁北周神武公窦毅,生唐太穆顺圣皇后)。其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后追尊为太祖文皇帝。

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宗师、大司徒、广陵王元欣(北魏献文帝之孙,广陵王元羽之子)。西魏恭帝即位,进大丞相。

使持节、太尉、柱国大将军、大都督、陇右行台、少师、陇西郡开国公李虎(李渊祖父),周代魏追封唐国公(唐国号由来于此)。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宗伯、赵郡开国公李弼(李密曾祖父),周代魏进封赵国公。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其三女为北周、隋、唐三朝皇后),周代魏进封卫国公。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寇、南阳郡开国公赵贵,周代魏进封楚国公。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开国公于谨,周代魏进封燕国公。

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少傅、彭城郡开国公侯莫陈崇,周代魏进封梁国公。

八柱十二将后代 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产生了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直至唐初的新一代门阀贵族,而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而这些家族后来的盛况,都源于在南北朝最后的乱世中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而这些名将的丰功伟绩将永入史册。

详细介绍一下八大家族:

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府兵制,包括他在内有八个柱国,其中宇文泰“位总百揆,督中外军”,元欣是“元氏懿戚,从容禁闱而已”,其他六柱国,“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隋唐的史官称赞他们“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下面纵横五千年小编甜心即可就简要介绍一下西魏八柱国,附带十二大将军的情况。

1.宇文泰

小名黑獭,507年出生,武川镇人,鲜卑宇文部人。北魏末年六镇叛乱,宇文泰岁父兄先后参加鲜于修礼、葛荣的起义军。528年尔朱荣平定葛荣之乱,宇文泰的三个被尔朱荣所杀,宇文泰幸免于难,成为尔朱荣部将贺拔岳(武川镇人)麾下。

530年宇文泰跟随尔贺拔岳入关中。534年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死,众将推举宇文泰统领部众。此后宇文泰迎接北魏孝武帝入关,与高欢的东魏对峙。宇文泰具有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在他领导下西魏政权由弱变强,逐渐占据优势。556年宇文泰病死,但他所创建的军事制度、选官制度,对隋唐影响深远。

2.李虎

字佐,武川镇人。李虎的祖籍陇西成纪,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五世孙。西凉灭亡后,李氏家族迁居到武川镇,李虎后来跟随贺拔岳入关,有跟随宇文泰。551年李虎病死,年龄不详。

李虎的平生事迹也很简单,但要说起他的后世子孙,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虎死后他的儿子李昞承袭唐国公的爵位,后来李昞又娶了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后产下一子,名叫李渊。李渊成年后娶了窦毅之女,生下李建成、李世民诸子。

3.元欣

字庆乐,北魏广陵王元羽之子,性格粗忽、喜好鹰犬。534年8月,元欣跟从北魏孝武帝入关中。元欣成八柱国之一,更多的是装点门面,毫无权力可言,以至于连生卒年都不详。

4.李弼

字景和,陇西成纪人。李弼早年间跟随贺拔岳入关中,讨败万俟丑奴。后来跟随宇文泰对抗高欢,每次作战,李弼总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此外李弼善于谋略,河桥之战时,李弼深入敌阵,受伤七处,被敌所俘。李弼假装伤重,晕倒在地。趁守兵稍有松懈,李弼乘机跃上马向西驰去,得以逃脱。

557年10月8日,李弼病死,时年六十四岁,北周明帝三次驾临丧礼,极尽哀荣。李弼的长子名叫李耀,李耀有一子名叫李宽,被封为蒲山郡公。李宽有一子名叫李密,没错就是那位在隋末唐初大名鼎鼎的瓦岗军领袖。

5.独孤信

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鲜卑化的匈奴人,武川镇人。独孤信容貌仪表俊美,善于骑马射箭,人称“独孤郞”。他先在葛荣的起义军内,后跟随尔朱荣。尔朱荣死后,独孤信辗转到童年好友宇文泰方面。556年,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称帝,大权由宇文护独揽。后来独孤信被宇文护赐死,时年55岁。

独孤信子女众多,其中有三个女儿成为皇后,长女是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第四女嫁给了李虎的儿子李昞;第七女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文帝杨坚。关于独孤信的详细介绍,请查看《天下第一岳父:三个女儿是三朝皇后》一文。

6.赵贵

字元贵,天水南安人。赵贵的祖父赵仁,以良家子身份镇守武川镇,并安家于此。六镇战乱后,赵贵带领乡人南迁避难,陷于葛荣的起义军。赵贵后又随贺拔岳平定关中。相比于其他的柱国,赵贵军事才能略低。宇文泰的几次战败都和他有关,但宇文泰从未处罚他,究其根源在于贺拔岳被杀时,赵贵是诸将中第一个提出拥立宇文泰的。

北周建立后,赵贵被任命为太傅、大冢宰,晋封楚国公。赵贵因对宇文护专权不满,便与独孤信策划将其除掉,后因事泄而被处死。

7.于谨

字思敬,小名巨弥,493年出生,河南洛阳人。于谨曾岁北魏皇室征讨六镇起义,后加入尔朱荣的阵营,跟随贺拔岳入关中,成为宇文泰的亲信。于谨是八柱国中见识最为长远的人,因此也成为八人中寿命最长的。与其他几个柱国不同,于谨拥护宇文护专权,因此得以保全。568年5月5日,于谨病死,享年七十六岁北周武帝亲往吊唁。

8.侯莫陈崇

姓侯莫陈,名崇,字尚乐,514年出生,武川镇人。侯莫陈崇年少时勇猛果敢,善于骑马射箭,十五岁就跟死贺拔岳征战四方。贺拔岳死后,侯莫陈崇拥护宇文泰,参与对高欢的数次战争。563年侯莫陈崇因得罪宇文护,被迫自杀。

除了八柱国外,还有十二大将军,他们的地位仅此于柱国,这里稍作介绍。十二大将军分别为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豆卢宁、贺兰祥、王雄,其中杨忠就是隋文帝杨坚的父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