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思维和数学成绩有什么关系?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宣城华厦图书馆 2018-02-19

数学思维越好的学生数学成绩会非常不错,在小学阶段,这种差距还不是很明显,到了初中思维之间的差距导致成绩之间的差距逐渐凸显,特别是到了高中,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也就出现了为什么有的同学觉得数学很简单,而有些同学感觉数学超级难。

数学思维的养成需要时间,更需要有意识的训练,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

究竟什么是数学思维呢?关于这个问题,不一定能阐述清楚,但是可以明显体现出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一道数学题目,有些同学看完题目就基本上找到了思路,而有些同学看完题目还是一头雾水,这就体现出了数学思维之间的差距。可以把数学思维能力看成是反应力、联想力、想象力、发散思维、有序思考等学习能力的综合体。

有关如何提高思维能力,个人感觉读题能力尤其重要,读题的目的是分析题目已知条件,找到关键信息,通过联想和发散思维与已知知识点、方法、思路、技巧等产生关联,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方法、思路、技巧来解决问题。对于很多学生难就难在读题后找解题关键和突破口,看了半天也不知道题目所云,这就需要平时有意识去训练和总结,比如说看到三角形的边,就必然联想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看到平行线就需要想到角的关系,这些是很重要的,只要我们在做题时把题目分析透彻了,题目也就自然被我们给攻克了。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一些数学思想,这也是数学思维产生的关键,比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代数思想、整体思想、假设思想等等,需要在学习中去不断总结每种数学思想的适用条件和运用方法,在做题中要有意识去锻炼。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所以在学数学时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和有序性。一定要注意形成读题、分析题目的方法和步骤,万不可见到题目东拉西扯。见到题目后先要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做什么要有一个确定清晰的思路,大题来说,先读题、分析题目,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和方法,再将题目条件与对应知识点、方法相结合来分析解答题目。比如说在做一些比较比较复杂的证明题目时,我们可以先从题目结论入手,看看需要得到这个结论需要有哪些条件,哪些条件是已知的,哪些条件是需要去分析、寻找和证明的,一步步递进,最终得到所需要的条件。

数学思维的养成在最开始需要借鉴和模仿,对于感觉有难度的题目在听老师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去理解老师是如何分析题目,找题目的关键信息和突破口,分析和解答的思路是什么,运用了哪些知识点、方法和技巧,对之后类似题目的解答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并做好笔记,经常翻阅,坚持这样去听课,然后在课后再找类似的题目做相关练习,发现问题再寻求改正,最终慢慢的就会形成解决某些问题的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