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断肠草

 369蓝田书院 2018-02-20

作者:夏梓言  来源:蒲公英

新春

快乐

延伸阅读

春过蕲南,草木婆娑

光阴从本草里逸出来

草木萧然

草木光阴中的慈悲或信仰

草药,傲然盛开

蕲南草木记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赐自尽”还是“毒杀”


从来就不缺和毒药有关的传说,再加上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的宣染,生活中仿佛剧毒横行,只要把那无色无味的毒药朝别人水杯中轻轻一弹,一切轻松搞定。


断肠草,就是在毒药榜上名列前茅的,因“人人奇酸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而得名,她又叫烂肠草,还因“蔓叶圆而光”被叫作胡蔓草。她的学名为钩吻,取“人口则生钩人喉吻”之意,另一说是“吻当作挽字,牵挽人肠而绝之也”。


钩吻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多种生物碱,全株植物都有毒、特别是春夏时期的嫩苗、嫩芽、嫩叶,毒性更大,人只需吃几片就足以致死。她所含的钩吻素会抑制中毒者的神经中枢,令中毒者四肢无力、语言含糊、视野重影、上吐下泻、腹疼难忍等,最终在4至7小时后死于呼吸麻痹。最令人心惊肉跳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中毒者的意识始终是清醒的,甚至在呼吸停止后,心跳都还能持续一小段时间。

据传远古时期那走遍山林荒野、尝百草试疗效的神农氏就是这样亲眼目睹自己走向生命终结的。传说他长着透明可见的肠胃,吃下的食物在胃里每每清晰能见,当他试吃钩吻后,毒性猛然发作,完全来不及吃下他常备在身边的解毒叶子了,只能目睛自己的肠子粘连发黑,变成一段段,生命消逝。战国
末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文家韩非因受同窗李斯的城妒面被设计身亡时,被迫服用的也是钩吻。“李斯使人遗作药,使自杀。”据说韩非逝状极惨。


所以,钩吻的毒性的确是非常可怕的。古代医药学著作把药物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只有被列为上品的才可以养生,中品要斯的其宜,下品多毒,治重病才适量使用钩吻是被列为下品的。

更可怕的是,钩吻居然长相艳丽,黄花,绿叶,小果,长藤,摇曳在春天,极具迷惑性。但是,在户外踏青时,万一看见她,一定不要靠近她,她的花粉都带毒性。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胡蔓藤合香,焚之,令人昏迷。”一些医药类单位的药园里,因为工作需要得种植钩吻时,多与种植的工作人员都会穿戴好防护用品,且一定会把钩吻单独种在一块地方,再用铁栏框住,并特别注明剧毒标识和文字。

好在,钩吻还有一丝残存的温柔,她善待猪羊。猪羊吃了她会增肥长壮,她还可治猪热病,使猪的毛色更具光泽。对此,三国时期医药学家吴普在《吴普本草》中说得精辟:“人误食其叶者致死,而羊食其苗则大肥,物有相伏如此。

这一点,还是让生命获得了些许安慰。不过,人,还是珍爱生命,远离断肠草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