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鲁东明

 青鸟yk3v6h5sal 2018-02-20

  考博考生生准备要参加博士研究生考试时,必须要先确定准备攻读博士的相关专业,然后选择该专业有招生需求的学校,接下来应该联系博士生导师,只有当博士生导师同意考生报考,考博生才可以报考。所以提前了解博士生导师的学术文章及联系方式很重要,新东方在线特整理了各招收博士院校博导的简介及联系方式供考博生参考。

  姓名:鲁东明

照片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博士生导师

  科学学位第一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学位第一专业:工程

  科学学位第二专业: 专业学位第二专业:工程

  研究方向:数字文物保护;下一代网络技术与服务;物联网技术研究

  Email:ldm@cs.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系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技术、无线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系统方向:主要研究融合宽带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IPv6网络的数字媒体网络结构,不同网络体系结构下的数字媒体服务模型与传输控制协议,以及面向异构网络的高效视频转码与数字媒体传输服务等基础技术。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技术方向:主要研究高精度文物数字信息获取技术、遗址发掘现场复原及虚拟展示技术、多屏幕场景三维虚拟互动展示技术、海量多媒体文化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等。无线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方向:主要研究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多层次有线无线网络融合的监测网络技术、宽带无线网络接入技术与基于IPv6的下一代网络技术等。在网络信息安全方向:主要研究大规模网络安全状态模拟技术、垃圾邮件与蠕虫检测技术、大规模网络攻击检测技术等。目前承担着一批相关的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教育部大学数字博物馆、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等重要课题。近5年来上述研究领域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2项,内容涉及多媒体融合网络模型和传输技术、视频转码、三维场景获取、三维场景渲染、计算机辅助壁画临摹、网络蠕虫检测、传感器网络等方面。其中,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领域的专著《文化遗存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技术》,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和Springer公司出版。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系统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融合广电网及互联网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获得2006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创新二等奖,“浙江省信息化科技村镇建设与示范”获得2007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上述成果被中央组织部采纳用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称为“浙江广电模式“。无线与下一代网络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获得2006年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无线传感器监控网络”已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环境监控中得到应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7年8月31日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目前,还兼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计算机学会网络技术专委会主任、中国数字博物馆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敦煌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古代壁画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