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脱单有救了,教你如何科学地开始约会

 timtxu 2018-02-20
春节回家,想必大家都免不了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热切关心:
“有女/男朋友了吗?”
“隔壁家那谁孩子都有了,你什么时候结婚呀?”
……
然而有很多人在笑对亲戚询问的同时,心里却苦于没有合适的约会对象,或是有心仪的对象,却开不了口提出约会。
今天KY贴心地为你准备了值得参考的约会指南,希望能帮你“轻松上阵”。
图片
约会为什么让人感到焦虑?
在约会情境中,人们总担心对方会拒绝自己,担心遭到对方的负面评价,担心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会在约会中发生……这种犹豫不决、坐立难安等类似于“社交焦虑症”的行为反应,又被戏称为“约会焦虑症”的表现。

1.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又三观契合的人太难了”

Hurlock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更倾向于被与自己有相似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所吸引。
成年之后,我们对于自己的兴趣、需求与理想有了更清楚的认知,更想把时间花在与自己相似的人的交往中,这让我们感到舒服和安全。
但往往因为工作的关系,人们很难再像学生时期一样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认识到那些更有可能在价值观上与自己合拍的人。

2. “万一被拒绝了呢?”

约会焦虑,还源于害怕主动邀约被拒绝;即使对方答应了自己的邀请,人们也会担心这段关系下一步的进展(会不会因为这次约会,反而破坏了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
还没提出邀请,你的内心就已经上演了千百种可能被拒绝的场景。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个体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较低的自尊,认为自己不太可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回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出于一种“不抱期望,就不会失望”的心理。久而久之,当准备向他人提出请求时,我们会条件反射地心生恐惧并且退缩。
图片
不是没有适合的人,而是主观意愿不够强
Arthur Aron等人经研究得出结论:影响人们建立关系、产生亲近感的关键,并非大家口口声声强调的价值观是否契合,而是人们主观上的意愿。
当人们主观上想要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时,更有可能找到那个能让自己产生亲近感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嚷嚷着遇到的人都不合适,或许是我们主观意愿不够强烈。
主观意愿不强,可能是不想改变当下的生活状态,也可能是没有准备好进入一段新的关系。当一个人还在上一段关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通常会对约会一个“新”的人感到焦虑。
约会见面其实没那么难
Hald与Hogh-Olesen对人们面对不同类型邀约的接受程度进行了研究。他们请一组“研究助理”(被普遍评价为“吸引力一般”)到公开场合去接近异性。
结果发现,除目前有固定交往对象的人外,68%的男性与43%的女性都答应了约会邀约;40%的男性与21%的女性都答应了到“住所”的邀约;59%的男性答应了“一起睡”的邀约。
可以看出,主动提出约会的结果,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糟糕,有近半数的人(68%的男性与43%的女性)会赴约。但如果你始终担心被拒绝而不主动发出邀请的话,这一概率毫无疑问会是“0”。
图片
“约会焦虑”很多时候源于我们给自己过多地设置了障碍。如果你真的想要与一个人建立关系,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彼此了解对方的机会。
以下是我们给大家的一些约会技巧:

1. 相信第一印象,别多想

找到这个人,比标准更重要的是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第一印象(一见钟情),也可能源于你的观察与侧面了解。有时候,过于理性的判断,会让你总是错过。
不过,Segal,Robinson与Boose认为,你不需要事先去想对方应该具备什么,但应该想好什么是“一定不可以”的。
此后,在约会前先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背景经历等,会让你们在约会过程中有更多话题可聊,也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对方的邀请方式。

2. 建立初始关系

建立一些初始的联结,会让对方更容易答应你的邀约。这就是所谓的“本·富兰克林”效应——当一个人对一段关系已经有所投入之后,这个人会愿意投入更多。
你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建立彼此间的联结,比如借故向对方打听附近的知名餐厅等等。

3. 提出邀约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提出邀请是最困难的一步。在Jeremy Nicholson博士看来,不论约朋友还是陌生人,异性还是同性,成功的关键有三——开口!开口!开口!。
Hald与Hogh-Olesen研究发现,提出邀约的人的外表,以及提出约会时是否让对方感到安全、体贴(而不是鲁莽、意有所图的),都会影响对方的接受度。
因此,在正式提出邀请前,你需要找到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到舒服的表达方式。比如根据对方喜好判断是该直接还是委婉地提出约会。

4. 约会的过程

两人约会时,可以有意识地将对话拓展到价值观等更深层面的交流上,这会加快你们之间“链接感”的产生。
另外,还可以带对方去参加一些紧张刺激的活动(当然,这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承受能力和喜好)。心理学家Dutton与Aron发现人们会把来自环境或其他原因的紧张兴奋,错误理解为自己为对方心动。
这被称为“吊桥效应”——过吊桥引起的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让人误以为是自己对当时遇见的这个人产生了“心动”的感觉(都是套路啊…)。

5. 约会的结束

如何结束约会和约会的过程同样重要,这来自于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所提出的“峰终定律”。
他指出,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评价,通常取决于在体验这个事物的过程中的最强烈的感受与结束体验时的感受,这些感受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你可以尝试在约会结束做一些暖心的举动,让对方对今天的约会、对你有更好更深的印象。

6. 当然,你的确也需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提出邀请被拒绝是很正常的情况,千万不要因为被拒绝而否定自我价值。
对方拒绝你,很有可能是因为他觉得你们不合适,或者他还没准备好开始一段感情等等,所以不要把对方的拒绝看成是对你这个人的否定。
同时,反思自己从中获得的经验,例如应该更多尊重对方的时间、位置安排等等。
图片
被拒绝的滋味当然不好受。可以允许自己感到郁闷、失望,但最重要的还是尽快从“被拒绝”的痛苦中走出来,准备下一次约会。
多多邀约,成功率才会变高哦。
欢迎关注企鹅号KnowYourself,解析情感背后的心理学,陪你科学认识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