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文化】大年初五,迎财接福

 为什么73 2018-02-20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


        由于初五日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这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


那么,大年初五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迎财神



        迎财神之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至今仍流传不息。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武财神是赵公明和关羽。


        有的商家,常年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以使自己在商业竞争中“宜利和合”而取胜;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红脸关公,关羽以“义”著称,商家取其“以义为利”,即以“义”达到赢“利”的目的。还有的商家干脆将三人一起供奉。


        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寄托了人民群众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到了破五这一天,家家都会彻底搞一次大扫除。把垃圾扫出大门,堆放在一起,将爆竹放在垃圾堆上点燃,轰隆一声,把一切晦气全部赶跑!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人们把大年初五认为是财神生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吃饺子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


吃财神糕、面条



       江南一代的百姓还有在这天讲究吃财神糕、下面条。因为面条长得像古时候串钱的绳子,下面条寓意给家里添“钱串子”,财源滚滚来。


放鞭炮



       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打开大门和窗户,燃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大富大贵。


  这些习俗延续至今,有些地方已经不再讲究这些习俗了,但这些传统习俗早已成为我国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饮食要注意五大事项


一、食物要重质量不要重数量


  新鲜食物虽营养,但每次最好只煮一餐分量,而且要注意卫生安全。


  慎防病从口入。因此,剩菜要用保鲜膜包好,放置在冰箱内冷藏。此外,厨房最好准备两套砧板与刀具,熟食、生食分开处理,以免交叉污染。


二、每餐只吃八分饱


  春节切勿暴饮暴食,每餐只能吃八分饱,不可吃得太撑。


  在食物方面,五谷主食不可少。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品消化,使身体健康。


三、烹调要注意


  少糖、少油、少盐分,永保身体健康。太多脂肪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产生。因此,烹调方法用蒸、煮、烤、烫、炖、卤、凉拌等,减少油脂的吸收。


  烹调最好不加味精,以防麸酸钠超量。同时,防止含糖食物使人体发胖,对血脂肪也有不利影响。


  太多钠(在盐、味精、酱油、腌制品中)则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引起水肿,血压上升。


四、多喝茶和白开水


  多喝白开水或是茶。每日需哦饮水,喝饮料不要加糖,充足的水分是健康的保障,对高血压的人特别重要。


五、零食要节制


  拒绝零食陷阱。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热量较高,边看电视边吃这些东西,不知不觉中吃了令人肥胖的热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