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的民俗你知道 <七>

 yh18 2018-02-2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传承,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作出了丰富而多彩的贡献。
​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六畜”,后造人,而六畜间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因此,每年的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正月初一系鸡的生日,因为鸡能司晨报晓,提醒人们有规律的生活;初二为狗的生日,因为狗能守夜防患,以在黑夜给人们带来家的安宁;初三为“猪日”,因为猪的存在能让主人有美味来宴飨宾客;初四为“羊日”,因为羊能给人们提供祭祀时的供品;初五为“牛日”,因为牛能俯首耕田,以减轻农人的劳作之苦;初六为“马日”,因为马能负重远行,便于远行人的困顿之累;初七就是人的生日。天地间由人主宰万物。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即天庆节(初一、初二见上二篇)。据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所以后来民间也就把初三这天定为休息日,这天是不能走亲访友的。旧时初三晚上要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也就是说家中护佑一家人平安顺遂的大神们己经过完年了,也要回家来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了。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也是农历初三和初四的古时说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现在人也不必墨守成规,更应该与时俱进。但传统文化里有的精华部分我们还是应该借鉴,毕竟升华自我的人文素养也是一件值得的大好事。你说对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