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料作物

 南郭老生 2018-02-20
油料作物

一,食用植物油质量标准
GB/T 1534-2003 花生油
GB/T 1535-2003 大豆油
GB/T 1536-2004 菜籽油
GB/T 1537-2003 棉籽油
GB/T 8235-2008 亚麻籽油
GB/T 8233-2008   芝麻油
GB/T 10464-2003   葵花籽油
GB/T 11765-2003 油茶籽油
GB/T 15680-2009   棕榈油
GB/T 19111-2003   玉米油
GB/T 19112-2003   米糠油
GB/T 22327-2008   核桃油
GB/T 23347-2009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

二,未列入标准的食用油
1.大麻油
2.红花籽油
3.芥子油

三,食用油中有害物物质

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
以前的菜籽油是由白菜型油菜籽榨得,而现在种植的油菜大部分都是甘蓝型油菜。经过种质培育,很多品种芥酸含量低于3%,已经很少有以往的“青味”了。
双低油籽菜,是指芥酸含量低、饼粕硫甙含量低的油菜,而用双低油籽菜制取的油则称其为“双低”菜(籽)油.按国家标准,双低菜油,油中的芥酸含量在5%以下,饼粕的硫甙含量每克在30微摩尔以下.

棉籽油是食用油中的一种。但棉籽油所含棉酚对人体有害。(粗制棉籽油中含量约1%)。棉酚有很强的杀精作用,可导致男性性欲下降甚至不育。另外,棉酚对肝、血管、肠道及神经系统也具有毒性。因此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精制棉籽油中棉酚含量应当小于0.02% 。

大麻油呈棕黄色,滋味清香可口,但因大麻油含有大麻酚(以C6H50H计)等有害物质,少数进食者易发生大麻酚食物中毒,出现头晕、兴奋、烦燥、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实验表明,加酸加碱处理和高温精炼等方法的除酚率分别为80.5%,63.5%,93.6%。三种方法中,高温精炼更为有效。

四,主要的大麻类药物成份
大麻酚(CBN)
大麻二酚(CBD)
四氢大麻酚(THC)
Δ-9四氢大麻酚
四氢大麻酚酸(THCA)
大麻萜酚(CB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