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女人是世界上最舍得为脸投资的动物了。市面上的护肤品琳琅满目,大把的银子换回了一大堆瓶瓶罐罐,然而,有机智的女人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我在脸上花的钱最多,但是身上所有地方的皮肤都比脸上好?!” 是啊,总有痘痘、粉刺、黄褐斑什么的嫉妒各位小仙女的美貌,前来作妖。对于这种必须除之而后快的孽障,根本不需要大把银子,一切都比不过自制的中药面膜!来,趁着还在放假,小编手把手教你捯饬—— 中药面膜美容法 中药面膜美容是通过将具有不同疗效或美容作用的中药外用于面部来延衰驻颜或治疗损容性疾病的一种美容方法。 常用美容中药一般可以分为保健型和治疗型两大类。保健型美容中药多具有滋润肌肤、防皱除纹、悦色增白、护发增辉、护肤防裂等作用,如古代本草文献中所谓“好颜色”“悦泽人面”“白丽”等功能描述的药物,现代常可作为美容化妆品的添加剂,作为中药化妆品应用,如人参、当归、灵芝等。治疗型美容中药多具有乌发、除斑、去粉刺、灭瘢痕、消黑子、疗疮疡等功效,可用于许多损容性疾病的治疗。 中药面膜美容法因其内容丰富,成为各种美容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是目前中医美容方法研究的重点内容。 中药面膜适应证 1.各种损容性皮肤疾病,如痤疮、黄褐斑等。 2.皮肤保健抗衰以及美化。 常用中药面膜处方 (1) 常用痤疮面膜处方 I号(消炎面膜):主要成分有连翘、黄柏、丹参各100g,马齿苋60g。 可清热解毒祛湿、凉血消肿散结,适用于以炎性丘疹、脓疱为主的皮损。 Ⅱ号(软坚面膜):主要成分有三棱、当归、五倍子、连翘各100g。 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适用于囊肿、结节为主的皮损。 Ⅲ号(消痕面膜):主要成分有当归、白蔹、白茯苓、珍珠粉各100g。 可活血化瘀、增白消痕,适用于炎性痤疮消退后的萎缩性瘢痕和红印痕。 以上面膜选用后可根据皮损情况进行加减,如皮肤炎症较重、较多脓疱者,可加入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夏枯草;皮肤油脂分泌旺盛者,可加入茵陈、白鲜皮、薏苡仁;囊肿、结节较大、触痛明显者,可加入虎杖、丹参、夏枯草、浙贝、三棱;瘢痕色暗者,可加入益母草、红花、丹参。 (2) 常用美白祛斑面膜处方:白茯苓、白葛根、白细辛、白术、薏苡仁、白山药、当归、绿豆粉各100g,防风30g。可活血化瘀、增白祛斑,适用于黄褐斑皮损的治疗或肤色暗黄者。 中药面膜使用步骤 1. 针对不同皮损特点组方,将中药研磨成粉末,过120目筛,分别储存于磨口玻璃瓶中。 2. 先进行面部清洁,可以洗面奶或洁面皂清洁皮肤。 3. 痤疮脓疱皮损、黑白头粉刺、囊肿皮损需要先进行针清。可先用蒸汽蒸面仪蒸面,使毛囊口扩张,以利于脂栓清除。以75%医用酒精消毒患处(酒精过敏者可采用甲硝唑注射液擦拭消毒),用酒精消毒过的粉刺针将脓液或脂栓排出。针清后可用0.9%生理盐水以无菌纱布冷湿敷5~10分钟。 4. 根据皮损类型选取相应的面膜。取面膜粉5g,用纯净水(或用蜂蜜)适量调和成糊状,均匀敷于面部。眼、鼻、口处可先覆盖纱布,以防影响呼吸或导致眉毛处结药痂。 5. 痤疮皮损可在中药面膜上加敷冷倒模。可采用市售冷倒模粉(或医用石膏粉),等待20~30分钟待倒模干燥硬化后整块取下;或在面膜上敷保鲜膜(可视患者皮肤情况配合蒸汽喷雾剂热喷10~15分钟);或在面膜上贴敷一次性面膜纸,20~30分钟后取下,用清水将中药面膜洗去,可涂抹润肤水、药膏或润肤乳。 6. 用于黄褐斑皮损或用于美白时,可在中药面膜上加敷市售海藻面膜,等待20~30分钟后取下,用清水将中药面膜洗去,涂抹润肤水、药膏或润肤乳。 治疗时间及疗程 1.治疗时间 用于痤疮的治疗时,一般I号面膜贴敷20~30分钟;Ⅱ号面膜贴敷30~120分钟;Ⅲ号面膜贴敷20~40分钟。皮肤敏感者、首次敷用面膜者可适当减少时间,或从短时间起,逐渐延长面膜贴敷时间。黄褐斑和美白面膜贴敷20~30分钟。 2.疗程 一般2~3次/周,痤疮脓疱型皮损在针清以后使用。消炎面膜(I号)以4周为1个疗程,软坚面膜(Ⅱ号)以6周为1个疗程,消痕面膜(Ⅲ号)以8周为1个疗程,并根据痤疮皮损变化情况选用合适的面膜;祛斑美白以12周为1个疗程。 中药面膜禁忌证 1.敏感性皮肤慎用。可通过过敏性测试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2.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体质者慎用。 3.既往对某种面膜成分过敏者禁用。 4.皮肤伴有严重感染及溃疡,或皮损破溃渗液者慎用或禁用。 温馨提示 首次敷用面膜时,可选用小范围皮肤试用,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反应情况。如有明显的灼热、刺痒感,局部出现明显红斑,应立即洗去面膜,冷敷脱敏。 好·书·推·荐 实用中医传统疗法 本书分为总论及各论,总论对中医传统疗法源流及发展概况、中医传统疗法分类进行了系统回顾,辨析源流,有利于开阔思路、启迪创新,对加强传统疗法的系统研究、挖掘、整理、提高,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各论分为针法、灸法、中医微创技术、中药外治法、拔罐疗法、美容美体特色疗法、骨伤类技术、儿科特色疗法等八章,详细论述了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每种疗法更是详细讲解了疗法的发展沿革、治疗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图文并茂,对教学传授、临床带教、临床应用、科研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文末列举该疗法的验案更是示人以实例,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启迪性。 扫描二维码或 版权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