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团养老已风靡全球!不靠政府,不靠子女,靠自己和朋友~

 yyl大林 2018-02-20


当你还宅在家里,为如何打发退休时光烦恼时,一种时尚的养老方式——抱团养老已经风靡全球!中国人互助、德国人“同居”、美国人抱团……他们把退休生活过得精彩绝伦:爱人在身边,朋友在隔壁!


知青买下两栋楼做养老基地
中国

年轻时在北大荒共同经历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叶落归根在北京,他们当街坊相互照应着度过晚年。眼下,百十余位在京北大荒知青,自创了“抱团养老”新模式:在开发商支持下,他们选择位于房山窦店一处小区的两栋楼作为“养老基地”,大伙儿准备集体入住,再续前缘。


抱团养老的缘起,据发起者姚惠荣说,是因为一次知青聚会。



两年前,姚惠荣的一位亲戚在位于房山窦店的城建琨廷小区买了套房子。她过去一看感觉挺好,也不贵,就跟着买了一套。去年交房,今年装修完了入住。


相声名家孟凡贵也是北大荒老知青,与姚惠荣相熟。得知老大姐喜迁新居,孟凡贵组织了20多个北大荒“荒友”一起去她家玩儿。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初懵懂的姑娘、小伙儿,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皱纹爬上面庞。每次聚在一起,大伙儿都有说不完的话。这次也不例外,临别之时意犹未尽。随后,陆陆续续又有100多“荒友”到姚惠荣家做客。怎么能让这样的聚会常办,让大伙之间的情分不断?大家不约而同想到——搬家到一起做邻居。


姚惠荣住的小区花团锦簇,绿化很不错;电梯入户,适合腿脚不灵便的老年人;房子也豁亮,南北通透,明厨明卫。十多位“荒友”当时就动心了。


“各家情况都差不多:孩子平时都忙,担心我们又照顾不过来。大伙儿要是住在一块抱团养老,相互有个照应,不是两全其美嘛。”姚惠荣说,既然这么多人想买,何不团购,找开发商砍砍价儿呀。其实,类似的想法在北大荒老知青之间也曾有过。此前有人提出过买地建知青楼,还有的和海南的开发商谈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不了了之。


这次,能成吗?姚惠荣找到孟凡贵,想请他出面代表众“荒友”和开发商谈“抱团养老”的想法。孟凡贵先后跑了四趟,开发商对这事儿也很重视,最后,答应拿出两栋楼,以低于市场价的最优惠价格专门面向“荒友”发售。


既然作为抱团养老的基地,就要配备专业的设施。对此,开发商方面的负责人金魁介绍,他们在小区设有卧室紧急按钮的基础上,还为“荒友”们养老的这两栋楼安装了户户对讲系统,不花电话费,随时能联系,方便大家之间沟通。



小区还配备了24小时应急车辆,老人一旦出现紧急状况随时调用。另外还增加了名为“基地小秘书”的工作人员,面对面为“荒友”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保证需求信息最快到达相关部门。


现在,姚惠荣、孔建国、李梅等热心“荒友”还组建了一个“抱团养老”购房志愿者团队,义务在知青微信平台和网站发帖子,在售楼处现场值班,协助大家看房。截至目前,看房的“荒友”已过百名,还有不少当场就签约了。最快下月,“抱团养老基地”即可迎来第一批住户。


爱人在身边,朋友在隔壁
美国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和最好的朋友约过,老了以后我们要住在一起,一起散步,一起看夕阳,一起旅行?


美国的四对夫妇做了近20年的好朋友,等孩子们长大后,又一起去买了一块地,建了四座小房子,住在了一起。



是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他们发现了一块废弃的草地。靠近Llano湖泊,风光很美。


一开始他们想着建一所大房子,然后四家人住在一起。考虑到个人空间的重要性,他们最后决定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四处相连的独立房间。每座小屋花费4万美元。


整个建筑相当低碳环保,有雨水收集器,还有太阳能板供电。


小屋的内部精心设计,结构和工艺将美学发挥到极致。主人们可以安心地在这里工作或者是看书。



而墙壁则主要以原木为主。设计师还特意保留了木头的纹路。一片温馨自然的气息,森林的味道让人特别安心,有种回到最初最开始的感觉。


这种爱人在身旁,朋友住隔壁的生活,不正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直期待的好时光吗?


同居养老,一起吃饭一起玩
德国


德国大约有8200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23%。在大多数德国家庭里,儿女结婚后都不会和父母住在一起,而很多老人又厌倦养老院里的单调生活。


 德国人早就没了养儿防老的概念,几乎没有哪个老人是依靠儿女的资金来维持生活的。与中国老人一样,很多德国老人也对养老院这个词感到有些排斥。


 一些德国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了“同居”的晚年生活。70岁的施密特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和5个伙伴结伴住进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一座老年公寓里。



平时,他们各做各的饭,但每周至少一次在公共厨房聚餐,有集体活动时则共同参与——要么到附近城市旅游,要么到剧院听戏。一次,施密特跌倒后伤了腿,同伴们主动承担了帮她购物的事情。目前,施密特女士过的“同居生活”已受到德国众多老人欢迎。一项调查显示,到2050年,德国至少会有一半老人选择去老年公寓结伴养老。


当然,情投意合的异性“搭伙养老”的不在少数。75岁的威廉和他女朋友在法兰克福同居10多年了,两人都有退休金,还是各花各的。但即便不是情侣关系,很多性别不同的老人也会“搭伙养老”。老太太露西住在慕尼黑,她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了年龄相仿的保罗。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于是便都有了 “同居 ” 的想法。然而,这种“同居”并非情侣意义上的同居,与他们一起同居的还有另外两个孤身老人。

    


 为避免“同居”日久产生纠纷,德国老人选择“同居”时,会预先商谈好规则。


 比如,德国北威州的迪尔门市,探索了一种“多代屋”的互助模式,孤身老人与其他不同年龄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共同使用厨房、浴室和会客厅。入住前,所有入住者会进行商谈并拟定各自义务,如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等;另外,每个人都要保证让同居者有独立空间。


 在“同居”前,坦诚说出自己的身体情况很必要。德累斯顿年近六旬的贝伦斯女士患有帕金森病,在养老院住了多年,与人结伴入住老年公寓时,她向其他人通报了自己的身体问题,得到其他人理解。



“在养老院,我老得很快,但在这里,我觉得又年轻了。”贝伦斯说。


老人之间或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即使老人身体出现状况也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救护。所以这里老人的平均寿命变得越来越长,德国已成为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大概与此很有关系。


看完这些,你打算如何度过你的晚年?是想约知己好友“抱团养老”,还是想旅居一座美丽的城市?赶紧约上三五好友,行动起来吧。

我们建了一个“快乐旅居族”微信群,都是些爱旅游、异地养老、候鸟养老的人士,欢迎加入交流分享。 请加微信:13975857049为好友进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