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一名剑:铸剑大师杨振条的铸剑梦

 追梦一往无前 2018-02-21

 

 

央视《流行无限》《铸剑大师:杨振条》。

在中国福建松溪县有一座湛卢山;

相传春秋时期的铸剑大师欧冶子,

就是在这里铸造出号称天下第一剑的湛卢剑;

它锋利无比,可以削铁如泥。

然而,这种古老的铸造技艺一度失传;

出身铁匠的杨振条,经过二十多年的坚持和能力,

他不仅复原了湛卢剑的铸造工艺,

还打造出令人惊叹的铸剑产业,

弘扬了中华文化,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走近铸剑大师杨振条的铸剑人生,

看看他的铸剑梦是怎样变成现实。

杨振条今年73岁,小时候就喜欢打铁,喜欢钻研铁匠技艺;

他说,他喜欢的,就会拼命去做,不达目的不罢休,永不放弃。

凭着爱打铁的兴趣和爱琢磨的性格,杨振条很快提高了铁匠技艺。

到了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能够给村民独立打造农具;

一天天下来,杨振条也成为十里八乡知名度铁匠师傅,有面子。

 

1978年,38岁的杨振条和家人一起,搬到了福建省的松溪县居住;

他依然想在当地再开一个铁匠铺,延续家族的这份手艺。

然而,由于资金困难,

他只好在一个五金厂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以此度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各地方兴起盛行使用打字机;

因为缺少零部件和技术工人,坏了打字机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有一次,朋友请他去修打字机,他没有推辞;

心灵手巧的杨振条,竟然治好了朋友的打字机的疑难杂症,得了30元;

此后,杨振条对修打字机格外着迷;

喜欢琢磨的杨振条,天天晚上摸索到12点,拆装研究打字机,

渐渐成为了修打字机的高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之后,他跑到阿拉泰、乌鲁木齐等地方修打字机,

一个月能赚三千元,在当时,非常了不起。

 

杨振条敢想敢干,尝到了甜头,一发不可收拾。

短短几年,他修打字机就赚了二万多元,

成为了当时县城少有的万元户,很富足、惬意。

虽然生活富裕,但心里始终想着如何延续家族铁匠手艺,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1985年,已经45岁的杨振条,

碰到了一下实现他的梦想的机遇。

杨振条从朋友那里得知:

一位美籍华人武术家托人询问:松溪县是否出产湛卢剑;

当时,杨振条只知道浙江的龙泉出产宝剑的信息,

产生一个疑问:宝剑也产自松溪?

带着疑问,他四处打听,方知:湛卢剑正产自松溪。

于是,他又琢磨起湛卢剑,想复原湛卢剑,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切从零开始;

一天到晚,他整天考虑复原湛卢剑的事。

当初,他认为自己出身铁匠世家,复原湛卢剑,没有什么了不起。

真正做起来,的确不容易。

筹建铸剑厂之后,他复原湛卢剑的消息传遍了县城;

社会上不少人质疑:

一个小小的铁匠,要复原失传千年的湛卢宝剑,谈何容易?

就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空欢喜。

面对质疑:杨振条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爱面子;真正做不出湛卢宝剑,就会被人笑话自己。

此时,只有勇往直前,尽心尽力。

 

他请来了三位铸剑师,

琢磨古籍中对湛卢剑仅有的记载,

开始各种实验、尝试。

湛卢剑不仅要求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还非常讲究剑身上的每一道纹路、剑脊。

当时,一开始铸剑,就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剑脊抛光之后过后,不清晰;两道剑槽也难做起。

一般的铸剑师认为,剑槽分明,剑脊清晰,难矣!

但杨振条却执拗坚持。

 

为了复原湛卢剑,他每天晚上都在12点钟以后入睡;

早上,一般是四点钟起身,闻鸡铸剑,如醉如痴。

他浪费的铜就有千百斤,浪费的钢铁多得是;

投入了两万多元,如泥牛入海,杳无声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振条就花完了家里的所以积蓄。

到最后,也只好卖掉房子,

还背上许多债务,难于喘息。

 

一天天过去;铸剑厂还没有一分钱效益。

对此,他的家人意见很大,经常争吵,

他的妻子还跑去厂门口摘牌子,要扔到河里去。

杨振条跑过去,抢过牌子:

这个不能扔,我们还要做下去!

当时,很苦、很累,是非常时期;

一些师傅、员工也纷纷离去。

杨振条没有想到:复原湛卢剑,多么艰辛、多么不容易!

他说,既然做了这件事,就一定要做成功,这是他的个性;

只要用心钻研,绝对会成功,一定能胜利。

 

面对困境,杨振条想了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员工不够,家里人凑;材料不够,借别人的;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跑去图书馆,翻阅书籍。

一天天下来,杨振条提高了宝剑的品质,

铸剑厂也渐渐有了经济效益/

 

复原湛卢剑,要经过数万次锻打与磨砺;

不断打去钢铁里的杂质,使剑身坚硬无比。

就在复原湛卢剑快要成功之时,

却在淬火技术上遇到难题。

这是赋予宝剑灵魂的时刻;

淬火能够在一瞬间决定宝剑最终的硬度,

保持其锋利无比。

不断铸剑、不断淬火

硬了,易断,软了,不会复原;

反反复复,先后尝试了上万次;

剑身不是断裂就是弯曲;

怎么样也达不到锋利无比,达不到刚柔并济的品质。

铸剑最关键的一步,却遇到了如此大的阻力;

但杨振条始终没有放弃。

 

有一次,在锻造宝剑时,反反复复试,反反复复断;

杨振条生气了,他把烧红的宝剑一扔,刚好扔在油桶里。

油吱啦吱啦响,之后拿起,出现奇迹”:

油处理,剑不会马上变形,仍然很直;

磨砺之后,剑有弹性,刚柔并济,锋利无比;

一个意外,竟然解决了铸剑的关键问题。

 

杨振条成功复原了湛卢剑的第二年,

他生产的第一批湛卢剑,被送到北京参加展览,引起众人的瞩目、赞誉;

被抢购一空,收获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中等宝剑要几千元一把,贵的要几万元一把;一年销售几千万,小小意思。

有的国家的习武人士或收藏爱好者,也纷纷前来订制、购买这个宝贝的东西。

 

君子佩剑,刚柔并济,这是品质和操守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人喜好宝剑,是以鉴赏与收藏为主;

当然,运用它,还可以强身健体。

杨振条制作的武术剑,可以弯曲90度,可以回直;

在宝剑的八公分处,还能保持剑身的自然平衡。

这个创意,就来自美国一位客商的要求与固执。

试验成功之后,美国客商就订制了七百多把武术剑;

因此,杨振条非常欣喜。

 

记者采访杨振条;

他的徒弟当场验证了湛卢剑的锋利:

一个高40厘米,厚度将近15厘米的普通汽油桶,

装满水之后,放在眼前齐腰的木板上,

其徒弟猛然一刺,油桶两边穿孔,漏水,

而湛卢剑毫无伤口,没有事。

再作一试验:

8公分钢筋,放在红砖上;

宝刀砍下,削铁如泥,剑口无损,仍锋利无比。

 

现在,杨振条经过不断创新,

设计出软剑、硬剑、单剑、双剑等三十多个宝剑品种和类型,

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思考和感想:

兴趣是最好的入门老师;

坚毅是成功的孪生兄弟;

发明创新,不在于年纪,而在于勇气和坚持;

在试验了千千万万次之后,

就会不断接近成功,最终获取胜利。

患得患失,投鼠忌器,最终会无所事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要把梦想变成现实,就得勇于牺牲自己……

 

作者:追梦1979

20158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