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春联

 磻溪 2018-02-21
    每年正月里拜亲访友时,最大的剩余价值就是可以逐门逐户欣赏春联。
    有人说书法在国展上才有,但当你能将中国从南到北,好的春联拍下来,说不定可以出一本畅销的书法集。
    字怕"立"起来,在水平方向上写的再好的字,一但放远一点,垂直观看,问题一下子就出来了。一是要字字重心平稳,二是每个字都要写在轴线上,不一定是中轴线。三是看笔力是不是到位、字与字是不是一气呵成,四是看字的结构有没有新意、奇招。五是看春联内容与字体及书写风格的结合,这写欣赏春联的一般步骤。
    说是春联,可不一定全是红纸黑字,这种样式是一般格式,通用格式。也时常见到春节期间贴白对联、黄对联、或者不贴对联的门庭。这里面就有个习俗问题,一般迎新春,中国以孝为先,关中地域,家中亲人上年去逝,一般沿用原联或者重新书写白底黑字春联。去逝的第二年、第三年用黄底黑字对联。这样便于一年中走动少了些的亲朋好友区别开来,不至于走错门庭或闹出别的什么误会,这也是一个种礼貌。中国"礼"这个事情,一般先从利他开始,然后是才是利己。这其间一直贯穿着对他人的尊重。
    再说春联的形式与内容的配合问题,一般来说,白联、黄联以篆书,隶书、楷书为主。红联的形式就随意一些,可以诸体都试试。一般很少见用草书写白联、黄联,章草除外,章草凝重古朴写白联黄联也无不可。现在印刷体的春联由少到多再到少,有一个文化审美的转换问题。
    如果一家的春联由高手书写,不论白黄红,外人不了解这一家的具体情况,通过春联至少能看出三点来,一是这家人的品味;二是这家人讲究不讲究;三是这家人的社会关系怎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其实这个年怎么都会过去,差别只在过程。
    再有就是如何分上下联,如何贴春联。一般来说每联上半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在音韵上表示是否为上联,如果是仄声则为上联(aV,a↘),接下来下半句如果是平声则为下联(a-,a↗)。现在来说,人面对着门庭,在你的右手边贴上联(仄声),左手边贴下联(平声)。比如:骏马追风扬气魄(上联),寒梅傲雪见精神(下联)。现在的小区,门不是对开,而是一边开,也可以如下图贴上春联。
在大门上,一般的"福"字和"春"字要正贴。
    春联是应急之作,符合傅山所说的"四宁四勿"的原则。但要不容易符合孙过庭及蔡邕的心手双畅的要求,这有一个长期积累磨练的过程。大部分春联均是主人家自己或亲朋好友所即兴创作,字形文意均天真烂漫。
    每年春节观春联都有"高手"在民间的感觉。令人压力山大,真想拜访一下写春联的高人,生活之树常青,不同风格的精美春联争奇斗艳,这时才知春色不在枝头,而在春联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