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以平昌冬奥会官方通信合作伙伴、韩国运营商KT的“平昌5G试商用网”为例,介绍一下这届ICT冬奥会背后的5G应用和网络。 本次冬奥会主要为用户提供沉浸式5G体验服务,包括:同步观赛、互动时间切片、360度VR直播等。
就是在运动器材、运动员身上安装传感器、高清摄像头和配置5G通信模块,将数据实时通过5G网络传送,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视,以运动员的第一视角来观看赛事直播。
360度全景VR,就是在不同的赛场,赛场内不同的角落安装360度全景摄像机,再通过5G网络将高清视频信号实时传送到观众席的VR区域。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赛场每一个角落,还可以切换到运动员的休息室、等待区等。 互动时间切片,就是在赛场周围安装多达100个摄像头,获取不同角度的视频信息。用户在通过手机观看比赛时,不仅可以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比赛,还可以随意回看精彩瞬间。 此外,该5G试验网还测试了5G自动驾驶、无人机、全息技术等。
总之,就是通过5G技术彻底颠覆人们传统观看体育比赛的方式,让观众享受到沉浸式的观赛体验。 那么,支撑这些服务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5G网络呢?
2016年6月,韩国KT与三星电子、诺基亚、爱立信、英特尔、高通等多家设备商和芯片商合作伙伴,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制定了5G技术规范,内容包括了ITU和3GPP对5G的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 这就是著名的5G-SIG标准,该“5G标准”与美国运营商发起的5GTF标准一样,属于非3GPP标准,当时一度搞得业界普遍担心5G标准会碎片化(不过现在不用担心了,业界已达成共识,5G标准要统一化)。
如上图KT的PPT所示,该5G标准的KPI和3GPP一样,峰值速率要求达20Gbps(带宽800MHz),时延小于1ms,正是如此超高性能的5G网络支撑了上述5G服务。
但是,除了无线传输性能大幅提升之外,为了支撑5G服务,平昌5G试商用网的网络构架和4G网络也不一样。 首先,为了支持高速率、低时延应用,该网络的核心网采用了用户面下沉和云化部署方式,他们在首尔研发中心部署了一个中心核心网节点,在平昌、江陵附近部署两个边缘节点,组成分布式构架。
这样做的目的是,边缘节点确保在物理距离上更接近用户,每个边缘节点配置了应用服务器和缓存服务器,以实现交付低时延、高流量的VR、高清视频。
比如,观众在用VR观看比赛时,摄像机采集的海量视频数据不用传送到首尔研发中心的中心核心网,而只需传送的靠近赛场的边缘节点,再传送到观众的头显上,传输的物理距离更近,保证了更加实时的观赛体验。
边缘节点还配置了缓存服务器,这就支持了观众可随意回看精彩瞬间。
接入网采用分离的RAN构架,将LTE接入网的BBU和RRU两级构架演进为CU、BBU 和RFU三级结构。 ![]() ![]() 关注5G,快人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