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祭天玉琮之纹样形制解密:从乾隆皇帝颠倒良渚玉琮题诗说起

 张远山图书馆 2021-11-26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本号自今日起,连载张远山先生新书《玉帝巡天:良渚神徽解密》(尚未出版,有意出版者,请联系江湖君)各章,全息解密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的深度关联。

庄子江湖

2019年7月7日

↓往期回顾↓

1、良渚神徽解密:天帝骑猪巡天图

2、良渚神徽的两大神像:北极天帝,北斗猪神


解密良渚玉器,追溯华夏基因(之三)

良渚祭天玉琮之纹样形制解密:

从乾隆皇帝颠倒良渚玉琮题诗说起

酷爱在文物上题诗的乾隆皇帝,题诗于良渚玉琮之时,留下了一个莫大笑柄。

一切良渚玉琮,都是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只有倒梯形放置,玉琮四角的神像才是正像。但是乾隆不识良渚神像,仅仅视为几何纹样;同时错误认为,上小下大的正梯形,才是重心稳定的正确摆放方式;于是颠倒玉琮,题诗其上。

 ▲乾隆题诗的倒置良渚玉琮(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1.良渚琮王的纹样结构

欲知良渚玉琮的正确摆放方式和神像之正反,须从良渚琮王的纹样结构说起。

▲良渚琮王(反山M12:96)

良渚琮王的纹样,包含良渚两大神像,分别位于四面正中和四个角部。但是研究良渚琮王的学者,仅仅关注四面正中的良渚神徽(北极天帝),却对四个角部的北斗猪神视而不见,或者错误视为良渚神徽的简化版。

▲良渚琮王的纹样结构

良渚神徽的核心,是神徽上部的北极天帝,而非神徽下部作为天帝坐骑的北斗猪神。神徽的简化版,只能去除神徽下部的北斗猪神,不能去除神徽上部的北极天帝(详见第二章)。然而琮王四角的纹样,去除了神徽上部的北极天帝,所以并非神徽全图“天帝骑猪巡天图”的简化版,而是神徽下部“北斗猪神”的简化版。

琮王四角的四层纹样,交错排列神徽下部“北斗猪神”的两种简化版。

第一种简化版是“大眼北斗猪神”:省略了猪身、鸟爪、猪嘴,但未简化猪眼和猪鼻。所谓“大眼”,实为其小如豆的猪眼,加上巨大的“眼影”,以此强调北斗猪神的神威。

第二种简化版是“小眼北斗猪神”:去除了巨大的眼影,还原到猪眼如豆的写实。猪鼻保持原样。

琮王四角的纹样结构是:两组大小眼北斗猪神,两组之间用扉棱隔开。每一组北斗猪神,都是小眼北斗猪神在上,大眼北斗猪神在下。

琮王四角的北斗猪神及其纹样结构,被海量的良渚玉琮复制。根据玉琮的体量大小、节数多寡,对琮王四角纹样的复制,分为三大模式。

2.良渚玉琮的第一纹样模式:

照搬良渚琮王的纹样结构

四节以下的良渚玉琮,大量采用第一纹样模式:照搬琮王四角的纹样及其结构。

▲照搬纹样结构(四节玉琮,反山M12:93)

▲照搬纹样结构(四节玉琮,反山M20:124)

▲照搬纹样结构(四节玉琮,反山M12:96)

大量的良渚四节玉琮,照搬琮王四角的纹样及其结构。仅因体量较小,空间不够,去除了琮王四面正中的八个神徽,但其内涵与良渚琮王相同。

琮王体量巨大,空间足够,四面正中是八个神徽,四角是十六个北斗猪神,合计二十四神像,标示一年二十四节气;正如良渚琯王的十二神像,标示一年十二月(详见第二章第3节)。

▲复制纹样结构3/4(三节玉琮,反山M12:97)

▲复制纹样结构3/4(三节玉琮,反山M17:2)

▲复制纹样结构3/4(三节玉琮,瑶山2842)

大量的良渚三节玉琮,复制琮王四角的四分之三纹样结构:中节是大眼北斗猪神,上下两节是小眼北斗猪神。共计十二北斗猪神,类似于良渚琯王用十二神像标示十二月。每角三神,标示每季的孟月、仲月、季月,表达《淮南子·时则训》所言:

孟春之月,招摇(斗柄)指寅;仲春之月,招摇指卯;季春之月,招摇指辰。

孟夏之月,招摇指巳;仲夏之月,招摇指午;季夏之月,招摇指未。

孟秋之月,招摇指申;仲秋之月,招摇指酉;季秋之月,招摇指戌。

孟冬之月,招摇指亥;仲冬之月,招摇指子;季冬之月,招摇指丑。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反山M20:122)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瑶山M2:22)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瑶山2786)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瑶山2787)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瑶山2788)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瑶山2841)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上海福泉山M65:50)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上海福泉山M9:21)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玉琮,江苏寺墩M4:1)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圆琮,江苏寺墩M3:43)

▲复制纹样结构1/2(双节圆琮,江苏花厅M50:9)

大量的良渚双节玉琮,复制琮王四角的二分之一纹样结构:上节是小眼北斗猪神,下节是大眼北斗猪神。共计八个北斗猪神,标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亦即“四时八节”。表达《鹖冠子·环流》所言: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3.良渚玉琮的第二纹样模式:

复制良渚琮王的大眼北斗猪神

大量的良渚单节玉琮,采用第二纹样模式:复制琮王四角的大眼北斗猪神——

▲复制大眼北斗猪神(单节玉琮,瑶山M7:34)

▲复制大眼北斗猪神(单节圆琮,瑶山M9:4)

▲复制大眼北斗猪神(单节圆琮,瑶山M10:15)

另有大量的良渚装饰玉器,也采用第二纹样模式:复制琮王四角的大眼北斗猪神——

▲复制大眼北斗猪神(玉梳背,反山M17:8)

▲复制大眼北斗猪神(玉梳背,反山M22:11)

▲复制大眼北斗猪神(珩形玉佩,反山M12:85)

▲复制大眼北斗猪神(璜形玉佩,反山M23:67)

▲复制大眼北斗猪神(玉镯,吴县张陵山M4:02)

良渚装饰玉器,是良渚顶级贵族的日常佩饰,少见于良渚非核心区域,多见于良渚核心区域,所以不惜工本地复制繁复美观的大眼北斗猪神。

4.良渚玉琮的第三纹样模式:

复制良渚琮王的小眼北斗猪神

数量极多的良渚玉琮,采用第三纹样模式:复制琮王四角的小眼北斗猪神。

单节到四节的低矮良渚玉琮,大多采用第三纹样模式——

▲复制小眼北斗猪神(单节玉琮,反山M14:180)

▲复制小眼北斗猪神(双节玉琮,反山M23:22)

▲复制小眼北斗猪神(双节玉琮,反山M12:92)

▲复制小眼北斗猪神(双节玉琮,瑶山M2:23)

▲复制小眼北斗猪神(双节玉琮,瑶山2785)

▲复制小眼北斗猪神(四节玉琮,反山M21:4)

五节到九节的高大良渚玉琮,全都采用第三纹样模式——

▲复制小眼北斗猪神:中等良渚玉琮6例

上图6例九节以下的高大良渚玉琮,无一例外采用第三纹样模式。前5例分别出土于广东曲江石峡、江苏常熟张桥乡、江苏吴县草鞋山、江西丰城茶塘乡、江苏武进寺墩。第6例是清代吴大澂《古玉图考》著录的良渚玉琮传世品,九节,高十二寸;按照先秦尺度,约为27厘米。

吴大澂根据《周礼·考工记》称西周玉琮为“驵琮”,把良渚玉琮四角的小眼北斗猪神称为“驵刻”。其他学者多称“驵纹”。其实大部分西周玉琮光素无纹,四角不刻良渚玉琮的小眼北斗猪神。所以良渚玉琮绝非西周“驵琮”,四角纹样更非“驵纹”,而是良渚玉器的第一纹样“小眼北斗猪神”。

十节到十九节的高大良渚玉琮,也全都采用第三纹样模式——

▲复制小眼北斗猪神:顶级高度良渚玉琮6例

上图6例十节以上的高大良渚玉琮,无一例外采用第三纹样模式。

第1例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10节,高22.2厘米。

第2例收藏于首都博物馆,15节,高38.2厘米。

第3例出土于安徽肥东县张集乡刘岗村,15节,高39.9厘米。

第4例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7节,高47.2厘米。

第5例收藏于大英博物馆,19节,高49.5厘米。

第6例出土于浙江余杭瑶山7号墓,19节,高49.7厘米。这是目前发现的最高良渚玉琮,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达半米的良渚玉琮,是良渚文化顶峰时期登峰造极的不朽杰作,琢玉技艺空前绝后,此后四千年从未超越。

高大良渚玉琮的每节空间极小,四角无法容纳大眼北斗猪神,只能容纳小眼北斗猪神。因其极其细微,常被错误视为几何纹样。然而最最细微的小眼北斗猪神,仍然精准表现了猪面的根本特征:两个猪眼,两个鼻孔(合为一个猪鼻)。眼鼻四孔的倒梯形,对应斗魁四星的倒梯形。

以上三大纹样模式,覆盖一切良渚玉琮,无一例外。良渚古国对于良渚玉器的标准化管理,体现了国家制度的高度成熟和高度文明。比秦国武器的标准化管理早三千年,远远领先于全球其他民族。

或问:良渚玉琮的第一纹样,为什么不是良渚至高神“北极天帝”,而是良渚次高神“北斗猪神”?

因为“北极玉帝”对应的帝星,居于天心不动,难以表现天象运行。“北斗猪神”对应的北斗七星,围绕帝星旋转,所以北斗斗柄具有“指时”功能,北斗猪神具有“主时”神格,此即《大戴礼记·易本命》、《淮南子·时则训》等书所言“时主豕”。

良渚玉琮的北斗猪神,从不刻在四面正中,永远刻在四角,是因为中国古人把四角称为“四维”。所以四角刻有北斗猪神的一切良渚玉琮,无不表达《淮南子·天文训》所言: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5.乾隆倒置良渚玉琮题诗的谜底

走兽之中,只有猪的两个鼻孔朝前。由于猪面眼鼻四孔的倒梯形,天然对应斗魁四星的倒梯形,因此良渚先民不仅把北斗之神拟形为猪,而且用良渚玉琮的倒梯形,拟形北斗斗魁的倒梯形。

良渚文化消亡以后,后人不再明白良渚玉琮的倒梯形是北斗斗魁的拟形,以为正梯形才是重心稳定的正确摆放方式。也不再明白良渚玉琮四角的神像是北斗猪神,或者视为“驵纹”,或者视为几何纹样。于是乾隆皇帝倒置清宫旧藏的良渚玉琮,题诗其上。

▲恢复正置:乾隆题诗的良渚玉琮

乾隆倒置的良渚玉琮,只要恢复正置,即可一眼看出:乾隆题诗的良渚四节玉琮,像大量良渚四节玉琮一样采用第一纹样模式,完全照搬琮王四角的纹样及其结构。

现在的尴尬是,如何陈列乾隆题诗的良渚玉琮:正置则乾隆诗倒,倒置则良渚人笑。

良渚玉器的“北斗猪神”纹样多于“北极玉帝”(良渚神徽)纹样,第一原因是天文原因,即北斗斗柄具有“指时”功能,北斗猪神具有“主时”神格。第二原因是人文原因,即良渚酋长作为“天帝之子”,不能对应“北极天帝”,只能对应“北斗猪神”。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