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读襄阳古城,兼谈文化问题

 秋天的海 2018-02-21
 本帖最后由 洛襄游子 于 2018-2-12 10:41 编辑

      襄阳,之所以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中老年人可能受《三国演义》(或电视剧)影响大,虽然我们常说120回有30回与襄阳有关,但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与当时魏蜀吴的中心有关的更多,我们不说而已。青年人受《射雕英雄传》影响更大,从小大大,只要喜欢金庸武侠,襄阳的大名就如雷贯耳。上班之余,在北门附近闲逛,深感襄阳城的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最能蕴育精神、吸引游客的东西还挖掘不深。以下,以图明示之:

     大北门现状,有门额,无题款,确实是败笔,即便原来的文物找不到,也可以请现今名家就襄阳特质进行题咏,若干年后,也是胜迹。大同就是这么做的。每个城楼城门上都是当今最有名的书家作品。

     大北门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招牌,多少年还是用水泥粘在城墙上,先不说属不属于破坏文物,我相信这块水泥牌子再粘五十年,还是这么难看,能不能找块青石好好刻一下,每年填点金粉,显示出我们对文化的尊重。而襄阳对它也太低调了,全国文保,从文化价值上讲,如果不存在了,和故宫消失的文化损失相当。看看外地是怎么为全国文保奉为至宝,重塑金身的。

    近来发现,城墙上取砖还有发生,请看图。

    大北门进去有一块水泥做的长幅,仍然是水泥一大块,推测曾经应该是刷过革命标语,现在啥也没有,能不能把金庸对襄阳说的那段“这是一座真正的城”名言,刻在这里呢?或者有其他的历史名篇《隆中对》、名赋《登楼赋》等刻上呢?不要这么直白显露出我们不重视文化可以吗?

      临汉门公园,名字尚可,但可惜之处也是少文化,军事文化、武侠文化能不能做点展示,然而没有,只有几个不知名的小树和草坪,毫无特色。唯一的雕塑,是王祥卧冰,出自二十四孝,但发生地并不止襄阳一家,百度可知。且不说真不真,就影响力而言,实在等而下之,设想一下,如果换成郭靖黄蓉,或者刘关张诸葛,都比这强一万倍。对面的两个玻璃房子,修得挺好,能不能改成个临汉书院呢?襄阳太缺少中小型的城市书房了,说到底,没有好书店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
   
     最后,说说北街吧。襄阳最有文化的一条街,冬日中午走在街上,有一种走在襄阳其它街道没有的放松和幸福。但从文化角度看,还是有所欠缺。不明白市建投为啥非要占着单家祠堂这个最有看点的景点,伍荣显的门联写得不错,旁边那几个大黑体的牌子实在不好看,你们不觉得吗?应该另辟办公佳地,早点把文物还给百姓,把文化还给襄阳。

     管家巷子,前一段炒得很热,目前除了点废墟,实在没有进展,但是我看巷子两边的装满防盗网筒子楼,如果不拆掉,怎么修,都会让人放松的,进度太慢了。汇文学校大门不错,但是也是招牌太杂,居然还有彩色打印横幅校名,十足的混搭。这也是襄阳太多文化的现状,底子不错,打扮不行。有感而发,不到之处,请多包涵。关键还要请有司振作起来,多多作为,你们付出努力,老百姓绝对看得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