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的诀别书因《见字如面》火了,你怎么看吴三桂这个人?

 潇潇雨ekg9m5f4 2018-02-22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一定记得《见字如面》里赵立新深情朗诵吴三桂写给父亲吴襄的诀别书,“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

封诀别书里,吴三桂大义凛然,“父亲你不能做忠臣,儿子又怎么能做孝子?儿子与父亲诀别,就从今天开始。父亲没有早日谋取破贼之计,现在就算逆贼把父亲放在油锅旁,威胁利诱我,儿子也不会多看一眼。”

《见字如面》里赵立新深情朗诵吴三桂诀别书

有人说,正是这封诀别书,成为《见字如面》停播的导火索,因为它颠覆了吴三桂固有形象,有为吴三桂平反洗白之嫌。确实,近年来对吴三桂的历史评价已悄然变化,从最初献关降清的投机者和卖国者,正变成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志士……

1、吴三桂首鼠两端,是十足投机者

明朝灭亡的头一年,吴三桂就暗暗联系已降清的舅舅祖大寿,为万一有变时寻找后路。此时的吴三桂已怀有二心,首鼠两端,两边押宝。在第一次北京勤王时行军缓慢,避免与清兵大战后结仇。

第二次北京勤王,面对兵临北京城的李自成、崇祯三道手谕,吴三桂率大明最强军队——关宁铁骑,3天走了不到200公里。为何?因为吴三桂患上“选择困难症”,继续脚踏两只船。但是他没想到大明亡的这么快,于是只好开始新一轮投机。

永远没等来关宁铁骑的崇祯

2、李自成、多尔衮间再次两边投机

明亡后,吴三桂与李自成联络表示归顺。又暗通多尔衮,筹划搞南北朝。据《明季北略》记述,吴三桂正是此时写了这封诀别书。当时,吴三桂听说刘宗敏捉住并拷打父亲吴襄,霸占了陈圆圆,而李自成让牛金星假托吴襄之名,又送来了一份劝降信。

吴三桂看信后大怒:“我吴三桂堂堂丈夫,岂肯降此逆贼?受万世唾骂,忠孝不能两全……“就斩了来使。“三桂遂往乞师。大清主许之”,吴三桂向大清借兵,多尔衮同意了。随后吴三桂攻破山海关,向李自成发出檄文,给父亲写了诀别书。

李自成收到吴三桂书信和前方反馈后,斩杀了吴襄和家族百十余口。为'秦淮八艳'之一的梨园名妓,吴三桂牺牲父亲和吴氏族人百十口的性命,当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段历史让热衷洗白吴三桂的人如获至宝,但为了一个女人有必要做如下的事吗?

吴三桂献关降清

3、献关降清,充当多尔衮急先锋

吴三桂激战李自成,初战不利下求救多尔衮。随后李自成惨败,有明一代清八骑无法踏入半步的山海关,关门大开,清军入主中原。此后吴三桂为向新主子表忠心,积极剿杀李自成,还攻取西南各省。可以说哪里有大明的反抗,哪里就有吴三桂的杀戮。

在剿杀南明的战役中,吴三桂更是充当了急先锋,追兵至缅甸,重创南明军队,迫使缅王把永历帝和家人交出。1662年4月15日,永历帝和其子朱慈煊被吴三桂弦杀于昆明。吴三桂向多尔衮交出的这个投名状,沾满了鲜血。

吴三桂向多尔衮交出的投名状沾满鲜血

4、后人评价:因为一个女人忠孝两失

《明季北略》对此有清醒认识:“以一妇人而忠孝两失矣。”让大清兵不血刃夺取大明的江山,吴三桂因为一个女人宁肯不忠、不孝。至于吴三桂老年起兵,声称'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只不过是为了私利再次演戏而已。

如果不是清朝要撤藩,吴三桂会下令部属'蓄发,易衣冠'吗?逍遥于云南30多年,如果不是无法如愿“永镇云南”,吴三桂会向清朝发布檄文'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吗?说到底,吴三桂就是十足的明朝罪人、清朝反贼。

因为一个女人忠孝两失

有人疑问:吴三桂起兵若能成功,历史将如何描述他的经历并为其洗白?其实,作为一个无军事战略思想、无民族大局观、贪图个人享乐和不忠不孝之人,吴三桂起兵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历史没有假设,即使假设,也不会是吴三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