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肾阳虚,川穹10,当归15,麦冬30,合欢皮15,酸枣仁15,茯神12,制何首乌10,龙牡30,五味子10,石菖蒲12,胆南星10,龟板12,桂肉15,鸡内金12,白术10,半夏10,砂仁10,厚朴10,全虫10,地龙10,威灵仙10
妈妈的咳嗽方子,
炒牛蒡子12,桔梗12,白前15,陈皮15,紫苑12,炙百部6,甘草9,黄芩30,玄参15,白术15,党参15,川贝母6,茯苓12,荆芥6,元胡10,白及15,桂枝9,杏仁12,
白前,功效:降气化痰,止咳。
作用:咳嗽痰多,气喘。该品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 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
在一些宣肺止咳的药会出现啊。。例如强力枇杷露、枇杷止咳颗粒、橘红痰咳颗粒、止咳胶囊,其组成成分都含有白前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有助于发汗,帮助发烧患者尽快退烧。睡觉前煎服一剂荆芥,发一阵汗,睡觉过后会感觉浑身轻快很多。
镇痰、祛痰。荆芥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荆芥再配上白矾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减轻咳嗽症状。
怯风、凉血。荆芥微温不烈,药性缓和,能很好的去除风寒症状。
对妇女来说,荆芥的止血作用能有效的缓解妇女产后血晕。
荆芥有辛散作用,常与薄荷通用,可以治疗麻疹透发不畅。
紫苑,别名:山白菜
【性味归经】苦、甘,微温。归肺经。
【功能】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主治】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成分】含有表无羁萜醇、紫苑皂甙、紫苑酮、槲皮素等。
【药理】1、祛痰镇咳作用 2、抗菌作用 3、抗癌作用。
用途:紫苑是秋季观赏花卉。多用于布置花境,花地及庭院。根可人药,有温肺下气,祛痰止咳和利尿的作用。
百部:百部味甘,骨蒸劳瘵,杀疳蛔虫,久嗽功大。
用量:内服灸百部,一钱至二钱。外用生百部,适量。
译注:百部味甘苦,性微温。有润肺止咳、杀虫的作用,善治阴虚骨蒸烦热的肺劳咳嗽。虽然也可治小儿形瘦腹大、消化不良、疳积蛔虫病,但比较起来,还是治久嗽的功效好。
本品对外感风寒的咳嗽,有镇咳祛痰的效果。外用又可治皮肤疥癣,并有杀灭诸虱的作用。
【应用】
1.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本品甘润苦降,微温不燥,功专润肺止咳,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嗽,皆可用之。可单用或配伍应用。治风寒咳嗽,配荆芥、桔梗、紫菀等,如止嗽散(《医学心悟》);久咳不已,气阴两虚者,则配黄芪、沙参、麦冬等,如百部汤(《本草汇言》);治肺痨咳嗽,阴虚者,常配沙参、麦冬、川贝母等。
2.蛲虫、阴道滴虫,头虱及疥癣等。本品有杀虫灭虱之功,以治蛲虫病为多用,以本品浓煎,睡前保留灌肠;治阴道滴虫,可单用,或配蛇床子、苦参等煎汤坐浴外洗,治头虱、体虱及疥癣,可制成2O%乙醇液,或5O%水煎剂外搽。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外用适量。久咳虚嗽宜蜜炙用。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酒黄芩:
取黄芩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该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略带焦斑,中心部分有的呈棕色。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临床应用】
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 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此外,该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玄参的功效和作用
玄参功能主治:治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1.清热凉血 本品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同用,如清营汤。2.养阴生津 本品质润多液,能清热邪而滋阴液,用于热病伤津的口燥咽干、大便燥结、消渴等病证。3.泻火解毒 用于热毒炽盛的各种热证,取其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治疗发热、咽肿、目赤、疮疖、脱疽等。4.软坚散结 本品味咸能软坚而消散郁结,治疗痰火热结所致的肿结包块,处方如消瘰丸。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不良反应和注意:1.玄参毒性极低,未见有中毒,过敏报道,是一味使用安全的中药。2.本品寒性大,临床应用玄参需注意顾护阳气。但肿瘤病人病程日久,体质多虚,特别是晚期病人已元气大伤,单用玄参则属不当。苦寒伤正,抗邪无力,病邪益甚。此时应加温补之药,制其寒性,扶持正气。
白术。
生白术: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心灵鸡汤 00:26:3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23/09/343913_103743837.shtml
曾医生好 推荐养生美文一篇
我老师田教授今年要做全国健康巡回讲座
要配合田老师做疑难病患者统计
田学主 汉族,1948年4月生,湖南常德人,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任西安沣登南路干休所卫生所所长,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会员,中国足底按摩协会会员,中国名医疑难病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西安市劳动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评委(按摩专业),高级按摩师。主要业绩:集中医、西医、气功、点穴、针灸、按摩、刮疹于一身,主要研究中西医结合、经络穴位给药、内服外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近视眼、对眼、斜眼、青光眼。早中期白内障、急性尿路感染、遗尿、尿、肾结石,颈。腰、腿痛等多种疑难杂症。特别是治疗气管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数万人次,有效率达90%以上,被人们称为“哮喘的克星”;《陕西日报》、《榆林报》、榆林电视台等先后作了专题报导。多次出席全国、全军及省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多次获“优秀论文奖”,受到吕炳奎等专家教授的好评。与朋友合作编写了《田氏脊椎疗法》、《气功经络入门》正式出版发行。事迹被《科学中国人》、忡国专家人才》及《国际名人录》录入。目前正在结合临床推广普及脊椎疗法,反复观察总结止咳平喘散I号和H号治疗气管炎、哮喘的疗效。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
川贝母与浙贝母功用异同,
共性
性味归经:苦,寒凉 归肺心经
功用:
1.化痰止咳:治热痰咳嗽等。
2 .清热散结:治痰热郁结之病证。 如瘰疬、痈肿、肺痈等。
川贝,1.苦寒性较小,清热力不足,但味甘质润,功偏润肺止咳,多用治肺燥咳嗽,虚劳久咳。
2.清热解郁散结力不及浙贝,多用治体虚痰结者。
浙贝,1.苦寒性较大,
清热力较强,功偏清肺化痰,多用治痰热郁肺或风热咳嗽,痰黄而稠等。
2.清热开郁散结力较强,常用治痰火凝结之瘰疬、瘿瘤、肺痈、乳痈、皮肤痈肿等。
家庭用途:
1.川贝冰糖炖雪梨 川贝末3克,雪莉1个,冰糖适量,炖1个小时,吃梨喝汤
功效:清热润肺止咳
主治:肺热咳嗽、燥热咳嗽。痰黄或痰少难咳,咽干舌燥。特别适合秋天口干舌燥干咳。
2.川贝冬花北杏汤。川贝3克打碎,款冬花10克,北杏仁6克,加瘦肉炖服。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久咳、燥咳。寒热不明显咳嗽时间久可以。
3.浙贝猫爪草橄榄汤。浙贝10克,猫爪草30,青橄榄6枚,炖瘦肉。
功效:化痰散结
主治:痰气互结引起的慢性咽炎,甲状腺结节,咽中有痰难咳。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 肝肾阴亏者慎服
《本草纲目》认为土茯苓能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
元胡的功效和元胡的作用
元胡 功效 作用 功能主治 月经不调 理气
元胡的功效和元胡的作用
元胡治心腹腰膝诸痛,崩中,产后血晕,月经不调,癥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元胡的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1《医学启源》记录:元胡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2《开宝本草》记录:元胡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
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
3《雷公炮炙论》记录:元胡治心痛欲死。
4《纲目》记录:元胡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5《日华子本草》记录:元胡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癥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
白及。含白及胶质,即白及甘露聚糖,可供药用,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也可供作糊料。白及属共有6种,均产于东亚。活血化瘀药。【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桂枝
性味辛温,有散寒解表的作用
常配合麻黄治疗无汗的风寒感冒,有助麻黄发汗解表的作用。配合白芍治疗有汗的风寒感冒,有调和营卫,解肌止汗的作用。桂枝还能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可配合当归、赤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治疗月经后错或经闭不潮以及行经腹痛、腹部症块等证;配合片姜黄、防风治疗因风寒阻络、气血不畅所致的肩臂疼痛;配合赤芍、红花、伸筋草等治疗骨节拘挛难伸、肢体疼痛等;合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当归、附片等,可治疗风、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四肢疼痛,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桂枝还有助心阳和温化水饮的效能。常配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苏子、桑皮、炙甘草,治疗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浮肿等;配瓜蒌、薤白、红花、五灵脂,治疗心阳不振而致的胸痹心痛。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常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但要注意辨证论治,不可用于有热证的病例。桂枝有横通肢节的特点,能引诸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又为上肢病的引经药。
用量一般为一至三钱。特殊情况下也可用到五钱至一两。
杏仁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
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得火良。恶黄耆、黄芩、葛根。畏蓑草。"
瓜萎皮,别名:栝楼壳、瓜壳,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栝楼的皮。苦、寒。归肺、胃经。
1.理气除胀:用于胸腹胀满,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乌药,橘皮,枳壳等同用。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曾普华
2.化痰通痹:用于胸痹,结胸等,常与薤白,半夏,桂枝等同用。
3.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具有清肺化痰止咳之效,可与贝母,天花粉,桔梗等同用。
石膏滑石粥功效:清心开窍。来自《百病饮食自疗》。适用于温病热馅心包、身体灼热、神昏谵语、手足阙冷等症。听说滑石粉、石膏、苏打都可以紧肤,不知道那个效果更好,能不能特别介绍一下滑石粉。滑石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怎么服用能发挥功效?石膏粉具有清热凉血作用.又可紧肤用四百未以上的上乘精粉可用于美容
滑石的功效和滑石的作用, 功能主治 水泻 淋病 皮肤湿烂
滑石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陈素毒性为中枢抑制,表现为思睡,流涎等。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但是治疗剂量的茵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作用:茵陈蒿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甘草的功效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藿香,【功用主治】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佩兰,【功能主治】
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
荷叶
功能主治
清暑利湿,升发滑阳,止血。治暑湿泄泻、眩晕,水气浮肿,雷头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产后血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