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日在山里住

 昵称7662727 2018-02-22

张晓风说:“人不到山里去,不到水里去,那真是活得冤枉。”
她常常一身轻装踏入山林,在云雾缭绕中痴痴地看。
每次从山林回来,心情都格外欢快,自然的美摄人心魂,从未让她失望。
那日朋友相邀,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下来。适逢春分,多日回南天的阴沉潮湿让我已苦不堪言,我们的目的地是河源的高明寺,计划了三天的行程。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正如苏轼所说:“江山本无主,闲者是主人。”

此篇也非游记,一些碎片化的记录而已。


   【群山环绕中的高明古寺】


我在最高的山顶上,对着庙宇、庄严的佛像、烟雾缭绕的天空,虔诚的许了一个愿,求上天保佑我……以后都过猪一样的生活。

——世间真正静好的事,是无事。


   【寺前的金鼎】


 “我知道做一个诚实的人不容易,但依旧愿意面对这样的自己。”

“春寒里染病的人,凭楼远望时,或许还揣着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古人心。”
“夜宿古寺。楼里的灯整晚亮着,起了雾,一切都幽静清寂。”


   【夜宿古寺】


已是四更梦初醒,东风续又停,

月倦云漫袅烟青,枝影扰清梦。

不再寂静。钟声、僧尼们早课时的诵经声、有风吹过树林,半明半暗的晨曦,像时间的深海,虚盈一室,人闭上眼,便似置身浮沉。早安!


   【斋堂里的早饭】


在高明寺,见到不少女性修行人。年纪轻轻就出家,有的已经五十多了。终日经书木鱼,夜夜青灯古佛。那日在大殿,听她们诵经,她不看人,只合眼诵经。她们身上有一种非凡的美,使我驻足令我想靠近。那是一种深沉的静,肃穆而有力量,可以踏足水面而生莲花。


   【在佛堂诵经的女修行人】


离开时见到半副楹联:不去不来心头有愿月已圆。——怦然心动,一个人修行了青涩、成长、伤害、挫折、绝望、喜悦、得失、生离、死别……最后修的是慈悲吧。在它面前痴坐,悟着前世今生与刹那光阴。无论经历过什么,仍心存善念,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回馈。


返程。带回经书数卷。偶尔翻翻应是不错。

忽而觉得,宗教是隐形的枷锁,世俗更是物质的牢狱。在俗世中信仰宗教就是带着枷锁困在牢狱之中。
没有什么是有意义的,除非你能去赋予它特殊的意义。我到底是愚昧浅俗之人,缺乏慧根。


  【经书数卷】


游荡在荒野古刹、僻壤小镇,挤在塑料棚下,排队领取斋饭,与信众们磕长头,诵经许愿时,觉得去特么的敏煮自由,去特么的繁华锦绣,人就应该贫穷清苦、无欲无求的度过一生。我能对自己的命运完全负责就行了,不要想着为别人的命运负责,更别想着为什么天下苍生负责,你负不起的啊!

等回到城市,陷入人流和车流,到处都是时髦好看的人,有钱人都在享受生活,东西多的眼花缭乱,我喜欢的女装最近又上了好多新品,又忍不住满心欢喜,觉得还是应该多赚钱。打开朋友圈,里面的糟心事一桩都没少,若不去关注一下都感觉罪孽深重……就这样被裹挟着,身不由己,在软弱中,在挣扎中消磨余生……

“城市之风使人自由”,还是相信这句话的。想起木心博物馆门口印的一行诗,很喜欢:旧上海/上午时/我趴在屋顶上修理瓦片/间或直起身来环眺望都市的远景/人间真可爱/实在值得天使下凡历劫。



从山里回来已经三天了,但不知怎么的,总觉得满身有抚不掉的山之气息。行

坐之间,恍惚以为自己就是山上的一块石头,崖边的一棵树。见到人,再也想不出什么客套辞令,只是痴痴傻傻重复一句话:“你到山里头去过吗?” “那天你不能去看看,真是很可惜的。”

时间变得慢了

春天也来得晚了

风留在山里了

而你

也逃出心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