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大系列:在南美追寻黄金国和镀金人的德国雇佣军

 屠龙圣骑士 2018-02-22

▲南美黄金国


南美安第斯山脉东部地区的地理大发现充满了近乎荒诞的奇幻色彩,因为没有一个印第安人的神话、迷路士兵的臆想、海平线或地平线的海市蜃楼不在欧洲冒险家眼前描绘出某个伟大国家的轮廓,以及某位统治着国家富有四海的印第安君王,一个金湖里沐浴的镀金人。历史上,曾有无数西班牙征服者和其他欧洲冒险家深入南美丛林和山脉,苦苦追寻黄金国和镀金人的蛛丝马迹。而且关于黄金国和镀金人的传说的魅力之大,不仅限于美洲和伊比利亚半岛,连欧洲腹地的德国银行家都牵涉其中。


1·黄金国和镀金人的神话


关于南美黄金国和镀金人的神话传说有很多个大同小异的版本,现在只说一个经典版本。相传,在南美洲中北部的有一个神奇的国家,被一位镀金人统治着。镀金人统治的国家拥有难以计数的黄金和绿宝石,就连乞丐用来讨水的杯子都是金子做的。每天早晨,国家的统治者镀金人把细小的金粒如同防晒霜一样仔细涂抹在自己身上。到了傍晚,金光闪闪的他又在圣湖中洗尽铅华,把金粒沉入圣湖湖底。


▲奇布查人的圣湖


这种故事在我们现代人耳中自然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却很有市场。其实,黄金国和镀金人的神话并非完全虚构的,它的现实基础是建立在南美奇布查人的宗教仪式上的。奇布查人是和印加人关系比较亲密的南美印第安人,他们的首府位于今天的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海拔高度约为2600米,距离奥里诺科河的主要支流梅塔河的上游不过20-30公里。奇布查人尤为信奉太阳神和水神,他们会把金砂和黄金器具作为贡品在祭祀仪式上“奉献”给神灵。奇布查人最重要的非流血祭祀仪式与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选举息息相关,祭司们把推选出来的幸运儿带到湖边,湖边有一个木筏等着他,木筏上装满了由黄金和绿宝石的贡品,四个印第安贵族穿着光彩夺目的服装站在筏子上。祭司们给幸运儿脱去衣服,给他全身涂上掺油的泥,然后从头到脚抹上黄金粉末,好让他看起来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此后,他四个印第安贵族一起坐上了木筏,筏子会载着他们来到湖中,新选出来的最高首领负责把贡品抛进水中。这种土豪才玩得起的高大上祭祀仪式也在战争或饥荒时期经常举行。


▲奇布查人的黄金天竺鼠制品


西班牙征服者早在16世纪30年代初就试图寻找过,但西班牙人除了在奥里诺科河下游发现了一个广阔的无人区外一无所获。黄金国和镀金人的传说则随着西班牙宝船飘扬过海,在欧洲不胫而走。一些德国银行家也被神话所吸引,他们向西班牙国王查理购买了相关地区的永久租借权,接着一支全部由德国人组成的雇佣军乘坐由4艘船组成的舰队来到美洲开始进行探险,这是德国人首次直接参与到地理大发现。


▲德国银行家


2·德国探险队在委内瑞拉


外国商业财团参与地理大发现在16世纪的欧洲非常常见,早在德国人之前,佛罗伦萨和米兰的银行家就以给予贷款的方式资助各式各样的冒险家到新大陆探险,并从中收取相应的份额。债台高筑的西班牙国王也就是德国皇帝查理五世求助于德国银行家,向他们出售新大陆的租借权以偿清他的贷款和获取新的资金。1527年,奥格斯堡的威廉和康斯坦茨的埃希根利中标,他们每年向查理五世支付10·15吨黄金,换取靠近加勒比海北部南美地区的永久租借权,除此之外,他们还获得了抓捕不服从命令的印第安人为奴的权利。


▲16世纪的德国雇佣军


德国银行家无比希望能在那个地区找到黄金国,这也是他们不惜巨额资金购买了该地区租界权的缘故,因为根据传说那里是黄金国最有可能的所在地。


1529年,德国银行家埃希根利亲自出马,率领300名德国雇佣军在委内瑞拉湾东岸的克罗堡登陆。埃希根利从克罗堡出发,开始进行讨伐性的进军,这次进军使他得到了一个不光彩的绰号:“最残暴的人”。他的探索是从对周围所有印第安村落进行沿路灭绝开始的,他严刑拷打印第安人,逼迫他们说出藏匿黄金和宝石的地点。他仅有权把那些“不服从命令的印第安人”抓捕为奴,但是他给他所能抓到的每个健康的印第安人都烙上了印,并标出价钱在克罗堡的港口码头上出售,而那些落入他手中的印第安小孩、病人、老头会被一律处死。


▲南美的捕奴运动持续到19世纪


埃希根利把委内瑞拉沿海破坏得惨不忍睹后,又把这种种族灭绝的暴行拓展到了西部的毗邻地区。他翻过西部环绕马开拉波低地的山岳,继续抢劫、放火、杀人、强奸、给印第安人背部烙印当作奴隶出售。埃希根利的残暴行径很快传遍各地,于是在他向西行走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村庄全部空无一人,印第安人在他来到前就逃走了。


这个禽兽般的德国征服者不得不折回东方,回到已经被他蹂躏过的地区。饥肠辘辘的印第安奴隶背着沉重的物品,在这条死亡线上成百上千的倒下去了,埃希根利手下的德国雇佣兵同样因为疾病和饥饿不断减员。为了寻找出产黄金和粮食的富饶地区,埃希根利东奔西跑来回折腾,在马拉开波湖和马格达莱纳河之间不停迂回。他企图沿着马格达莱纳河流域向上深入,据说在上游的山区有一座金城。在此次行程中,他发现了奥里诺科河和马格达莱纳河的分水岭——东科迪勒拉山系。他为了出其不意捕获新的印第安奴隶,竭力加快向前推进的速度,对奴隶挑夫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全然不顾。他赶路是如此紧迫,以致于不愿意把颈圈从因筋疲力倦而倒地的印第安奴隶身上解下来,只是简单地下令把他们的头砍掉。


▲埃希根利被砍头时会不会想起他的印第安脚夫


“最残暴的人”对这个地区的破坏整整持续了三年之久。远在欧洲的其他德国银行家收到了埃希根利送去的部分战利品和贩卖奴隶的款项,然而却没有给他们的合作伙伴一点像样的援助。德国雇佣军在漫无目的的各种冒险中损失掉了他们的大部分人。到了德国人横行霸道的第三年,猎人变成了猎物,埃希根利和他的士兵在距离克罗堡西南约600公里外的地方被愤怒的印第安武士包围,然后再东科迪勒拉山系的峡谷中被歼灭。“最残暴的人”的头颅被人割了下来,成为一位印第安酋长饮宴上的酒杯。


3·德国人在哥伦比亚


埃希根利消失的数年后,不死心的德国银行家又向南美派遣了一支新的探险队。这支探险队是由400名全副武装的德国雇佣兵组成,他们的领导者是小心谨慎的豪埃穆特,西班牙人叫他斯比罗。1535年,豪埃穆特从委内瑞拉的克罗堡出发,前去寻找镀金人和黄金国。


▲奥里诺科河


他带领着部队沿着奥里诺科河水系向南进发,到达了南美北部著名的大草原利亚诺斯草原,然后再转往西南方向。部队沿梅里达和东科迪勒拉山脉朝这个方向向前推进,他们渡过了大大小小向东奔流注入奥里诺科河主干河道的河流,穿过了荒无人烟的地区。部队行进的速度非常缓慢,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时时刻刻提防印第安人的袭击,德国人残暴的名声早已传入这个地区。士兵们忍受着雨水湿透全身的痛苦和难熬的炎热,他们从德国带来的漂亮衣物全部损坏殆尽,不得不用兽皮遮身。


豪埃穆特花了两年时间才到达奥里诺科河的最大一条支流——瓜维亚雷河的上游地区。然而,他们在那里又一次遭遇众多印第安人的袭击,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撤退返回。他们返回时又走了一年的时间,1538年回到克罗堡时部队人数已经大为减少,至少有80多个德国人被永远地埋葬在哥伦比亚的雨林深处。


3·找到黄金国和镀金人


成功是一个波浪递进式的过程,在经历了两次失败后,德国人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镀金人和黄金国——奇布查人定居区。在豪埃穆特在雨林中吃烤蜥蜴的时间里,第三支由尼古拉·费德曼指挥的200名德国雇佣军来到了克罗堡。1536年,费德曼所部起初沿着豪埃穆特部队所行进的路线前进,即穿过奥里诺科上游的利亚诺斯草原,翻越东科迪勒拉山脉,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奇布查人居住区——今天哥伦比亚境内的昆迪玛伽高原。


▲今天考古学家还在翻捡德国人刨过的古墓


奇布查人的庙宇里有很多珍贵的金银饰品和珠宝,在他们的古墓里这样的珍宝更多。德国人在这次远征中在西努河谷地移动相毗邻的山里发现一个庞大的古代奇布查人墓葬群,从这些古墓中挖出的珍贵宝石和金银制品数量多得惊人,以至于来到这里的德国人个个都变成衣衫褴褛的超级大富翁。兴奋的费德曼立即在这个地区修筑了要塞,以此作为基地,对该地区的东南方向进行了多次袭击,直到他们把周围的印第安人和古墓群抢光盗净为止,才携带财物转而来到了西科迪勒拉山系。


▲你们猜猜这个太阳神像有多重?


在费德曼策划的众多袭击中,一个葡萄牙籍的军官率领数十名战士跋涉了9个月发现了一条盛产黄金的大河——考卡河。在最开始的时候,军官和他的士兵们就获得了丰富的黄金,一部分是从河中淘出来的,另一部分是直接从沿河的印第安村落里抢到的。结果,这一次印第安人又一次联合起来把这样一支德国小部队撵走了。德国佬跑得非常快,尽管他们携带重物,每天还是前进20英里。


▲考卡河


4·为他人做嫁衣


逃回费德曼那里的德国人向他们的长官报告了黄金大河的消息,费德曼也不作迟疑立即下达了集结的命令。但就在这时,另外两支西班牙人的军队也从秘鲁和基多来到了这里。这些西班牙征服者对德国人的抗议不管不顾,因为他们知道查理五世不会处罚胜利者。就这样,三支军队在圣菲波哥大城外摆出了作战的阵型。


两支西班牙军队合计300人,德国人只剩下150人;西班牙人装备精良生气勃勃,德国人因为长途跋涉和零星不断的小规模战斗而疲惫不堪;西班牙人的战斗技艺更胜于德国人,他们当中不乏许多追随过科尔特斯、皮萨罗南征北战的老征服者。费德曼心知这样的战斗毫无胜利的可能,于是在接受一笔补偿金后,就把这个地区拱手让给了西班牙人。这个地区将在未来四个世纪成为世界最大的黄金产地,每年产出的黄金超过150万千克。


▲满载美洲财富的运宝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