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

 QIANSHI 2018-02-22

     纳米比亚日是纪念纳米比亚人民武装反抗南非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的日子。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首府温得和克,从十五世纪末期起,纳米比亚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德国的侵占。1890年完全沦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非当局以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为名,出兵将纳米比亚占领,并于1949年将其非法吞并。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

     几个世纪来,纳米比亚人民为反抗外国的侵略和奴役,曾进行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

     197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每年的8月26日为纳米比亚日,肯定纳米比亚人民有权使用任何斗争形式,包括武装斗争来争取自己民族的解放,同时动员国际社会声援纳米比亚人民。

     联合国对纳米比亚负有特殊责任。1946年至1967年联合国多次通过决议。要南非当局把纳米比亚交联合国托管。南非当局拒不执行。安理会也多次决议要南非结束对纳米比亚的非法占领。1978年安理会通过第435号决议,要求在联合国监督和控制下,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使纳米比亚早日独立。然而,南非当局对联合国各项决议置若罔闻,纳米比亚依然是非洲唯一尚未独立的国家。

     为支持和声援纳米比亚人民的正义斗争,邮电部发行《纳米比亚日》邮资封一枚。邮票图案是纳米比亚地图和红、蓝、绿三色组成的火炬,象征纳米比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熊熊烈火。封图是纳米比亚人民示威游行,愤怒抗议南非种族主义的非法占领。

设计者:黄里

纸质:布纹白纸

信封制式:西式梯形封舌

发行量:20万枚

售价:0.18元

       针对20万枚的发行量,该封在集邮界多年来一直都在争论有无“二次印刷”(第一次印刷为第一版『10万枚』、第二次印刷为第二版『10万枚』)之分。在此,请教各位行家里手、知晓内情人士,就此问题予以澄清。

      邮电部于1982年8月26日发行JF1《纳米比亚日》,距今已二十余年都还没有弄清问题,如再不做以深究,时间愈久恐愈难澄清。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

 

以下是转摘有争议文章:

JF.1《纳米比亚日》的研究

耿守忠 杨治梅

......

笔者对JF.1进行研究,重点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一、有无第一版、第二版之分。

 

     JF.1发行之后,国内有的集邮报刊上刊出研究文章,认为有第一版、第二版之分。主要依据是JF.1封左边游行队伍中,在妇女像的左肩处,绿色的背带高出肩部约0.8毫米;有的无此特征,则是后来经过了修改。据此,前者为第一版,后者为第二版。日本邮趣协会出版的《中国切手图鉴》(1949-1988)中,也将JF.1分为初版、再版两种,初版售价远高于再版售价5倍。但书中并未示意初版、再版之区别。我国出版的邮资封片目录中,也未言明有一、二版之分。

......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

     那么,JF.1到底有无第一版、第二版之分呢?笔者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没有。理由如下:(1)中国邮票总公司印发的《新邮导报》1982年21期上明确JF.1印量20万个。这与当时媒体传闻JF.1与JF.2均发行10万,后因供不应求,分别再加印10万,显然事实不符。而在其后1982年24期《新邮导报》中,JF.2《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公布其印量的确是10万。很显然,JF.1发行在前,JF.2发行在后,很有可能JF.2先印,印量10万;JF.1后印,印好即发行,直接印量20万。这可能是为什么《新邮导报》中,两种先后发行的JF,其公布印量不一样的原因所在。(2)暗记无区别。按惯例,如若有一版、二版之分,在暗记上应有所区别,如JF.2初版10万与再版10万在暗记上就有明显区别。JF.1如若也有初版、再版之分,理应在暗记上也有区别,但是没有暗记区别。(3)信封图案中妇女背带高出肩0.8毫米,不是版式区别,而是套色移位。这从笔者所拍显微摄影照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妇女背带之所以高出肩部,是因为黑版向左上方移位,绿版相对下移(其实它并未移动),致使绿背带在肩胛白地处露出这从妇女头部旁边的红旗上,也可以看出黑版(红旗周边的黑版)向左上方明显地移动。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

二、JF.1的暗记。

         JF.1上没有多处暗记。限于当时的条件,主要是在文字上设暗记。(1)在邮资图上面值“8分”的“8”字中,下半部“O”左上角内侧有一个突出的黑点。(2)在邮资封背面左下角“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中的“邮”字,耳旁中段断线;右下角志号“JF.1(1-1)1982”的字体笔画,都不规整,特别是“(1-1)”中后一个“1”字左下角与竖笔齐。(3)邮资封背面中英文纪念内容文字中,中文第二行“规定每年”中的“每”字,其“母”字上横笔断线;英文第一行“Na mibia Day”中的“N”左边竖线断线,“D”在右边弯处,有一镂空的反阴白点,等等。

 

三、JF.1的印刷变异。

        JF.1在印刷过程中,有没有变异品?有。笔者研究发现,最为有意思的变异品是“大头分”。即在邮资图面值“8分”中,在制版中产生变异,其中有一种“分”字第二笔上头内侧多出一点,呈“大头分”。在“大头分”中,最为珍罕的变异是“8分”中“8”字缺口。“大头分”是在制版中产生的变异,而“8”字缺口则是在印刷中产生的变异。这种“双料”变异的产生,极为偶然,很可能独一无二。制版变异在一个印刷全张中有一枚,这种变异在封的背面某个地方,也与众不同。

......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大头分加“8”字缺口

也谈JF1、JF2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徐铭强 

     山西《集邮报》2003年连载刊登了耿守忠、杨治梅先生的《JF邮资封研究》系列文章。在涉及JF1《纳米比亚日》、JF2《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的研究文章中,重点探讨了JF1的一、二版与JF1、JF2的印刷过程问题。两问题多年来一直未作深究,悬而待解,应算是JF1、JF2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耿、杨两专家在文中大致这样认为:1、原先国内有的集邮报刊上认为JF1有第一、二版之分(日本邮趣协会出版的《中国切手图鉴》也将JF1分为初版、原版),两者的差别仅是信封上妇女像左肩“肩带出肩”(约0.8MM)与“肩带贴肩”而已。通过显微摄影照片可以看出“肩带出肩”封实属套色移位,据此两位否定了其有一、二版之说。2、JF1、JF2的印刷过程。中国集邮总公司1982年第21期、24期《新邮导报》上公布的JF1、JF2原印量分别为20万、10万枚。由此耿、杨两位专家认为JF1发行在前,JF2在后,但很有可能JF2先印,印量为10万枚,JF1后印,印好即发行,直接印量为20万枚,正好与计划发行情况相符。

   文章拜读之后,很佩服耿、杨两位专家认真研究的态度,然据我了解的资料,觉得上者说法仍值得商榷,现分析如下:

    耿、杨两位专家认为JF1《纳米比亚日》封中的“肩带出肩”属套色移位,从具体形式上看情况是存在的,但能否以此来推翻以往的观点呢?笔者认为单靠某个体封的定位分析是不够的。要绝知此事,宜从JF1大量实物中寻找到相应的确凿证据方能下结论。记得本人在发现1995礼仪邮资封――敬师封的高头“敬”与平头“敬”两种印次区别时就是从原箱原包的大量实物中查证出来的,由此反观JF1所谓的“肩带出肩”封,如果在诸如原箱原包之类的大宗实物中,发现其封数量较少,那么它很有可能是在印刷过程中偶而产生的套色移位封,不属版式或印次上的差别,如果“肩带出肩”与“肩带贴肩”封捆扎互不相混、数量相近的话,那么这两种区别就不能简单视之为“套色移位”了。故耿、杨两位专家观点尽管言之有理,但JF1两次印刷的可能性还是无足够证据排除。至于JF2《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耿、杨两位专家文中认为确有原、再版之分,各印10万枚,不过从其提供的原、再版封上的区别来看,都是一些文字笔画上的添墨、缺墨及小修饰而已,不是整个邮资封设计格式上的位置移动或别的大变化,这些差异可用来区别不同的印次,不能作为区别版式的唯一的依据,在此建议文中所用的“原、再版”术语似乎应换为“印次”为好。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加贴火炬火花实寄

 

        JF1、JF2的印刷过程问题,福建郑启五先生曾在2000年撰写的《小面包驶向外文印刷厂》一文中以最早见证JF1、JF2印样的集邮者身份透露了一段史实。JF1、JF2的校对印样是在1992年夏他在北京外文印刷厂的排字车间同时见到的。郑先生因此怀疑JF1、JF2是北京外文印刷厂而不是北京邮票厂印刷?不过按常理分析还是北京邮票印刷厂的可能性大,事实上当时的北京邮票印刷厂的印制任务吃不饱,还时不时承揽社会上一些普通部门或单位普通信封的印制任务(如为黑龙江邮电管理局印制了带有“邮”字编号的普通信封,《哈尔滨集邮》杂志2003年4期笔者有专文介绍),北京外文印刷厂不可能也无资格去印刷这批邮资信封,那为什么JF1、JF2的印样会出现在北京外文印刷厂的车间呢?知情人讲北京只有外文印刷厂一家愿意承担信封上中英文对照的活(JF1、JF2封背均有中英文介绍文字),看来在JF1、JF2研究问题上还应引入一个“出样厂”的概念。既然JF1、JF2的校对印样同时在外文印刷厂出现过,那么两者的印刷就不太可能严格的分谁先谁后,耿、杨两位专家的观点主要是为迎合《新邮导报》上公布的印量而臆测的,事实上这个公布印量是不足为凭的,其公布的JF2的印量10万枚后来还不是又变成了20万枚,其次,从JF1、JF2的发行时间来看,实际发行时间是1982年8月26日与9月20日(JF2的发行计划时间还有9月1日之说),两者发行时间如此之短,任务紧迫,先印完JF2的10万枚,再印完JF1的20万枚,可能性很小。再者,从多年来邮票市场上反馈的JF销售信息来看,JF1、JF2的销售基本上都是成对的,很少有折开出售的,这就证明JF1、JF2很有可能是同步印刷、同步交货出厂,按发行日期发售的。总之,笔者认为,如没有更确凿的文件及资料进一步证实的话,目前由来已久的JF1、JF2先印10万枚,后印10万枚的说法仍站得住脚。以上观点纯属于个人一孔之见,基于共探邮识的目的,在此作抛砖引玉之举,以期广大邮政用品爱好者广而议之,以澄清JF1、JF2这两个焦点问题。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本埠挂号

        对于以上两个不同的观点,我比较赞同耿、杨两位专家的观点,原因如下:

        JF.1发行之后,国内有的集邮报刊上刊出研究文章,认为有第一版、第二版之分。主要依据是JF.1封左边游行队伍中,在妇女像的左肩处,绿色的背带高出肩部约0.8毫米;有的无此特征,则是后来经过了修改。据此,前者为第一版,后者为第二版。

       笔者查证手中JF1时,发现有肩带最高出肩1毫米者,也就是说不光有高出0.8毫米,还有更少者,多少不一,甚至肩带凹进。妇女背带之所以高出肩部,是因为黑版向下方移位,也有绿版相对上移(其实它并未移动),致使绿背带在肩胛白地处露出1毫米,上面红、黄旗重叠的下方,红色也没有向上方移动(绿色箭头处)。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绿色上移

 

        黑色向右下移动致使绿色肩带印刷在黑色肩上(扫描图上看不来,把封略微侧对光线就能看出),造成肩带凹肩。上面红、黄旗重叠的下方,红色略有向上方移动(绿色箭头处)。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黑色下移,绿色肩带进入黑色,

 

       如此来看所有发现这些印刷小变异既没有规则、也没有规律,根本不能说它就是一种版式,只能说是套色移位。从印刷角度来区分第一版、第二版之说,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还有新邮预报都是提前印刷提前发放,比邮品要早一步,JF2的新邮预报印量是10万枚,有第二次的可能。JF1的新邮预报已经预告其发行量是20万,再综合以上观点,故此推测JF1没有两次印刷之说。

      有件事要拐回头说一下:99年底,我通信拍卖拍到一枚JF1北京首日实寄封,收到此封后,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就是感觉不踏实,随把此封寄给天津杨耀增杨老,杨老看后也没有发现问题。但是,回信中有这样几句话,一直让我心存疑问“······还好东西不假(假如有问题退都来不及了),从纸质看,系首次所印(该封印过两次),图及刷色经高倍放大镜验看,我个人认为没问题。至于到达戳不清,只能说是美中不足,但两个戳都不假。今原封退还。以上仅为个人看法,最好再和别人研究一下。······2000年4月9日杨耀增”;

     杨老信中也提到该封印过两次,但是他提出了另一个新的内容“两次印刷,所用纸质不同”,迄今为止好没有谁对JF1的用纸有新的发现。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航空西藏寄香港

     这件事情当时我是一直没有放在心上,等到想要求证的时候,杨老却已仙逝。后来与贵阳郭老通信时专门请教了郭老,因为郭老手中无有实物,也没能解开此谜,至今还是如此。

     不论是“新邮导报”还是人民出版社的《邮资封片目录》等等,均未有“二次印刷”一说,我认为应以官方资料为准,纸质不同有待我们发现!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JF1在国外使用

     说到套色移位,它不光影响了封左配图,还影响到邮资图,已至于国内一大集邮报在通讯拍卖里出现了JF1《纳米比亚日》邮资图的火炬各色彩之间有“有黑线”和“无黑线”之品,后经笔者拍到才知是套印时略有移位都会出现的这类“假黑线”,由于套色移动位置不同,并且“假黑线”所出现的位置也不同。《纳米比亚日》邮资图的火炬各色彩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黑线”实乃各色套色移动而造成的“假黑线”。  

[转载]JF1《纳米比亚日》有无两次印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