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体哄抢,抢什么?缺什么?

 追梦一往无前 2018-02-23

 

 

827日,央视《新闻11》《集体哄抢,抢什么?缺什么?

例一:2015825日,山东荣乌高速一辆货车倾翻;

数十人在疯抢车上掉下的小鸡。

例二:2015310日,江苏徐州,在销毁伪劣假冒的商品;

又一大群人在哄抢即将销毁的伪劣假冒的东西。

例三:201516日,

湖南株洲某高速一辆货车后胎起火掉下许多核桃;

又一大群人在哄抢飞来横财,沾沾自喜。

例四:201414日,

在兰州满载橘子的货车发生侧翻;

近百名附近的村民在哄抢橘子;场面失控,民警拔枪制止。

例五:20131113日,

在合肥,几对即将踏入婚礼殿堂的情侣,

为了拍好婚纱照,买来几百只作背景的鸽子,放飞鸽子,放生鸽子;

事后,马上有不少人在追捕不太会飞的鸽子……

场景似乎温馨,但实属美学暴力,让人看不下去。

例六:201416日,

中原油田一条油管线爆裂,附近数十位村民蜂拥而至……

他们哄抢原油,场面混乱,影响管道维修,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聚焦发生在几天前河南的一件哄抢苹果的事。

2015823日上午六点半,

一辆满载20吨苹果的货车,侧翻在河南驻马店附近的一条高速公路;

闻讯赶来的大批村民前来哄抢,格外卖力。

货车车工小辛说:我还以为老百姓他们过来会帮忙,

没有想到他们过来……过来抢我的货!

这场哄抢持续六个小时;

村民一波一波赶来,面对记者的拍摄,他们也视而不见,忘乎所以;

面对车主的苦苦哀求,他们无动于衷,根本听不进去;

货车车工小辛说:我几万块钱的货都已经赔完了,

你们这样抢,有没有一点良心啊!给我留一条活路行不行?

记者发现,有的村民打包带走,送回去再回来,没有歇息;

有人开车来抢,好像入无人之地,搬运自家的东西。

记者问开车的:大爷,你这样合适不合适?

回答:这是好几家捡的,不是我自己的。

为了尽快控制局面,民警赶来制止。

一个大爷竟然跟两个民警抢东西。

民警:你懂法吗?你看人家哭了,人家也不容易!

迫不得已,两个民警强行将那个村民带离。

直到下午三点钟,民警把三名哄抢者控制。

但是,八万元的苹果,被抢得所剩无几。

小辛的同事:这些老乡……我心里面挺寒的!

 

哄抢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和镇、村干部协同处理;

到各村民家里调查,讲道理,要求退还抢得的东西。

于是,事情发生逆转,有的村民托人送来一点钱款,

以表示赔偿车主的一些损失。

最终,货车车主收到了二千多元货款;

但与八万元的货款相比,不值得一提。

从今年7月初至今,各种媒体报道 聚众哄抢事件,至少有13起。

 

就在河南抢苹果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

山东一辆禽类运货车倾翻,车上数万只小鸡掉落一地;

又一大群人前来哄抢小鸡……

826日,

陕西一地物流公司散落许多金灿灿的硫矿粉,

因外形看似像金粉,也被近百人低头弯腰捡拾,

造成当天道路拥堵六小时;

事实上,这些被抢的硫矿粉只有硫的成分,没有什么太大的经济价值。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去哄抢?

是因为:

没有法律意识,不知道哄抢是犯罪,不知道哄抢也会进监狱;

认为一些小小财物,不算什么东西,

不算违反法律,也达不到立案的底;

认为掉在地上的东西,它,天经地义;

认为法不罚众,跟着去,也许不会惩罚自己……

 

如果是运钞车翻了,敢不敢去?

大价钱的不敢,对于小价值的东西就无所顾忌;

这是一般人的心理。

从众心理的人存留于全国各地。

这和中国式过马路,没有什么差异;

中国也是一个AB面的国家;

许多现象都有正反例子。

 

再看二个例子。

201429日,

江苏省盐城市一夫妇不小心把刚从银行取出的二万元钱掉在地上,

一阵大风把人民币吹散一地;

旁边的十几个人帮忙把钱捡起,送到失主郑先生的手里;

一算,只差三百元人民币;失主满心欢喜。

也许是因为银行员工先把捡到的钱归还失主,

产生了示范效应,有指向意义。

 

201323日,在上海,在长宁区的-条马路上,

在农民工秦小亮从裤袋里散落出17600元人民币;

路人在哄抢;他跪央求:

不要捡,那是我爸打工的血汗钱,那是我们回家过年的钱……”

但是,众多人飞快地,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扬长而去。

当时,只有两位可敬的环卫工人,归还了700元钱;

加上自己捡起的3000元钱,还是一个小小的数字。

于是,小亮报警;警察介入;最后,还有11900元不知去了哪里?

居委会、当地派出所以及好心人已为小亮捐了14650元;

小亮将超出的部分1.76万元捐了出去。  

小亮将超出1.76万元的部分捐了出去。

 

哄抢抢到了什么?似乎抢到东西,抢到了利益;

其实,抢到的是心灵的丑陋,是恶行的开始,

是良心的动摇,是内心的不安,是自己的善良的贬值。

低头抢到了财物,抬头却把良心丢失。

如果换位思考,有良心发现,

还会那么卖力去抢?还会那样厚颜无耻?

小农意识,贪小便宜;面对摄像机,还无所顾忌。

即使全国人民知道了,也无所谓,反正不单单是自己。

没有自尊的人,又怎么会去尊重别人?

贪小便宜、目光短浅的人,一辈子成不了大器。

 

哄抢引申出去。

抢火柴,抢食盐,抢奶粉,

抢生宝宝,抢学位,抢工作,抢房源,

抢座位,抢红灯,抢过马路,抢购黄金,抢购马桶……

似乎多人抢的就是好东西,就是便宜;

似乎一生都在抢;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魅力

是因为中国人太多了吗?是因为中国人太穷了吗?

是抢习惯了,形成了从众心理。

改革开放前,差不多;

现在物资丰富了,富裕了,而就差许多,令人叹息。

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抢购股票;

一位大妈说:“如果大家都被套了,我也不在乎!

言下之意,如果是好东西,没有被抢到,那才是难受至极。

什么事都怕落在人之后,总要在人之前;

这种心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似乎是中国人的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数十年,中国人出了经济活力。

如果人人不管便宜贵贱,不管有用没用,不管三七二十一,

抢完再说;抢完之后,不知用来干嘛的!

这样的还有什么意义?

 

许多不能用缺德去描写形容;

但怎样使大家的德行显现出来呢?

专家分析指示:需要社会条件,需要有人带头,需要相互影响;

需要摆脱的心理。

知道也会不便宜,也会吃亏后,

就会慢慢消除的从众心理……

 

作者:追梦1979

20158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