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ql5.五期七律第五讲
2018-02-23 | 阅:  转:  |  分享 
  
五期七律第五讲



这一讲,我们讲律诗的连贯与独立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律诗起承转合的连贯性和独立性

一、连贯性。

我们大家来看一下杜甫的《登楼》这首作品。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首诗采用的布局方法是典型的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分别对应着首颌颈尾联。

大家注意,七律五律作品的大部分是这个布局。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层次分明,笔墨平均,更能体现律诗庄重典雅,严整工稳的特点。



1、起承之间的连贯性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然后,在“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逐步扩展开来。所以,起承之间在连贯性上,做得很到位。



2、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我们接着看承和转。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承,颌联,最后三个字是什么呢?是“变古今”。

我们注意一下“古今”,这个是个空间的概念,

表示距离远、空间巨大。

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





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然后说,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北极,象征大唐政权。“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





一个是颔联的句尾(变古今)

一个是颈联的句首(北极,大唐政权)。

这点,请大家特别的留意。具体说来,连贯的时候,不可以句尾接句尾,也不可以句首接句首,

一定是一尾一首。

更具体的讲,承转之间的连贯,就是在颔联的后三个字中与颈联的前二个字中,不得超出这个范围去完成连贯性。





3、转合之间的连贯性

我们现在接着看转与合之间的连贯性。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根据刚才讲的,尾首的连接。

这里,我们可以同样清楚的看到,前分句的尾“莫相侵”,其突出的,是一个“严”字。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



北极,象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

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尾联的前二字,是“可怜”。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

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



所不同的是,诗人生活的时代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大家看看是不是与前分句最后的“莫相侵”关联很紧密呢?

当然是的。

所以,我们看到,杜甫在转合之间的连贯性,依旧完美,没有任何瑕疵。他是严格按照格律中起承转合的要求来做的。









4、合起之间的连贯性

这个连贯性,就不如前三个连贯性,那么的明显。

通常,我们把这个连贯性,叫做“照应”。

我们具体看作品。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



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读者作联翩无穷的想象。

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

末联的“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首联的“此”字遥相呼应。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

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二、独立性。

刚才,我们欣赏到了杜甫的诗篇,欣赏了起承转合的连贯性。

现在,我们要说的是独立性。



1、起的独立性

花近高楼伤客心⑴,万方多难此登临

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

我们看起,首联说作者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

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

我们看到,整个起的两个分句,无论物或是隐藏的含义,与承转合,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一眼就可以看出,不同于其他三个部分。这,就是起的独立性。



2、承的独立性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从这一联中,我们看到,作者已经完全、彻底、干净的离开了起句的物,

走向了更为开阔、广阔的视野。

无论是“锦江春色”,或是“古今”“变”,就其义而言,已经与起句的四个景物,完全不是一码事。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读者作联翩无穷的想象。

区别非常明显,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把读者,带向更为远大的空间。

锦江、天地,浮云、古今、变,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犹如山上浮云,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构成了承句的独立性。这个独立性,谁都能够一眼看到,与起的区别,很清楚,犹如楚河汉界。



3、转的独立性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转联一个“转”字,已经清楚的说明了这个句子的要求。



转,是话题和意境上的转折、转移,自然不可停留在原来的地方。颈联为流水对,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



杜甫所阐述的,无论是“终不改”或是“莫相侵”,这位两句是说唐代政权是稳固的,不容篡改,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这个转从景语到了情语,其独立性与起与承的区别较大,就不必多罗嗦





4、合的独立性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

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荣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



聊为是指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这里代指此诗。《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整个合,同样区别明显。与前面的三个步骤相比较,其独立性一目了然。

无论怎么看相对于前三个部分而言,是完全的独立。





综上所述,杜甫,在连贯性和独立性方面,表现得都是一样的强大。作品的格律是非常的严谨。不愧为诗圣的称号。







要求大家平时阅读唐诗,就是要求大家在平时直接与唐朝的顶级高手们对话。需要说明的是:

“连贯性”与“独立性”,二者并不矛盾。不仅不矛盾,并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关系,是唇齿的关系,相互依赖。一定不要以为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和谐的统一体。



我们再来看一位高手的是怎么处理律诗的连贯与独立的: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他的布局方法也是采用的起承转合法,起承转合分别对应,且首尾联相互照应。



我们来看看他的连贯性,起承之间的连贯性。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

“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

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芙蓉与薜荔的描写。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



惊风密雨,全不顾人;乱飐斜侵,有加无已。此二句的独特感受与手链呢的沉痛、悲伤相吻合。这个起承之间在连贯性上,也是做得很到位的。

我们在来看看承转之间的连贯性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颔联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颔联由近景过渡到颈联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这两句是承上宕开,俯仰分视。









再来的转合之间的连贯性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转联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



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

最后我们来看合起之间的连贯性,我们上面说过的这种连贯性,叫做“首尾照应”。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而这里“百越文身地”遥接首句中的“大荒”相互照应,“音书滞一乡”呼应第二句的“愁思”,从地到人,从景到情,首尾密合,从不同角度一再渲染。

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的独立性。



起的独立性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城上,已经很高了,而且是城上高楼,站在城楼上向远处望,那真是与大荒相接、海天茫茫。在柳州实际上是看不到海的,离北海、海南都很远。那个时候的柳州不可能是像现在这么繁华,唐朝时候的柳州,几乎属于南蛮之地。柳宗元是遭贬被下放到柳州的,登上城楼,看到的是茫茫一片的荒地,由此想像是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整个起的两个分句,他的独立性在于作者原迁之后的悲痛、悲愤情绪和盘托出。

承的独立性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这是描写近景



转的独立性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转联的独立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细味这两句,因欲有所见而望远,又因视线被遮而增愁,复因愁思而生出江流似肠的联想,诗意步步作转,层层递进。







合的独立性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尾联的独立性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作业:以“夜半惊风梧叶落”入句,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献花(0)
+1
(本文系文冠厚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