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江山携手 2018-02-23
2011年8月2日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从襄阳火车站坐上去古隆中的公交车,准备先去广德寺。一路上下着雨,没招了,大不了雨中看看。刚过古隆中新修的大牌坊就下车,拾小路往西走就可以到广德寺,不过郁闷的是我坐到了襄樊学院北门去了,还得走回来。幸运的是下了车,雨就停了。广德寺始建于唐,初名云居寺,明代重修后改为现名,寺内除多宝塔外还有一些晚清建筑。多宝塔为金刚宝座式,砖石砌筑,建成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金刚宝座式塔是佛教将曼荼罗式的空间模型表现为具体的,具有象征性的建筑实体。形式上的主要特征是金刚座上四隅小塔和中央主塔并立,金刚座和五塔代表了神坛和五佛。中国古塔实例中,金刚宝座塔存世量很少,严格地定义就十来座,广义地定义也多不了几座。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我们能见到的早期形象是北朝至唐代的两座小石塔和一幅壁画,还有广惠寺塔(唐~金)和房山云居寺诸塔。广惠寺塔五塔共存的台基太低矮,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它是金刚宝座。而房山云居寺北塔及四小塔陆续建于唐辽时期,建造年代不一,无共有台基,四小塔抑或有被挪动的可能,比较合理的推断是:最终完成这种布局,多少受到了曼荼罗思想的影响。从唐辽至明初,金刚宝座似乎在汉地销声匿迹了,其中缘由难以捉摸。而其前由于实物材料过少,要获得清晰的流传发展脉络也是件难事。由于印度僧侣在明初奉金刚宝座之式来华,这种塔似乎才得以在汉地重新修建。其中最著名的是创建于永乐年间,成于成化九年(1473年)的真觉寺金刚宝座,中途中断了半个世纪。算是明代首创,但它建成以前,五台山圆照寺金刚宝座于宣德九年(1434年),昆明官渡妙湛寺金刚宝座于天顺二年(1458年,也有说是元代修建的)前后相继建成。直至清代又陆续建成了一些,整体造型也不落窠臼。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广德寺多宝塔座身八面,上部略有收分,立于低矮的台基之上;八棱均由砖砌成圆直柱,顶部各有一小螭首;东南西北四正面开石券门;八面中央均嵌有一方石刻佛像,并刻有舍造人姓名;南面佛龛之上有“多宝佛塔”塔额,其上有三个佛字;座身顶部叠涩出短檐。座身上五塔,中央主塔为喇嘛式塔,塔基须弥座,平面为亚字形,基座上的装饰看不清楚;塔肚子不是很瘦长;塔脖子底部四面均嵌有小型石刻佛像;相轮上施金属质的宝盖、宝珠,宝盖八角悬有风铎。四角小塔为六面三重檐的密檐式塔,塔基也是须弥座;塔身内侧嵌一佛龛;第二重檐下各面嵌小型佛像;塔顶攒尖,莲瓣饰宝珠收尾。塔门锁住不开放,内部构造不清楚,正对门的内壁也嵌有佛龛、佛像。整座塔仿木构十分简练,塔外壁除几方佛龛外少有雕饰,青砖颜色暗,显得很朴素。基座八面而非四面,塔顶五塔形制不一、宝座上的罩亭处于东侧而不在正南面,也是该塔的主要特点。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英华荆楚·襄阳】广德寺多宝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