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工分享计划”案例:因病失能老人心理减压历程

 山水灵泉有点甜 2018-02-23

杨慧   女,上海大学MSW毕业,上海市静安区社区服务协会团支部书记,从事社区一线项目实施运作管理已有2年时间,致力于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服务探索。先后获得协会优秀员工,静安区社会组织优秀党员志愿者称号。其实施开展的项目也获得静安区优秀项目案例及静安区十大青年公益创新项目等荣誉。

        “我是一个大重病患者,帕金森病让我几乎成为了一个“废人”,只能给我的家庭增加负担,夜里我时隔1时就要起夜,睡眠质量不好,我的妻子也因为长期照顾我,休息不足,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有天她晕倒在隔壁客厅里,我只听见咣当一声,连喊了几声,都无人应答,踉踉跄跄的往隔壁走,等我走到,发现妻子已经瘫倒在地,没有反应,家中只有我们两人,当时我既没有能力大声呼救,也没办法拿起电话拨打120(肌无力导致服务对象没有握力),那时,我特别恨自己,恨自己的无能,我连眼前人都帮不了... ...”

                                     ——座谈会表述记录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吴晖(化名)以下简称“W”、性别:男、年龄:71

W年轻时在酒店做管理工作,性格开朗,喜欢交友、读书,60岁时突发疾病,后确诊为帕金森病,前五年在药物的控制下,情况较好,近5年的时间逐年恶化,需长时间有人陪伴在身边,W自身陷入了较大的情绪压力与心理压力中,自我效能感低、情绪消极,妻子自己也有病,照顾丈夫让她不堪重负,两人社交中断,因吃药、住院家庭经济压力较大。

(二)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状况

育有一子,已结婚,但交往不密切,W一直希望自己能抱上孙子,但儿子是丁克家庭,平日以电话交流为主,往来较少。其次,W有一个姐姐,定居北京,一年之中有1-2次回上海探望的机会,照料的压力完全落在妻子身上。

2、社会交往

患病后,W无法参与社会交往活动,连走出家门都甚是困难,需要妻子长期陪伴于身边,导致妻子也中断了社会交往,两人长久居于家中,生理、心理状况较差。

3、身体状况

W为大重病患者,因患帕金森病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行动迟缓并伴有多种并发症,身体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疾病本身只能通过药物进行延缓,无法病愈。目前出现肌无力、一级视力障碍等问题,生活不能自理,不适合长时间行走,只适合坐、躺。

4、心理状况

W目前已经产生一种“自我无用感”的心理,认为是自己的疾病拖累了妻子,成为家庭的包袱,甚至产生了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精神萎靡,心理压力较大,对生活没有期望。

5、经济状况

房子为早期单位分配,居住环境尚可,双方各有退休金,但仅能维持药物和日常开支。

二、问题分析

(一)身体状况造成个人与家庭的困扰。W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病情的恶化让妻子倍感压力;个人在面对家庭成员突发危机时无法救助,产生强烈的自责与内疚;两人的收入仅能药物与日常开销,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

(二)长时间忧虑而产生自杀意念。W近几年疾病的恶化导致行动不便、视力下降、肌体无力、睡眠较差,甚至还产生多种病发症,长时间感到悲伤和毫无希望,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自己的存在就是家庭的负担,因此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的意念。

(三)家庭支持较弱,脱离社会交往。W与子女及亲朋的关系疏离,缺乏子女的关怀与朋辈群体的支持,社会角色丧失导致社会隔绝,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丧失。

(四)优势评估。W现在因视力障碍等限制,无心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以往热衷读书,关心国家大事、社会新闻,在交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认为W思维、逻辑较为清晰;其次,W在日常生活中与妻子相互依靠,妻子性格较为开朗,对压力调节较好,与外界隔绝后妻子成为W较大的精神与心理支持;W生活的社区精神、文化娱乐氛围较好,民风淳朴,可增加社区志愿者与邻里支持。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增加服务对象及照料者对疾病相关的健康与护理技巧的了解,链接医疗资源,提供照护便利;

2、了解其自杀意念产生的原因,帮助其舒缓不良情绪,加强其家庭角色意识,提升自我效能感;协助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增加与同辈群体与社会交往,达到心理减压。

(二)服务策略

1、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进行干预,发掘服务对象突破点,结合其自身优势,进行情绪舒缓;

2、运用人生回顾疗法,和服务对象一同回忆以往的经历,开展叙事治疗,让服务对象吐露心声,发泄不满,减轻心理负担;

3、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工具性与情感性支持,引导服务对象提升自我效能感,重塑社会关系,增加社会交往,调适自我状态。

四、介入过程

(一)安抚情绪,接纳服务形式,初步建立关系

       社工入户前通过前期的基本调查与座谈,了解到W的现状,目前其情绪状态与心理状态较差,初次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工作员注重非理性情绪调适。社工对即将开展的个案工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W表示乐于接纳,在初次交谈的过程中W表露出对以往发生事件的无奈(妻子突然晕倒却没有办法施救),心中对此事耿耿于怀,感觉自己没有用了,只有走了,才能让家庭得到释放!妻子则在一边反问道:你走了,我怎么办?... ...社工认识到:此时W已经因为长时间患病陷入自责、无用的状态下,缺少了自己对家庭角色的认知,对于妻子来说他是重要的依靠、生活中相知相伴的亲人,对于子女来说他是家庭的一员,因此社工帮助W重塑家庭角色,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减少非理性情绪,妻子也赞同W作为家庭重要一员的认知,希望丈夫从那件事中走出来。

         其次,社工在初次访谈中还简单了解了W在以往生活中的经历,目前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共同约定了个案服务的目标与时间。初次会谈得到了W的认可与接纳。

(二)放松训练,以兴趣为导向,舒缓情绪压力

      根据面谈了解到W早期生活中热爱读书,关心国家大事及社会新闻,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性格开朗、交友广泛,疾病后W几乎变了一个人,因为视力原因家中的书柜落了厚厚一层灰,每天的生活不是面对昏暗的房子,就是在深深的自责中,妻子虽有心劝说,但有心无力,又要时刻照顾W起居,还要操心家中日常事务,实在无力陪伴他继续读书、看报,分散消极情绪。社工从关注W的兴趣爱好入手,7次入户前都会收集近期的国家大事或社会热点新闻与W一起分享,没曾想这一举动得到了W积极回应,W称社工是“读报小能手”,有时还会一起探讨之前看过的书籍,W在分享自己的感受时深刻、简洁,这样的时刻不曾感到这是一个生患大重病的人!这种放松式的入户是W喜欢的,使关系的建立更加密切,情绪压力得到一定释放。

       妻子表示:“W慢慢的不在像以前那样敏感、低沉,语句中也不会时常透露着死亡,现在W每个月都会期盼社工的到来,尤其在社工来的那一天感觉精力最好。”

(三)健康指导,链接医疗讯息,提供照护便利

        社工在开展个案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服务对象W的个人需要与变化,针对大重病患者还有一部分压力是在照料者身上,W的妻子是个知书达理、体贴、思想又能与时俱进的女人,从这一方面说这是W的优势资源,在丈夫长达10年的患病过程中,关心、照料、陪伴,甚至自己生病都无法就医住院,只因“他身边不能缺人”,现在W的状况更加不好了,各种疾病的药物堆满了一个橱柜,走几步就跌倒,起夜的频率完全让人无法睡一个好觉,白天也别谈补觉,照料压力巨大。

        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在社区开展关于健康知识、照料技巧等方面的宣讲,有专门的医务学者传达照料技巧与健康与营养常识,社工了解到这样的专业讲座,W及妻子都无法参加,于是,定期将讲座中主要内容传达给服务对象,希望为其带去便利。与此同时,社工在开展服务过程中进行了资源的链接,搜集利于W现状的医疗讯息,比如人工智能健康仪器,患者携带后它可以连通子女或亲友的手机,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和人工预警,如果出现健康隐患或跌倒就可以通过此仪器进行预警,子女或亲友得到讯息后即可采取措施;其次针对W疾病状况,社工还提供了家庭护理医疗器材讯息,供W及妻子了解,提供照顾便利。

(四)获得工具性与情感性支持,增加社会交往

        工具性支持指的是服务对象得到的任何外来援助,诸如经济上的支持、帮忙做家务或者跑跑腿。患病后,W工具性支持较弱,朋辈群体社交中断,身体条件限制无法外出,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

      情感性支持比较个人化,指的是涉及同家人或密友的接触以及他们给予服务对象的支持,情感性支持可以缓解孤独、疾病带来的痛苦,保持与他人的联系。W的情感支持仅来源于妻子,来源单一。

       分析了W以上的弱势,结合其所在的家庭、社区,提供社会交往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社区优势资源为W进行志愿者关爱结对,志愿者定期上门,可以提供日常照料、代买药物、陪同就医、聊天谈心等服务内容,帮助W建立与社区的交流,W的日常情况可通过志愿者进行反馈;工作员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到W认可与信任,在遇到难题时会主动求助工作员;教W的妻子使用智能手机(微信聊天等),重新建立朋辈群体关系,朋辈群体给予的关怀增加。

五、评估

(一)过程性评估

       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注重对服务对象非理性情绪的分析,运用其兴趣特点、照顾支持、社会交往等内容,在8次个案中逐渐调整其生理、心理压力,服务对象从自我怀疑否定,到接纳、信任工作人员,一同努力减少非理性情绪,增加正能量,服务对象目前与社区保持联系,朋辈群体关系在重塑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照料者压力。

(二)总结性评估

        在个案服务中,社工运用了平等、尊重、接纳的专业理念,以助人自助、案主自决的工作原则,与服务对象及家庭建立良好专业关系,在个案服务中是引导者、支持者、陪伴者,同时与初期服务目标相对比,8次服务结束后,健康指导、减少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增加社会交往的目标已达成。

        在个案满意度调查中,服务对象表示自己乐于分享自己的经历,认为社工能了解到主要的困扰,积极找寻解决办法,给予很大安慰,在个案服务过程中表达自己的需要。

六、结案

       此次个案服务一共有8次, 2015月 3日   —2015月11日历时8个月,顺利完成个案服务从接案到结案的过程,工作人员提前告知结案时间,让服务对象有心理准备,在结案前工作员同服务对象一起对个案服务进行了过程回顾,稳定并进一步增加服务对象已经获得的成就。结案并不是意味着服务对象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但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认为初定的目标已经达到。

      个案服务的过程是工作人员自我成长的过程,是专业理念与社会实践的良好统一,个案的顺利结案离不开服务对象家庭的认可、社区志愿者的支持、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个案服务的开展要切入要点、准备把握需求,建立彼此信任关系,只要用心服务,就能开出芬芳的花朵。

长按指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