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坛的“七星石”为什么会有八块?

 大东村人 2018-02-23

我有靠谱回答

1个回答

七星石位于天坛七十二长廊东南的场地中,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块巨石。在它们的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共是八块石。可是为什么明明是“七星石”却有八块石头呢,其实,七星石是明嘉靖年间的镇石,迄今已470余年。据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想寻找一个祭天场所,一天夜里,他梦见天门打开,北斗七星落于此地,于是就在此修建了天坛。到了明嘉靖九年,有一道士说天坛这里太空旷,不利于皇位和皇寿,就按照北斗七星的传说设置七石镇在这里。

而对于七星石为什么是八块这个问题,其中一种解释是说,这第八块石头是满族人入关以后加上去的。满人认为七块石头代表中原的七座大山,然后就把象征东北长白山、满族人自己老家的石头给带来了,加到这里代表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但也有人说,七星石其实在明代的时候就有第八块了,并非清朝人后加的。

古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发现在它勺子的位置有两颗星,这两颗星连接起来的延长线,延长五六倍后就可以看到北极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像水舀子一样的物体。我们还可以看到北斗七星上边的一颗小星,这颗星叫“辅星”,比较暗,现在的天文学里管它叫“大熊座八十号星”。中国古人看它离开阳星不远,于是就把它叫做“辅”。因此当初在设计七星石的时候,就搁了八块。这说明古人对天象的观测非常准确,这样一颗晦暗的辅星,古人都没落下,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深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