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前童古镇追寻陈逸飞镜头里的清幽古韵

 红翡綠翠 2018-02-23


风掠过,看那青砖墨瓦上瑟瑟摇曳的野草枯藤,耳畔仿佛传来远古的声息……


古镇的夜是真正寂静的夜,只有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和幽幽潜行的流水声,那是古镇特有的深沉寂寥之旷远意境。


前童古镇,江南山水间的静谧清幽古韵。


著名画家陈逸飞就曾这样评价他心目中的前童:古镇随处皆可入画,尤其是这里的“静”,能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


陈逸飞读懂了前童清幽的静,这里也成了他的电影《理发师》的绝唱之地。


《理发师》中,前童古镇占了50%以上的镜头。眼下古镇上还有一个逸飞影院,游客可在里面免费观看《理发师》这部电影,重温画家心中前童的那份静美。


前童古镇位于浙江省宁海县西南,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前童北依《徐霞客游记》中的开篇地梁皇山;白溪、梁皇溪双溪汇流至村内;塔山、鹿山两山对峙于村外;山环水绕、古木掩映,是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


白日,云淡风轻,和煦阳光下的前童似一位藏在闺中的娟秀女子,不张扬,像是深宅里走出来的大家闺秀。


小桥流水遍庭户,卵巷古院藏艺文,前童古镇以其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保存完整而闻名遐迩。浓郁古风的民宅、书院、祠堂各具风姿;老街、亭台、牌坊交相辉映,前童是浙东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极具儒家文化古韵的村落,素有“浙东丽江”的美誉。


村后的大片油菜花即将盛放,片片的金色衬着粉墙黛瓦;老屋斑驳的墙面似饱蘸沧桑的黑白水墨,曾经沧海的古镇如今显得淡定清雅。


月明亮、水潺潺、转朱阁、低绮户、青瓦墙、木雕梁……岁月悠悠,前童仍是旧时模样;三两知己、一盏清茶、一段老戏、一栋老房……在淫雨霏霏的初春,在前童古镇,就着诗意山水、静听前尘往事、且听松涛风吟。



诗意山峦



到前童,最好先去登鹿山顶,在那儿可俯瞰古镇全貌。极目远眺,连绵的明清古建筑尽收眼底。



鹿山不高,因形似卧鹿而得名,当地人视其为吉祥神山。



与鹿山遥遥相对的塔山,虽然至今山中古塔无存,但两峰相峙,泽被前童。淳朴的前童人给这两座山起了文绉绉的雅号:鹿阜斜辉和塔峰晓日。前童古镇,也就在这两座诗意的山峦间洋洋洒洒地铺陈开来。



在前童北部,还有座神秘峻秀的梁皇山。梁皇山山色宜人、流水不绝、瀑潭棋布、古迹众多。那儿不仅有“仙人塔” “隐字石” “方竹和紫竹同栽一山” “小村36姓”四绝,还是《徐霞客游记》中的第一宿营地。




八卦布局



前童古镇的街径由卵石铺就,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古巷狭小、老宅密集,身处其中犹如走迷宫一般。



建镇初期,前童的先辈就秉持“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古镇建筑做通盘考虑,合理布局规划,要求建筑物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村落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建设。



按八卦风水原理,古镇的先辈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潺潺溪水挨户环绕,家家可在门前溪中洗菜净衣;户户小桥流水、卵石坦途。




古宅集萃



前童的古宅密集,精巧的跃鱼马头墙和脊塑墙花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马头墙是古代江南富户官宅威势的象征,墙尖塑着冲天而起的跃鱼和飞龙,寓含“鲤鱼跳龙门”之意。



古镇以童氏宗祠为中心展开布局。童氏宗祠建于明代,正厅内最具特色的便是32根圆柱,似一副中国象棋棋盘,寓意深刻,象征着童氏族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宗祠内迄今还保留有众多的宗谱、寿屏、圣旨、对联、祖像、古籍……无不反映了前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的忠孝精神。



古镇上的职思其居则建于清嘉庆年间,为清代举人之子的宅第,这里曾出过三位秀才。庭院为仿徽式四合院结构,与北方四合院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天井。前童人称天井为“道地”,比喻“讲道理的地方”。

 


如今改成客栈的好义堂,又称戒烟所,建于民国。当年宅主乐善好施曾办戒烟所,出钱供饭收养染上鸦片毒瘾的百姓来此戒毒。



建于清初的泽思居又称宰相府,其原来主人官居一品。整栋房子“无梁不雕、无雕不精”,号称 “江南第一雕花大楼”。




TIPS



交通:

上海到前童古镇自驾路线:

沪杭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绕城-甬台温高速至宁海南出口下-34省道-抵达前童古镇景区




(撰写自:网络综合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