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战鼓擂,阳光越来越明媚!但很多人却易在这个明媚的季节里感冒、发烧、咳嗽……这是为什么呢? 翻开《黄帝内经》,老祖宗说, “风者,百病之长也”。春季正好是多风的季节,虽说春风得意须尽欢,但由于春季,气血藏于肝中,阳气尚未到达周身,而气温却逐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由低潮开始复苏,汗孔开泄,血管扩张,春风(有时为寒潮)吹来,带来冷暖、干湿、阴晴和气压高低的变化,人体生理机能常常会调整不及,容易诱发疾病。 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感冒、哮喘、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风、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口角炎、肩周炎、风湿病、精神病和头痛发作,以及桃花癣、风疹块、过敏性鼻炎和红眼病等多种皮肤疾病。 1、咳嗽 蕊蕊自开春以来便没停过咳嗽,原本按她的个性,是会硬生生拖到自然好的,但马上要找工作,总不能在面试的时候,让面试官喊暂停,容我咳嗽几分钟吧! 怎么将这个咳嗽快一点治好呢? 这就要先辨证分析这个咳嗽属于哪类了,一般来说,可将咳嗽分为风热、风寒两型。 风寒咳嗽,主要症状为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有流清涕,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还可伴恶寒发热。 改善办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此时可让中成药参苏丸上场,参苏丸是以 党参 75g 紫苏叶75g 葛根 75g 前胡75g 茯苓75g 半夏 (制)75g 陈皮 50g 枳壳 (炒)50g桔梗50g 甘草50g 木香 50g 这十一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30g 、大枣3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再将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得到的。 本方中,党参可用于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的治疗。而紫苏叶具有发表、散寒、理气、止咳的功效,加上其它药材的配伍,整个药丸便具有了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的功效。 症状是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的可用。 而午时茶祛风解表,化温和中,是由苍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枳实、山楂、羌活、防风、神曲等制成的颗粒剂,其中,红茶所占份量最大,为960g,所以本品有茶叶香气。此外,麦芽(炒)、桔梗、厚朴、紫苏叶所占份量第二,为45g,其余均为30g。 红茶性温,消渴利尿。麦芽(炒)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等,桔梗有止咳祛痰、宣肺等作用,厚朴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 配以运脾药苍术、理气药陈皮等多味药材,各展所能,午时茶便具有了对外感风寒,头痛咳嗽,全身酸痛,内伤饮食,呕恶腹泻,晕船晕车,水土不服等症的治疗能力。 风热咳嗽患者,一般咳嗽较剧,咽喉干燥疼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色黄,易汗出,常伴有头痛,流黄涕,口渴,身热等症状。 改善办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中成药有桑菊感冒片,本方源于清代名医吴鞠通的名方“桑菊饮”,成分为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 方中桑叶、菊花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薄荷油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多味药合用,清热解表,被后世医家称为“辛凉轻剂”。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症状。 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清肺,也用于风热感冒。组成有大青叶、连翘、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桔梗、白芷、甘草。毕竟都是治风热感冒,所以和桑菊感冒片中的部分药材有重合。 而另外加上的大青叶,和连翘一样,解表又清热解毒。荆芥为发汗,解热药,能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防风则用于祛风解表,头痛,体困。 各药配伍后,可治风热感冒而起的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 2、眩晕 咦,天花板怎么掉地上了? 房屋倾倒,地面也在波动! 身体稳不住了,眼前开始飘忽…… 坐过过山车的人肯定能明白,天旋地转是一种多么奇妙的体验。 不过,平地里走路天天跟坐过山车似的,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这种情况,病理上叫做眩晕,多见风阳或风痰上扰大脑两型。 风阳者临床常见眩晕,耳鸣,头胀痛,目赤,目胀,口苦,失眠多梦,面红,急躁易怒,可用平肝息风法治疗。 中成药全天麻胶囊,其中的主药天麻,润而不燥,质润多液,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故全天麻胶囊具有平肝、息风的功效。用于肝风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 风痰上扰者可见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饮食不香,嗜睡,苔白腻。临床运用化痰息风等法,能获得明显改善。 可采用方源于《医学心悟》的半夏白术天麻汤 。 内启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红各3g,白术9g,甘草1.5g。 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可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本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为君药。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臣药。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为佐药。甘草协合诸药为使药。诸药相配伍,便具有了燥湿化痰,平肝息风的功效。 3、感冒 感冒是春季的多发病,此时气温忽冷忽热,体质差的兰兰一不小心又感冒了,如果只是流流鼻涕鼻个塞还好,偏偏兰兰还觉得全身肌肉酸痛,以至于上个班都如坐针毡,无奈只好请假,想着吃什么药让病快速好起来,以免多请一天假多扣一天工资。 解决感冒问题,同样要先分清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 改善办法:祛风散寒。 一般选用荆防败毒散。它出自明代张时彻《摄生众妙方》,由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中草药组成。 本方中,荆芥为发汗,解热药,能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防风可用于祛风解表,与祛寒湿的羌活,祛风止痛、解表散寒的独活,止头痛的川芎配伍,可增强祛风除湿和止痛的功效。 加上其它药物的助攻,此方可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本方也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风热感冒可见身热较重,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咯黄痰,咽燥,咽喉红肿,鼻塞流黄涕,口干。 改善办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常选银翘散为主方。银翘散由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组成。 方中银花、连翘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 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二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甘草既可调和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 本方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以辛凉为主,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症状。 另外,春季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较一般感冒重,相当于西医说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广泛的流行性和传染性。应遵从中医温热病的原则,解表同时加以清热解毒之法,常用中药有大青叶、板蓝根、连翘等。 ![]() ![]() ![]() 长按关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