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
我们将站在归零的起点上,在空无的核心点上,感受内在和外在的一切皆空。它的实质却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梦想:解脱。
能达到我所描述的真正成年状态的人少之又少。这个世界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孩子意识和青春期意识。
父母更多象征着传统。守护传统文化的人们光天化日之下说一套做一套,虚伪的面目不堪一击,呼喊个性解放的人们长久以来行使着自由,却从未珍惜。
在一个躁动的受小我驱使的年轻文化中,成熟的成人意识实属罕见。
成年人的现实就是我们离开了原生家庭,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准备好去体验各种风雨,即便对未来一无所知毫无把握。
作为成年人,多年来那个通过与他人竞争和比较而日益清晰的“自我”,演化成了“本我”,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从而不再需要与他人对抗。
成年人都是严肃正经的,不苟言笑的,与轻松和天真绝缘。甚至他们要掩饰自己的情感,不能轻易显露出来。这不是真的,这完全是孩子对成人世界的设想。
人类整体的集体意识完全是孩子意识,并持续地停留在孩子意识的发展阶段。成人角色一直以来都是孩子意识的投射。
历史长河里,存在过少数几位个体,可以从这样的孩子意识中绝世独立,脱颖而出。他们在世时往往并不被世人接受,过着离群隐居的生活。
我现在的父母只是普通的人类,他们是会犯错的,是可以被批判的,我不再需要唯唯诺诺。我是否听取他们的建议,由我自己决定。
我们不再有权威的庇佑,庇佑只能来自于我们深信不疑的一个存在,它势必在我们之上,比我们更大。现在的我们,孤立无援了。
就像青少年一样,我们想要自由,然而自由降临时,我们又猝不及防。于是我们开始寻找替代性的团体和权威。
我们抵达了意识的第四阶段:成人意识。已经充分地认识并接受了自己的特质-独行者,并知道所有的答案在我们的内在。
现代意识的出现,假扮着成年人的模样,甚至比成年人显得更聪明,但它的内在是自己无力去承认的极度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一如青春期的孩子。
我们对深藏在我们内在的空虚感到恐惧,它可能意味着终结,意味着我们将一无所有。
只有当我们勇敢地进入我们的否定和空无中,对那些所有的“不是”说“是的”,清晰地明白自己一无所知,我们的意识才能抵达它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解脱意味着,在这世上孑然独立,纵有万千情结而不受制其中,让自己仅仅与生命本身交汇融合。
我们可以不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生命充满无限可能,我们如此自由!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们不得不接受,当我们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时,必定会被团体孤立。走上这条道路,我们便心生“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慨。
成年意识带来的代价,是亲密的归属感一去不复返,执着于那份归属感,执着于被他人理解的渴望,而这些孩子般的需求属于孩童,不属于成年人。 《让生命拥抱你》给我的震撼不亚于以前读过的任何一本,纠正了心理治疗关于童年和创伤的误区,作者威尔菲德·内勒斯博士。刘丰老师推荐此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