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文尔雅—宋代玉器

 来来永胜 2018-02-24


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登基称帝,因其发迹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宋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为东京(河南开封),并先后设陪都西京(河南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政权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在北方,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北宋遂亡。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初一,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继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代皇帝。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年)收复失地,置陇右都护府。建炎南渡之后,宋朝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

 

 

在手工业方面,官窑(河南开封)、钧窑(河南禹州)、汝窑(河南汝州)、定窑(河北曲阳)和哥窑(浙江龙泉),是北宋五大名窑。官窑的产品,土脉细润,体薄色青,略带粉红,浓淡不一;钧窑土脉细,釉具五色,有兔丝纹;汝窑则胭脂、朱砂兼备,色釉莹澈;定窑以白瓷著称,并能制红瓷,其产品十分精美;哥窑盛产青瓷,产品被誉为“千峰翠色”。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新平设官窑,所造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

在瓷器上雕画花纹是北宋时的新创,划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板印,还有锥花用锥尖凿成花纹,堆花用笔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在亚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证明瓷器是当时的重要输出品。时至今日,宋瓷已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品,而享誉海内外。


青玉镂空折枝花佩

青玉通体镂空一折枝阔叶八瓣花型,折纸花枝繁叶茂,琢磨精致。

宋的统一带来了文化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更加促进金石学的兴起,城市经济的繁荣,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徽宗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个出色的艺术家,爱好金石艺术,这对工艺美术的发展给予巨大的影响。

明高濂对“……宋工制玉,发古之巧,形后之拙,无奈宋人焉”的高度评价,实际上,巧就巧在他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意境,既注意了玉质方面,又接受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从而雕琢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

 
白玉龙纹带环

玉白色,通体镂雕海水云龙戏珠纹饰,周边饰连串的环珠。背部呈长方形圈环。

白玉镂空云龙带环

两件为一副,所雕云龙方向相反。白玉圆形,片状,镂雕云龙。龙为丹凤眼,上唇长而尖,发前冲,颈细长,四足,足四趾。

青白玉镂空双鹤衔芝佩

玉青白色,局部有浅褐色斑沁,通体镂雕加细密的阴刻线。

白玉镂空孔雀佩

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斑沁,体扁平半圆。通体镂空透雕,飞鸟口衔花枝,此佩深受宋代画院风格影响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

青玉镂空折枝花锁

玉料青色,略作椭圆形,器以镂空加线刻制成两朵折枝八瓣花。

白玉镂空樱桃佩

白玉,有赭色沁。镂雕折枝樱桃,枝上有叶数片,阴线雕叶脉,造型简练,雕琢圆润。


在材料上来说,宋代玉器除少量使用和田籽料以外,一般情况下,民间流散的玉器大多使用材质较差的且末料,这种且末料和籽料的差别大多从直观感觉上就能区分,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籽料和且末料的三大主要区别,一是两种材料的透度不同,二是两种材料的油润度不同,三是两种材料的密度和比重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差别,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对玉石材料的结构进行反复对比之后,我们才能逐渐掌握其中的要领。

 

白玉发冠

冠白玉雕琢,里微泛黄,四面各雕重叠莲花瓣。簪碧玉制作,质地温润纯净。

青白玉孔雀型钗

玉青白色,上部立雕一长颈展翅弯颈孔雀。

水晶孔雀

水晶质地晶莹,雌雄两支孔雀,均为四片水晶雕琢编缀而成。

青白玉环

玉环青白色有云母片杂质,体扁圆,质朴无纹。

青玉兽面纹卣

青灰色局部有黄褐色沁斑。扁圆,直颈,宽腹圆足,两侧饰方形龙耳,颈正背两面琢回纹凸脊,两边饰阴线龙纹,腹下部剔地兽面纹。

青玉兽耳云龙纹炉

玉青灰色,体圆,口外撇,圈足,镂雕龙首双耳,在满饰“工”字型纹地上,浮雕动感极强的升龙,下称水波纹,旁饰朵云纹。

白玉奎龙柄葵花式杯

玉质白色有赭色斑沁,仿制金银器碾琢。六瓣花口,阴刻颠倒山形纹,外壁镂雕一龙,腹底部饰莲花瓣纹一周。


   从宋代玉器的工艺技术特征方面看,宋代玉器已经在唐代磨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磨制技术程序,我们能够从一些宋代玉器的纹饰及工艺特征上认识到宋代治愈磨制的各种线条十分柔和流畅,没有了唐代玉器线条的锋利,线条也似乎明显地缺乏力度。宋代在继承唐代制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工艺技术处理程序,掌控设备工具和加工的水平提高了在加工中使用更加细腻的研磨沙浆,也逐渐克服了线条流畅度的不足,由于经过反复的研磨是线条的过渡,变得更加柔和,因而在直观上形成了宋代磨工比较软的工艺特征,通过这一简单的工艺技术分析,我们发现了宋代玉器,磨工较软的真正原因简单的说就是宋代制玉的工艺技术水平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改进,完善和提高从唐代到宋代制玉工艺技术水平的进步,也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玉器工艺技巧和精细程度方面,战国时期就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某些方面是后世可忘而不可及的,所以宋代玉器另辟蹊径,突破了历来人们注重精雕细刻的束缚,它以含蓄简练、生动活泼的美获得了成功,并与战国玉一样赢得了后人的崇尚。宋代玉器在继承了唐代的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当时的玉作、商铺主要是面向广大的消费人群是市民,从而使长期以来的帝王贵族用玉转向了市民用玉。

 

水晶笔山

水晶琢,晶莹剔透。

白玉兽钮印

钮兽俯卧,用简练的阴刻线饰口鼻耳,腹下镂空。

白玉童坠

青白色,表面赭色沁。圆雕一童子攀枝,上身赤膊背后有披风,双膝攀于长枝。

白玉鸭坠

玉质闪青色。圆雕,站立理羽状。弯颈张口,羽端呈锯齿状。尾尖上翘且卷,阴线条整齐划一。


水晶鱼

鱼白色透明 呈游动状,鱼尾上翘,端部稍向下弯曲,圆睁大眼,张口,栩栩如生,选料精良,做工考究。


青玉人物山子

玉呈青灰色,局部褐色斑沁。通体镂空,正背两面纹饰不同。正面雕松下高士,背面童子戏鹿,背部衬牡丹山石。

白玉镂空福禄寿图

白玉椭圆形,山石有龟,两旁有如意松竹上有云鹤,下有回首鹿纹。鹿鹤同春即六合同春,万物欣欣向荣。


一、宋代玉器更加注重的是玩,而相对理性的题材比较少,在这一时期的玉器比较善用于多种动植物纹结合在一起相互衬托的图案,这样的图案即可以显示出当时的人文的特征,又可以间接地显示出当时的文化和国力的特点。

二、顽皮的孩童形象进入玉器,充分反映了宋代玉器对生活内容题材的摄取和选用的广泛性,也是这一特点创造了宋代玉器的特殊性,不管是战国的玉立人,还是唐代的飞天的都没有想宋代玉童这样更加亲民的造型,也说明了宋玉的世俗化程度。

三、宋代玉器造型及画面不如唐代那样娇艳,又不像明清时期那样冗繁复杂。简单的纹饰,刻画出了当时宋朝重文人的一个特点。

四、镂空技术精湛娴熟,并以花鸟形态最多见。宋代镂空雕件一般分为单层和双层两种,单层多呈薄片状,伸展自如,双层透雕器物便更加丰满,景致深远,在构图方面,无论是对称和不对称,注重强调自由,洒脱清新。

五、仿古玉器的出现,是宋代玉器的一大特点,由于宋代创始,金石学文人学士对商周汉唐的文物研究之风,加之帝王的倡导各类研究考证图书的问世,以及宫廷和民间对古物收藏的追寻和偏好,仿古玉的产生和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宋代仿古玉器,是在古物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当时玉器创作的新风格,是对传统玉文化某种价值的提升,同时,其中必然渗透了食人树古怀旧的人文精神情怀。

 


 

1276年,忽必烈破南宋临安,宋朝亡国。但是宋室和广大的爱国军民始终没有投降,拼命抵抗。文天祥在陆地组织军民反抗元军侵犯,陆秀夫等人和宋室在海上漂泊,组成行朝。1279年,宋军和元军在崖山爆发决战,宋军大败,宋末帝和爱国军民纷纷投海自尽,宋朝彻底灭亡。部分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