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风电运维市场细分化趋势将日益明显

 renwei4477 2018-02-24

中国风电运维市场细分化趋势将日益明显

———访MAKE亚太区商业分析师黄静文

  目前,随着出质保期风机数量日渐增多,风电后市场的整体发展、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随之而来的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共享平台等技术已经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关注。

  那么,就整体运维策略而言,我国和欧美一些国家有着怎样的区别?风电后市场未来的趋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记者近日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丹麦风能咨询机构MAKE亚太区商业分析师黄静文。


不同国家在运维策略上的选择存在差异

  记者:在风电后市场运维方面,中国和欧美国家在运维策略上有着怎样的区别?

  黄静文:从运维策略的角度来说,大部分业主在制定运维策略时均考虑逐步降低对外部服务供应商的依赖,从服务外包逐渐向自主运维的方向转变(私营业主则倾向于整体外包给有经验的服务团队)。这其中有几个主要原因:开发商不愿意受制于外部服务提供商;具备充足的人力;质保期被延长至5年后,开发商有充足时间培养出自有运维团队;中国的运维服务提供商更集中于人力密集型服务环节,对核心技术的依赖程度较低,使得开发商能够迅速培养出自有运维团队。

  欧洲市场上主流的运维方式为整机商的全包服务,且时间较长(5~10年,甚至更久);美国与欧洲市场相比更加灵活,基本表现为由整机商承担高端运维业务,而第三方运维公司则承接常规运维业务或者某个部件的运维,专业化细分更为明显。


未来的后市场格局中可能会看到更多合作,而非单纯竞争

  记者:在你看来,未来中国风电后市场运维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黄静文:从趋势上来看,(中国风电后市场运维)随着开发商自主运维团队的逐渐成熟,释放到市场竞争中的低端运维环节体量或将越来越小,而整机商逐渐转包此部分业务而主攻高端运维市场,并积极做好风场优化业务的技术储备,后市场的细分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一点与美国市场有一定类似之处)。风场优化业务的方案越来越丰富,而一些方案也从前几年的试点向规模化发展。目前来看,叶片加装涡流发生器、发电机增功、延迟切出等风场提效方案的接受程度已经很高,也有一些业主正逐步接受偏航校正、变桨角度优化、尾流管理等方案,而对风机发电量提升效益最明显的叶片加长、塔筒高度增加等方案则更多被应用于整机商下一代机组的优化方案中。

  记者:目前风电整机制造商、风场业主以及第三方独立运维团队这“三国鼎立”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

  黄静文:其实“三足鼎立”并不能准确描述后市场的竞争态势(第三方的力量太弱,市场份额太小,不足以成为“第三足”)。后市场也和整机销售市场一样,经历了一轮市场的洗牌,在此过程中,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已经退出,未来仍然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公司在客户资源、成本控制以及专业度这三个因素中需要至少具备两个。

  未来的后市场格局中可能会看到更多合作,而非单纯的竞争。中国运维市场的竞争态势以及利润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将愈加明显,表现为高利润的运维环节主要集中在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整机商运维团队以及大中型ISP手中,门槛较低、竞争者众的低利润环节则出现红海,出现进一步的洗牌。


预测性运维是后市场重要发展方向

  记者:目前,“互联网+”的概念被行业频频提及,那么互联网的发展会对风电运维产生何种深刻影响?

  黄静文:“互联网+”的概念在风电运维中的影响更多会通过大数据平台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是风场运维从被动性检修向主动/预判性运维转变的必要手段与发展方向。基于大数据平台思维模式的风场管理系统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风场的可利用率,真正将风场内的资产,也就是风机、物资、人员等协同运营,实现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两方面的增长。另外,大数据风场管理平台的功能也正从描述性分析以及故障后诊断向故障预判(预后分析)方向发展。(来源:中国电力报)






英2016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近日,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发布了2016年新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生产总量中占比有所提高。具体数据如下:

  

表1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总量中占比


  英国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总量中的占比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22.8%增加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的25.1%,但较2015年第四季度26.8%的占比有所下降。去年的增长反映出装机容量的增加,尤其在光伏和海上及陆上风电领域。今年平均风速和降水与去年相比均较低。

  2016年第一季度英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量同比增长6.4%,由218亿千瓦时增长至232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2016年第一季度电力生产总量为925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958亿千瓦时)降低3.4%。电力生产总量的减少使得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总量中占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表2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英国生物能源电力生产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从70亿千瓦时增至83亿千瓦时,其中具体主要能源来自于植物类能源。

  2016年第一季度英国陆上风电发电量为6.4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1%,而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了10%,为51亿千瓦时。与海上风电相比,陆上风电更多的新增装机容量足够弥补第一季度的较低风速。

  由于装机容量的增加,2016年第一季度英国光伏发电量为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较上一季度发电量增长了5亿千瓦时。

  同一季度,水电发电量有同比1.8%的小幅增长,发电量为20亿千瓦时。去年十二月是近四年来降水最充沛的一个末月,有效缓解了2016年第一季度主要水电集水区平均降水量较低的状况。

  生物能源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中比重最大,占36%;陆上风电占比28%;海上风电占比22%;水电占比8.8%;光伏发电占比5.8%。

  

表3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英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31.2吉瓦,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2.4%。第一季度新增的0.7吉瓦装机容量中,一半以上来自于光伏发电。与去年同期相比,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21%(1.7吉瓦),为9.6吉瓦。

  陆上及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分别为7.6%(0.7吉瓦)和7.5%(0.4吉瓦)。多家陆上风电场开始运行,包括2016年第一季度投运的60兆瓦Moy风电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主要是由于Westermost Rough等多家风电场建设完工,2016年第一季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并没有新的增长。

  第一季度中,光伏发电取代了陆上风电成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占比最大的能源,两者占比分别为30.7%和30.2%。

  

表4 可再生能源电力负荷率


  受较低风速的影响,陆上风电负荷率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38.6%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31.7%,降低了6.9个百分点。而海上风电负荷率相对变化较小,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46.8%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46.1%,仅降低了0.7个百分点。

  2016年第一季度水电负荷率为53.3%,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该时期内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4%。而环比来看,虽然平均降水量减少了28%,2016年第一季度的水电负荷率依旧增长了6.2个百分点。

  生物能源发电负荷率在2016年第一季度为70.6%,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此次变化侧面反映出Drax发电厂三号机组完成生物质混燃发电的转型(从85%变为100%生物燃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