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〇〇二年底,张艺谋执导的武侠大片《英雄》上映,该片演员阵容强大,虽因“罗生门”似的故事情节并不流畅而遭到不少影迷诟病,但该片还是缔造了中国电影的全球票房神话。

无论是否喜欢此片的情节和逻辑,但没人能否定老谋子选择的那些外景地之优美,更没人能否定片子杰出的影像效果。其中张曼玉和章子怡两美女身着红衣在一片金黄树林中的打斗相当经典,那片外景地是内蒙古西北角的额济纳旗,黄树林就是金秋时节的胡杨林。

胡杨,又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是六千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的古老树种。它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十米深处吸收水分,其细胞还有特殊的功能,不受碱水的伤害。在第四纪早期起,胡杨逐渐演变成荒漠河岸林最主要的建群种。

据统计,世界上现存胡杨大部分生长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阿拉善盟等地,其中最美丽、最壮观的要属阿拉善盟所辖的额济纳旗胡杨林了。

胡杨的木质坚硬,耐水抗腐,历千年而不朽,楼兰、尼雅等沙漠故城的胡杨建材至今保存完好。人们称赞胡杨曰: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胡杨的确是神奇的树种。

额济纳旗地处内蒙古西北部,周围多是无人居住的沙漠区,距外蒙边境仅几十公里,是大漠中一片著名的绿洲。这里是西汉名为居延的边塞之东北部、是西夏屯兵重镇黑水城、也是元朝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及的“亦集乃”。额济纳在当地土尔扈特蒙古语称为“先祖之地”,也被国外一些历史研究专家称为最早匈奴的首都。

自古就有一条水道浅而宽的河流经过此地,古人以为水弱不胜舟楫,故称“弱水”;是的,正是贾宝玉所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弱水,如今它的名字是黑河。千百年来,这条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内陆季节性河流与其诸多分支,费力地滋养着这片大漠深处的土地,也成为额济纳胡杨林赖以顽强生长的生命之水。


沿着戈壁和沙漠间的315省道一路向北数百公里,就是额济纳旗政府所在的达来呼布镇。还有二十几公里到达镇子的时候,是个叫做八道桥的地方。这里还是沙漠地貌,但已经开始有连片的水洼,浅水和靠近水洼的沙地中出现稀稀拉拉的红柳和胡杨幼苗。


很难聚在一起的沙漠与水洼相互映衬,成了一道亮丽风景,而低矮丛生的红柳和小胡杨成了联系二者的纽带。额济纳的胡杨林几乎是沿着315省道分布的,这条省道在八道桥之后成为封闭景区的一部分,所有车辆沿着新修的道路绕行,转个大圈子才能进镇。每年十一长假前后的两三个星期,额济纳这个不到两万常住民的地方,会迎来十五万左右的游客,而且自驾游的比例相当高。

省道的最后二十公里只有这短短时间才封闭成为景区,额济纳也只有这短短的时间可以通过旅游赚钱。游客们来此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那绝美的胡杨林,但多数游客或许没有想到,这个美丽的地方竟然是沙尘暴的起源地。有人说:如果爱一个人,就带TA来秋天的额济纳;如果恨一个人,就带TA来春天的额济纳。国庆假期,是额济纳昙花一现般绝美的开始。
胡杨的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沟纹,而且枝干虬劲,树形千姿百态,秋天配上满树金黄的叶子,成为游人眼中的美景、摄影人心中的圣地。早晨和傍晚是拍摄胡杨林的最佳时间,并不是说要拍日出日落,而是捕捉柔和的早晚阳光散在胡杨金黄叶子上的质感。其他时间因为阳光太强而且角度太高,加上金黄树叶的反光,胡杨之美因而打了折扣。

成片成林的大场景、个体胡杨的千姿百态、水中的倒影等都是绝好的拍摄题材,进入秋天的胡杨林根本不用担心拍不到好片子,甚至闭着眼睛随便按动快门也都是美景。二道桥因为有小湖泊成为游客扎堆的地方,四道桥就是当年拍摄《英雄》的外景地,从一道桥到八道桥哪里最美,就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十一假期时候虽然游客较多,但景区也很大,所以还不算太拥挤。如果假期比较灵活,额济纳最好的秋色是在十月十日前后,而且游客数量也大幅减少,最美时刻的额济纳反而成了觅静探幽之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