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江山携手 2018-02-24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上)

 

光绪卅四年(1908

上任不久的长白知府设治总办张凤台到龙岗山登高览胜,他之所以来到辖区内的这座山,是因为听说自唐渤海国时期,此岭就被列为鸭绿府名山之首,尤其那龙岗余脉就象一条苍龙围拱着长白县城,造就了一座苍龙出山的绝景。心情颇佳的张知府在半山之上发现一座古塔,读过些诗书的他意识到这应为一古物,遂上前查看,并在后来纂写的《长白汇征录》中就记载道:“塔高五层,围八九丈……质粗而坚,掷地有声……沧海变迁,一柱高擎,如鲁灵光殿岿然独存,因以灵光命其塔云”。张知府的命名让这座古塔有了沿用至今的名字:灵光塔。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据清朝刘建封撰《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土人云,十数年前,潘姓见塔前有一石碑甚小,上勒篆文不能辨,后被韩人毁。查此塔建立已久。或云尉迟敬德所筑,或云薛仁贵所筑,或云刘仁轨所筑,碑记无存,未易考核,惟所称皆系唐人,其为唐塔无疑”。另据辽宁史学家考证,砖塔二至五层直棂窗口,其形状与西安唐代大雁塔相似。从用料、结构和塔形来看又与西安唐塔颇相似,应属于同一时代建筑。灵光塔之所在地又是当时渤海国疆域,加之文物工作者通过对此塔附近出土的、与灵光塔上砖的花纹一致的唐渤海时期的砖瓦相比对,现在学术界把这座塔定义为东北地区仅存不多的唐代古塔。《新唐书》之“渤海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东京龙原府,日本道也。南海(府),新罗道也。鸭绿(府),朝贡道也。长岭(府),营州道也。扶余(府),契丹道也”。昔日鸭绿府,即今日临江至长白沿线,或许是渤海国取道登州,直抵唐都长安城中间的唯一较近的古道,主要用以朝贡。当年渤海王子、使臣们,每赴长安城,应该都是从临江下水乘舟前往的。唐朝的使臣也是从长安—登州—辽东—临江—长白赴渤海国。为了表示渤海国对大唐的忠贞而建此塔,某种程度也算是个合理的推测。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当地传说,千年以前这里就有了这座宝塔,一到夜晚塔身便金光四射,使江边捕鱼的百姓和在原始森林挖参打猎的山民从不迷失方向,而且能满载而归。某日从外地来了两个不怀好意的人,假扮成收山货的小贩,趁着月黑风高,扒开塔身,盗走了镇塔的三尊金佛。然而,就在两个盗贼牵着两匹驮着金佛的白马,偷走并上了一条停在鸭绿江边的木船,得意忘形地顺流而下时,船行至江上一哨口,撞上了礁石,船毁人亡,两匹白马也被淹死了,金佛则不见了去向。从此,这段江面上白浪滚滚,其势如群群白马奔腾,人们把这段江面叫做白马哨。说也奇怪,凡是心地善良的人乘船过此,均平安无事,而那些做坏事的人经过,常常人亡船翻。失去了金佛的塔不仅夜晚不再放光,而且一条成了精的毒蛇钻进了塔心,时不时出来吃人害畜,当地居民人心惶惶。镇守长白山天池的小龙得知此事,腾云驾雾而来,擒拿塔心里的妖蛇,由于神力巨大,小龙带走妖蛇时也把塔尖带走了两层,于是灵光塔也就成了如今的五层塔。直到一九三六年,当地工匠将五口铁铸大锅扣串在一起做成塔刹,安放在了塔顶,灵光塔遂成就今日的模样。

 

二零零九年十月七日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口罩又起了个大早,问清去灵光塔的道路,开车离开酒店。长白县城很小,进山的路就在酒店后面的那条街上,转过一个弯就有座庙宇,依山而建,气势不算宏伟但看上去很精致的样子,赭墙黛顶与山的秋意配合的相当好。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沿着盘山路开十分钟,有一座不大的烈士陵园,资料里说是二十年前建的,长眠有七十九位为保卫长白而献身的烈士。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陵园前的一条绿树掩映的道路尽头就是五层方形的灵光塔,这座据说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塔其实只有十米多高,塔身由青砖砌成,四面砌有花纹砖,层层挑出密檐,有着玲珑和庄重的和谐美,不过塔身的青砖看上去很新,不似古物的样子,或许今年用不适当的方法重新修葺过吧。站在古塔旁向南望,可以看到长白县和对面朝鲜惠山市的市容,可惜晨雾有些大,无法排除清晰的照片来。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回到酒店才七点钟,准备同行的三家人都在餐厅吃早饭,小口罩和他的小伙伴如影随形,尽管昨晚疯闹小口罩误伤了小姑娘的鼻子。七点半准时出发,目标是从长白山南坡上天池。从县城到山门大约一百公里路,都是秋色很美的林间山路,落叶松的金黄色与白桦树的白与黑伴随车子的马达声奏响金秋的乐章。偶尔停下车在路边走走,脚下厚厚的松枝和落叶柔软得像羊毛织成的厚地毯。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一个多小时的疾驰之后,三部车终于停在长白南坡的山门。除了一百元钱的门票之外,还要每人付八十元的车费,因上山路段险峻陡峭,必须换乘景区的工作车,这里距天池还有四十分钟的上坡路。口罩看了下“桑拓”手表的海拔,山门处约一千三百米。小口罩现在的身高还属于免费的范畴,不过这小半年小家伙一下子蹿起来五厘米,估计免票待遇会在一年之内宣告终止。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长白山南坡是两年前才开发的一个景区,相比传统的北坡和西坡少了很多游人,但此段的风光更为原始,而且从南边看天池全天基本都是顺光。景区提供的是海狮面包车,从司机口中得知前天的确下了雪,导致昨天封山,今天的万里晴空无疑是个观天池的绝佳天气。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那山路的确很险,胳膊肘一样的急转弯连续不断,随着海拔不断增高,植被也从树木变成灌木,最后接近顶峰的地段就只是高山草甸了,想必春夏十分会是个百花争艳的好所在,但现在却是一片深秋的枯黄,显得有些萧瑟和凄凉。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这种带着很深凉意的感觉却在顶峰立即被一种雄浑和壮阔所代替,白的雪、黑的土、呼啸的风、嶙峋的山,还没看到天池就已经觉得不虚此行。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从山顶停车场到天池边还有数百米的土路,右边有一长条绳索,只有脚踝高度,偶尔有木牌树立,上书“禁止越境”。小口罩跑在前边,不小心被那绳索绊倒,一跤摔到绳子另一边,或者说,一跤跌进了朝鲜。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天池边有中国第四号界碑,恰好有边防武警巡逻至此,那新装备和新款军装看上去非常专业,很有大国风范。从界碑向前走几步,天池就像一块蓝色的宝玉呈现眼前。十年前口罩从北坡上天池是阴天,尽管看到了天池,却远不及今天的景象美丽。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史籍记载自十六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三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十六座山峰,其中七座在朝鲜境内,九座在我国境内。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说到天池就不得不说有关天池怪兽的传闻,有关部门在天池边建立了观测站,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并拍摄到珍贵资料,证实确有不明生物在水中游弋,但具体是何种生物,目前尚不明朗。据说北朝鲜近年在天池内放养了虹鳟鱼,原本没有生命存在迹象的虹鳟鱼吃什么?若有怪兽,会以虹鳟鱼为食吗?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没有路可以下到天池边上,只能望着几十米外的一湾神水尽情发挥想象,却总也找不到最合适的优美词句来形容她。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在天池边游玩近一个小时之后,乘坐景区游览车下山,顺路参观了另外几个景点。鸭绿江峡谷黝黑的断壁显得很神秘,对面就是对整个地球而言同样神秘的国度朝鲜。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某一次火山喷发的炙热带着火红的岩浆和滚烫的沙石覆盖了一片原始森林,树木在短时间内迅速碳化,人们修建南坡公路时偶然发现了长白茂密的植被下的土层里埋藏着的秘密。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三辆车在午后驶离长白山,在林间公路向北前往抚松方向。这段路路况不好,很多地段正在重新铺路,到达漫江镇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终于看到加油站的口罩松了一口气,从长白县城出发的时候有些早,城外的加油站还没开门,此时的余油最多能跑五十公里,怕是坚持不到抚松了。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很实惠地在漫江边防派出所对面解决了午餐,离开这个深山小镇的时候被武警很客气地盘查,想来是防范非法越境的朝鲜人进入内陆。到达抚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另两部车要去三角龙湾,口罩却要回到通化再去集安,小朋友们依依话别之后,他们继续北上,而口罩则转向西边,继续在长白山脉的林区公路上奔驰。

 

游走鸭绿江,直上长白山(下)

本打算越过通化直接去集安,无奈天黑得实在是早,还是不要在山区夜路上冒险吧,于是再次在通化市区住宿。临时决定的长白山之行耗时两天,行程八百多公里后回到原计划的轨迹,后面两天的主要目标是在吉南和辽东游历高句丽的遗址,顺便看看桓仁五女山遍山的红叶。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