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2017高考为何那么多高分学霸报三本独立学院?

 绿叶对根的深情 2018-02-24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情景:


如果头悬梁、锥刺股,付出了无数汗水,在高考中取得了令无数人羡慕不已的好成绩,本来可以去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名校,最终却上了一所三本独立学院,想一想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会不会让人崩溃?

可是这样的事例在2017年的浙江省却真没少发生,去年浙江普通类平行志愿第一段专业分数公布后,有几所独立学院的最低投档分居然闯入浙江省前100强。这些三本的独立学院竟然碾压了一众985、211高校。最夸张的是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最低投档分646,高于武汉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985名校。

学霸们争相报考这些独立学院,是这些学校的实力确实出类拔萃吗?当然不是,原因应该是出在了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的失误上,把独立学院和名牌大学划上了“=”号

原来,2017年浙江高考招生进行了改革,志愿填报方式从大家熟悉的“分批报”,改为“同一批次的专业平行投档”。就是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不再分段报考了,而是混在一起报考,而高校也不再分批招生,以前的三本独立学院和名牌大学可以同时招生了。

这样改革之后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有个学霸,填报志愿时,一上来就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填在了第一个志愿位置。在一些学霸们看来,招生计划上出现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不就是 浙江大学 吗?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不就是 同济大学 吗?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不就是 四川大学 吗?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不就是 东南大学 吗?

实际上考生们成天忙于备考,没有时间关注志愿填报中的一些特别细微的东西非常正常,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什么城市学院、浙江学院、锦城学院和我们经常听到的某某大学的会计学院、管理学院等并不是一回事,更不同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这种针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就因为它们之前冠上了名校的校名,被一些考生和家长误认为志愿上填报的这些独立学院的名字就是名校中的一个二级学院。

学霸们报志愿时出现的这种低级失误,让16年招生时理科生源位次还在8万名之后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在17年招生时,第一段分数线的招收位次跑到了5760名之前,多么惊人的反差啊!

为了上述这些令人痛心的高考“误报”不再出现在2018年高考中,请广大考生和家长要好好弄清楚独立学院和非独立二级学院的区别:

独立学院:是由公办大学提供一定资源,由社会团体或民营机构主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独立招生权、独立于公办大学的二级学院,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三本院校。

非独立二级学院:是指公办大学的校属二级学院(公办性质),学校对其有绝对的办学权和控制权,特征是这些二级学院只负责教学管理,不负责招生。

也有人认为导致这样的结果不单单是因为考生填报失误,而是因为考生心太高或者心太低。认为心太高的考生一味追求名校,前面的志愿填的过高,所以滑到了保底的三本院校上,这种说法也只能“呵呵”了,这得前后志愿中拉开多大的梯度才能造就这种“高分低就”呢?而心太低的说法,就更离谱,说对自己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希望,就随便在最后保底的志愿上填写了三本院校。试想最低投档分都646了,手握这样的分数还能不抱希望去随便填个三本保底?

所以,误报就是误报,就别给三本院校贴金了。

(其实高考改革真不该让这些三本院校与一流名校同场竞技,鱼龙混杂难免让人看走眼,它们招不到好的生源只能怪自己办学水平没有提上去,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十二年的付出,一朝不慎满盘皆输,是何等的悲剧啊?欢迎网友朋友们留言一起讨论、评论此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