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不出,八不归”,原来是这个意思,我们误解了好多年!

 恶猪王520 2018-02-25


 

春节已过,出行的人们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有一种说法也多起来了。


有人认为,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因此,初七不能出门,初八不能回家,更有人连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都算了进去。


也有人说是封建迷信,是旧社会留下的糟粕。


其实都不对。七不出,八不归,确实是老祖宗传下的教育人的话,但其正确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七不出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


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就是说,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


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无颜回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刻含义,切不可贴上封建的标签一棒打死,忘了老祖宗的教训。


千万别误解了“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真正意义。


所以,朋友们,您想哪天出门就哪天出门,想哪天回家就哪天回家!


回家,是最好的礼物。这句祖训也应当时刻谨记于心,激励我们去更积极努力地面对生活!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