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曰 || 重返三线寻亲友,再续情缘谢恩师​------拜访著名作家王蓬纪实

 秦岭之尖 2018-02-25

(一)怀念汉中老家,感恩良师益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作为文学爱好者的我,在陕西汉中012基地某军工企业工作,偶尔发表了一篇小说《报捷之前》。

于是,我有幸成为一名业余作者,参加了汉中群艺馆举办的文学创作讲座,先后聆听了陈忠实,王蓬,周竞,王寅明,韩起等老师的讲学和授课。

当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蓬和周竞老师,他们已成为我心中崇拜的偶像。我暗下决心,向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写小说,当作家。

周竞老师喜欢我的女儿,经常来家中给她讲王奶奶枕头的故事,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传说故事的好奇和兴趣。

最为难忘的是王蓬老师!

那时,他已成为当地一位声名鹊起的作家,他写的小说《银秀嫂》和《油菜花开的夜晚》,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精典之作。



时至今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在一个春天的上午,风和日丽。汉中群艺馆的文学创作讲座如期进行,我和五十多名来自基层的业余作者,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讲课。

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王蓬老师授课时,竟然讲到我的习作《莲花池边的足跡》,并以此为范本,深入浅出地进行认真剖析和评述。



首先,他赞赏该小说的情节构思有一定的创新意境,故事描写中较好地表达了人物的真实情感。随后,他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给予了诚挚而中肯的指教。

刹那间,让身为习作者的我,激动得心潮荡漾,热血沸腾,泪水盈眶……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而奇特的情景。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柔和的时光。

这是一个多么激动而难忘的场面。

老师的谆谆教导,恰如那海潮般惊涛拍岸,在我内心深处,飞溅起一串串翻滚的浪花。

从此,我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极大地鼓舞和鞭策,手中之笔再也放不下来了……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笔耕不辍,勤奋加勉,不但写作和发表了数十篇文学作品,而且相继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这就是现已出版的《爱情交响曲》,《冷水悲歌》和《田家湾》。

至今,我仍坚定地认为,陕西省汉中012基地,是我学习文学创作的搖篮。

王蓬和周竞老师,是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引路人和启蒙者。

没有两位恩师的指引,我不可能将文学创作之爱好,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而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奋斗!

九十年代初,尽管我离开了汉中012基地,调到北京航空部某单位工作直至退休。但是在三线奋战的二十年,却是我人生中,值得永远珍藏的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重逢汉中,拜见恩师,再续情缘,已成为我终身的梦想!

未曾想,2017年7月至12月,我三回汉中,两遇恩师,一次购房……

我平凡的人生中,又真实地记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传奇故事。

真可谓:感慨万千,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有道是:

巴山遙忆千般爱,

汉水高歌一段情。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子曰,原名刘国胜,男,汉族,1952年3月出生,老三届初中毕业生,68年湖南浏阳上山下乡,71年随父参加三线建设,92年调京,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大专学历文凭。原在航空工业部某单位从事文体宣工作,退休后热心于群众性文化交流和普及活动,积极创办子曰诗云文创室,大力扶持新人新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