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赦为什么对贾环说“这世袭的前程就跑不了你袭了”

 昵称37581541 2018-02-25


作者梅原,自由职业者。




作者

梅原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贾母率贾赦、贾政、贾珍等荣宁二府的人一起过中秋,因贾母兴致高,行击鼓传花的令,花在手中,要说一个笑话。等花到贾宝玉手中时,宝玉主动要求做别的。贾政便命他即景做一首诗。宝玉做的诗想必可以,不然以贾政向来的严厉,第一反应不会是点头不语。贾母要求奖励。贾兰是个很率性、爽直、争气的孩子,他见奖励宝玉,便主动做了一首呈与贾政看。贾政看了,更觉欣喜,遂一并讲与贾母听。贾母也十分欢喜,也忙令贾政赏贾兰。可巧后面花传到贾环手里,贾环逮住机会,迫不及待也做了一首诗呈与贾政。贾政看了,亦觉罕异:诗做的还可以,已非昔日那个人物猥琐、举止荒疏的小孩子了。而诗中带着不喜读书之意,与宝玉竟是一样的。于是说道:“可见是弟兄了”,并且雅称他们是“二难”,难以教训的“难”。“哥哥是公然温飞卿自居,兄弟自为唐寅再世。”这一说众人都笑了,这是个很形象的比喻,也是个很有意思的比喻。


贾政没有提要赏贾环。贾赦说话了:拿诗来我瞧。便连声赞好,取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贾环,还拍着贾环的脑袋笑道:“以后就这样做去,这世袭的前程就跑不了你袭了。”贾政听说,忙劝说:“不过他胡诌如此,那里就论到后事了?”说着,便斟了酒,又行了一回令,岔过去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贾赦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世袭的前程怎么会落到贾环头上?!贾赦是长房,世袭应该是从长子开始,那应该是贾琏啊。就算是贾琏不袭,那也应该是众星捧月的宝玉啊,毕竟有个贵妃姐姐,还是贾母的心头肉,怎么会轮到贾环呢?


跟着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曹雪芹写完的《红楼梦》里,到底贾环有没有袭了荣国府的世袭前程呢?


有人说,贾家败落了,还有什么前程可袭呢。有人说,你看回目叫做“得佳谶”,应该是贾环袭了的。


《红楼梦》各人的结局不敢全然断定,但是贾府败而复兴,这样不伦不类的情况,是断不会出现的。


同时可以确定的是曹公从不作安逸之文,也从不一笔单写一事。就算不是暗伏以后贾环袭爵,也肯定有别的作用。


那么这一回的“得佳谶”是什么作用呢?


这篇的回目叫做“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红楼梦》是追悼前尘往事,从追忆的角度,对他所经历过的一切,以及他所认识的这个世界,做的一个胸有成竹式的写作。那么即便他在述写的那个事件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他都已经很清楚的预知他必然面对的这个结果。所以他在写作过程当中往往做很多谶语,也就是以一种预告的方式留下线索来做一种暗示。这样的写法如果操作过度,会非常的失败,因为它会让整部书像是一部占卜书,读《红楼梦》的时候像是在运算一个大的星盘。红楼梦的关心点不是让你去算命。所以,你应该深信,《红楼梦》这部小说,曹雪芹不会这么简单、低级地做谶语。


那么假如贾赦这句话不是谶语,回目中所提的佳谶,又指什么呢?


是新词得佳谶,新词是指什么呢?得到的佳谶又来自于谁呢?


我们看这回,击鼓传花,传到宝玉手里,宝玉说“我不能说,求限别的罢。”贾政道:“既这样,限个‘秋’字,就即景做一首诗。好便赏你;若不好,明日仔细!”还说:“只不许用这些‘水’‘晶’‘冰’‘玉’‘银’‘彩’‘光’‘明’‘素’等堆砌字样。要另出主见,试试你这几年情思。”可见,按照贾政的要求,是要宝玉做一首新奇的诗,不要那些俗套。

宝玉听了,碰在心坎儿上,遂立想了四句,向纸上写了,呈与贾政看。贾政看了,点头不语。


后面贾环刚巧也接到花,也要显才故而也做了一首诗。


此时,贾政一并点评了。哥哥是公然温飞卿自居,兄弟自为唐寅再世。


新词对佳谶,新词是新鲜有趣,不落俗套的。佳也有美好、吉祥、恰当、巧妙的意思。这里的“佳”与其说是“吉祥”的,我倒更倾向于“巧妙、恰当”的意思。


宝玉和贾环的词新鲜,他们父亲的评语也是十分巧妙而恰当的。按曹公所暗示的,贾政的点评不但恰当,而且可以称之为谶语,那么就意味着宝玉,或者宝玉和贾环的结局是应了贾政的点评。无论如何,至少宝玉的结局是应了的。这是从贾政对诗的点评和曹公的回目名称来推断。


同时就人物本身而言,我总觉得宝玉还差一个升华。


鲁迅说整个贾府中,唯一清醒的只有宝玉,只有他看出了繁华背后无可避免的衰亡。那直到八十回,他的所思所想所行,还不能充分的说明他是唯一的一个清醒者。


第六十二回,看到探春管家行事,黛玉便夸赞探春是个乖人。宝玉又补充“他干了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根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做筏子。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止乖呢!”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读者想必和黛玉一样,对宝玉的回答,很是无语。按照宝玉话的意思,再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他和黛玉的。那就意味着也短不了老太太、太太、风姐姐等一干当家的主子的,这个的前提是贾府不倒。这怎么能说他看出了繁华背后无可避免的衰亡呢?他又哪里清醒了?


就算前面湘云、宝钗谈讲仕途经济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认为宝玉是反抗“封建礼教”,此时应该也对宝玉很不满了。但宝玉也不是天生如此,他从小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为祖母、母亲和众人娇惯,在他的认识里,“后手不接”不过是降低水平,不过是锦上去些花,再也想不到会忽然大厦倾,树倒猕猴散,家里就穷到一无所有的地步。但是凭着宝玉的聪慧,到后面经历过后,再想起之前的种种,应该比别人认识得更通透。那他后面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或许此处贾政的评语无意中暗合了宝玉后期的经历。


这个经历,在前面已经是草灰蛇线暗埋伏,后面则是鲜血淋漓难直视。


前面怎么埋伏了呢?80回前大观园的丫头们之所以死的死,撵的撵,多半跟宝玉有关,是由王夫人的担心直接促使的。王夫人担心什么呢?袭人面陈王夫人时说“二爷将来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王夫人听了直叫袭人“我的儿”。她一方面担心宝玉的身体,一方面担心的就是声名体面,因为这直接相连的就是荣辱性命。由此直接导致了金钏和晴雯的死。

金钏跳井宝玉有罪、晴雯去世宝玉有亏,金钏被撵出去后跳井自尽,已被家族内的权利争夺者贾环说成是“逼淫母婢”,晴雯被撵出去病死,岂没有人私下议论。逼淫母婢和丫头,很可能是要加到宝玉身上的污名。当宝玉落魄,对头的贵族将无辜之罪名加于其身的时候,宝玉才会深刻地触及内心,进而沉痛反思,他曾经无意中伤害到的那些女孩子。


想当初,是他先逗金钏,王夫人突然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儿!好好儿的爷们,都叫你们教坏了!”宝玉的第一反应是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跑了。留下金钏儿半边脸火热,一声不敢言语。不论如何哭求,还是被撵出去了。被撵出去后面临着无法见人的羞辱境地。而宝玉呢?再也没管没问。照旧的该做什么做什么,应薛蟠之请吃酒,不能推辞,尽席而散。撕扇子博晴雯一笑。


而金钏被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也都不理会他,谁知找不着,就已经跳井死了。倘若金钏在家痛哭之时,宝玉去劝解安慰一下,甚至派个老妈妈去传达一下,金钏或许也不至于就寻了短见。毕竟她没主动做什么,说的话也并不是特别出格。然而宝玉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所有的后果全由金钏自己背负。可以想见,金钏必定受了父母的冷落责骂和邻人的议论指点。而宝玉只是被动地接受一切。听见金钏儿含羞自尽,宝玉善良的天性使得他心中五内摧伤,被王夫人数说教训了一番,也无可回说。后来被贾环在他父亲面前告了黑状,再加上琪官的事,挨了重重责打。


当晴雯被病中赶走时,宝玉倒是去看望了,可是除了倒一杯茶给晴雯,也做不了任何事。晴雯出去之时,不过是连病带气,如果能及时的请医调治,也不至于那么快就死。宝玉在这个权贵家庭里,当他的要求违背了当权者的利益时,他就毫无办法。就连那些当家娘子们都根本不把他的话当回事。晴雯屈辱而死后,宝玉的反应是“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晴雯把宝玉当做一辈子的伴侣、终身的依靠,为他病补雀金裘,勇造惊吓案,不只是尽心竭力,简直是殚精竭虑。说袭人柔顺,其实与宝玉交心后的晴雯才更是柔顺呢,一心一意想宝玉所想、急宝玉所急。而宝玉要祭拜她,心里还能想到形式的别致。宝玉做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念的时候,被黛玉听到。黛玉夸赞说是好新奇的祭文。宝玉红了脸,说不过是一时的玩意,有什么大使不得的,何不削改削改。虽然此处曹公也是为了铺垫宝黛感情的结局“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茜纱窗下,我本无缘”,但是由此可见在宝玉的心中,晴雯不过是一个亲密些的美丽的女孩子,在身边更好,若没有了也无大碍。宝玉至此都没有深刻地反思,他本身是贵族公子,他无形中带给这些女孩子的灾难。

《红楼梦》这部大戏到此时还未到高潮,八十回后或许不只四十回,也或许急转直下,触目惊心。但不管怎样,宝玉必然要经历一番变故,方能改变心智,回顾往事才能痛彻心扉。


到底宝玉经历了怎么样的变故,确切的现在已无从得知。从他父亲的佳谶中可以推想的是,宝玉的经历必然与温飞卿有些相似。


温飞卿,即温庭筠,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先世温彦博是宰相,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家世已衰微。温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51岁的时候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他将此诉于令狐绹,令狐绹并未处置无礼的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到了京师。51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温庭筠一生为权贵排挤、压制,仕途多舛,生活坎坷。


宝玉生于钟鸣鼎食、诗书簪礼的权贵之家,从小娇生惯养,家里家外人们都尽让着他。虽然宝玉不曾主动的去欺压别人,但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金钏、晴雯都是间接的因他而死。宝玉虽然是善良的、从小处体贴女孩子的,可是他又没有力量去抵抗巨大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那些巨大的压力对女孩子们的迫害,否则他可能就不会去那么招惹那些女孩子,那么说话不妨头,只是一时为了她们好,却不知已引起了人们的嫌弃、忌恨。让他认识到的,或许就是有人举报他品行不好。他为了名声而辩,他是情,非淫。他在申辩的过程中,才认识到了他间接地对女孩子们的伤害。


这个时候,或许他的身份早就不是王孙公子,而是乞丐了。这在脂砚斋的评语中也可以看出一二。第十九回脂砚斋批语说贾宝玉后来“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甄士隐的《好了歌注》里说,“展眼乞丐人皆谤”。或许宝玉只有从贵族沦落为贱民,并凭自己的力量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才能真正了悟吧。

所以,新词得佳谶,暗示着宝玉今后的命运,必定是落魄以至于行乞,甚而污名加身,宝玉奋而自辩,终获清白。


贾政说过谶语后,贾赦一句“这世袭的前程就跑不了你袭了”,轻轻地就把关注点转折了。贾赦的这句话,不过是曹公的欲擒故纵,瞒天过海之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