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lihe0767 2018-02-25

    卓 凡

    被国际顶尖级学术期刊《自然》评为2017年度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之一、“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曾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大峡谷里,遇见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问他:你是干什么的?潘建伟回答,研究量子物理的。老人又问,你研究量子物理哪一方面?潘建伟说,量子信息、量子态隐形传输。没想到,老人竟然脱口而出:我读过你在《自然》上面发表的那篇文章。

    潘建伟听后不由得大吃一惊。用中国话来说,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真是人老心不老啊!正如孔子所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我们同样惊讶于老人“终身学习”的精神。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老年》中说:“老年人不仅要保重身体,还应该注意理智与心灵的健康,因此老年也要不断学习。”人的一生,由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构成,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况味,老年同样是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章节。尽量使自己忘却“老之将至”,努力保持年轻心态的办法之一,就是不能终止学习,不可拒绝新事物。

    身体变老是自然规律,而“心”的“老”与不“老”,则由各人“掌控”。不知道我们周围有没有80多岁的老太太还在阅读《自然》杂志的事,恐怕一些人是人未老,心先衰,还没到退休年龄,就巴不得“船到码头车到站”,掐着指头算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享受不用“起早摸黑”的“幸福时光”。一退休,有人便“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不是菜市场里争斤论两,就是麻将桌上你呼我叫。我们曾经报道过的澳大利亚老太太菲利斯·特纳94岁获得医学硕士学位、美国老太太诺拉·奥奇斯95岁获得历史学学位的故事,在国外并不是孤例,她们很好地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

    轮椅上的老太太有着一颗好奇之心。老人或许也曾涉足量子力学,肯定知道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登上这个舞台的中央。然而对未知领域的向往,皓首穷经的意志,促使她去啃读在我们看来味如嚼蜡的科学论文。已经去世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110多岁时仍对世界充满好奇,每天阅读多种国内外报刊。好奇心是一颗不断探求的心,是推动我们发现自然、解释自然、利用自然的动力。纵观人类科学发明史,众多的发现、发明与创造,都与人们的好奇心息息相关,比如牛顿与苹果树的故事,就是无数例证之一。

    自然界浩瀚无垠、神奇莫测、变幻万千,大片大片的处女地,等待着人类去探幽索秘。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事物都麻木了,漠然了,那么科学就会止步不前,社会发展就会打上句号。我们不是常常检讨自己缺少创新精神吗?创新从哪儿来?来自好奇心。一个耄耋老者还对量子力学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遑论正当年的芸芸众生了。对大自然充满了问号,才会有追求结果的动力和努力,好奇心是发现和创造之母。

    人们常说“会笑就不会老”“思考延缓衰老”。上了岁数,如何依然保持青春活力,不虚度人生,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在国外,相当一部分老人不喜欢孙子、孙女称自己为“爷爷”“奶奶”,而宁愿人家直呼其名,因此而获得“年轻态”。许多高龄老人,仍然为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贡献绵薄之力。歌里唱道:“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年纪大了,不在单位工作了,但你的人生还在继续,你可以并且应该在你人生的另一个“岗位”上,获得健康、充实的存在感,活出另一种生命的精彩,进入“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