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年为什么是腊月二十三?

 huangailan 2018-02-25


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是年三十,三十夜半之后就是新年的大年初一了。


小年为什么是大年初一的前七日?理由有两种可能:


一、七日是一个周期。《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乾卦六阳爻,姤卦始消去一阳,至坤六阳尽去,至复一阳重见于下。乾阳经七变,终于由消转为复。又因乾阳取象为日,故曰七日来复。另外中医认为,气血在体内运行一周是七天,与周易的观念不谋而合。


二、七是火之成数。《河图》:地而生火,天七成之。小年是祭灶神的日子,灶与火有关,故为期七日。


人要活着就得吃饭,做饭就得用火,用火先要垒灶。所以,灶火至关重要,迎接新年首先要和火搞好关系。


在我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孔子就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五祀的祭祀的对象都是人家赖以生存的基本设施:地(中雷)、院(门)、屋(户)、水(井)、火(灶),古人相信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设施冥冥之中都有管理者,也就是天上派下来的神明。以食物祭祀神明类似现在请领导吃饭,目的当然是为了与神明搞好关系,以获得神明的保佑。祭灶时先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


民间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小年”送灶王上天,大年三十的晚上要接灶王回人间过年,因而,年三十那天先“接灶”、“接神”的仪式后,才能轮到祭拜祖宗。




另外,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这大概又是出于“阴阳”的考虑:水为阴,火为阳。女子为阴,水能克火,属阴的女子对火不利,故不宜祭与火相关的灶神。


《淮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传说中的火神),祀为灶神。”《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还有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的”,总之,都是与火有关。 后来我国道教的《经说》上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 


小年这天,北方人大多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某些地区还吃各种糕类和荞面。南方人则大多吃年糕类的食品。晋东南地区,还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曰: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又曰: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的习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