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金色年华554 2018-02-25

蜀汉章武元年七月(221年8月),登基仅两个月的刘备,为夺回荆州,起兵约五万,东征孙权。

蜀汉大军从成都出发,沿三峡水路并进,行军2,000里,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巫山、巴山、兴山、秭归,攻破了东吴部署的第一道防线。刘备于章武二年正月正式入驻秭归,建立大本营。(详细经过请看笔者@故道之路的上一篇文章)

秭归的前面,就是南津关,过了南津关,就算正式走出了三峡,决战,即将上演。

(一)避实就虚,北守南攻

刘备到达秭归后,前面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作者原创,刘备秭归至荆州进军三条路线

第一条,江北夷陵道,即从夷陵通往当阳、江陵的驿道。这条道路多为平缓的丘陵和谷地平野,便于大部队行军和作战。但是,从秭归到夷陵这段,如果从江北走,多为海拔500米到1500米的高山,实在无法支持大规模行军。况且就算打到夷陵,刘备也担心遭到孙、曹夹击,两年之前关羽就是在孙、曹的夹击之下败亡的。如果此时仍选择夷陵道作主攻方向,必然会遭到枝江、当阳一线东吴重兵的阻击,而夷陵北部的上庸、房陵和东北部的南漳、宜城等地为曹魏控制,假如吴、魏再次联手,魏军从房陵、南漳一带直下远安、当阳、夷陵,切断蜀汉大军退路,则形势不堪设想。所以,夷陵道,不可攻,只可防。

第二条,水路长江道,即从秭归至夷陵再到江陵的长江航道。这条路线顺流而下,出了南津关,就可以在平缓的水面上进军了。但对于东吴而言,同样可以发挥水军的优势,而且自关羽兵败后,刘备荆州水军全军覆没,益州水军的战斗力显然比不上造船技术更高,作战经验更富的吴军。因此这条路线只可以谨慎地安排水军前进,不可运送主力部队,因为运兵大船随时有可能在江面被东吴水军截杀,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第三条:江南夷道,即从秭归沿长江南岸的山地行军,直达宜都、公安。如果选择这条路线,有三个优势,其一,避开了东吴重兵部署的江北防线(夷陵陆逊部、枝江宋谦部、当阳徐盛部),也不用担心孙、曹夹击的风险;其二,这条路线上的夷道城,所处夷水和长江的交汇处,战略位置突出,一旦得手,便可从陆路向东直取公安、南郡,向南直取武陵、零陵,进而打开局面;其三,刘备到达秭归后,这一带的武陵五溪蛮夷遣使请兵充当先锋,因此走南线更便于联合当地部族共同伐吴。(题外话,刘备见五溪归顺,很是高兴,认为自己有恩于荆州人民,荆州士族们也会群起响应自己,于是,在秭归东北依山修建了一座临江之城,准备接纳前来投奔的荆州人士,不过,领刘备失望的是,没有人响应。)

综合考虑,刘备决定:(一)防御北方,(二)水路偏师进兵夷陵,占领三峡口,保障后方补给航道的安全,(三)进攻的主方向,为江南的夷道。

时任偏将军的黄权,却认为这样的计划还是过于冒险,深恐长驱有失,便谏言:“吴人悍战,而我们顺流而下,进易退难,臣愿做先锋,试探性进攻,请陛下在后方镇守。”刘备拒绝了黄权的建议,命令吴班、陈式,率领水军主力沿长航道强攻夷陵;令张南、冯习领陆军沿长江南岸进攻夷道。

水军方面,蜀军人多,气势正盛,又顺流而下,守在夷陵城的陆逊,不愿派东吴水军进入三峡逆流而战,因此夷陵守军抵挡不住蜀军的进攻。陆逊决定避其锋芒,将主力后撤,至此,蜀军走出三峡,占据夷陵城,全面扼控长江两岸,确保了补给线的安全。

陆军方面,夷道守将孙桓得知蜀军来攻,便挥师北上进行抵挡,东吴陆战果然不行,很快被张南、冯习击败,孙桓不得已退回宜都城,张南、冯习继续推进,将宜都团团围住。

章武二年(222年)二月,刘备见各路进军顺利,便亲自率中军从秭归沿江南进军夷道,沿路缘山截岭,并在夷道的猇亭,重新安下大本营。

之后,刘备做了两件事,继续巩固胜利成果:

第一件:派遣之前请缨出战的黄权,带领史郃等318人(准备未来接收荆州的整套班子)及一万人马,过长江而至江北,从夷山(今宜昌东北)进入临沮和当阳之间的地带,以防备曹魏可能的偷袭,同时牵制当阳、枝江方向孙权的兵马(徐盛、宋谦所部)。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摘自网络,央视版三国演义,黄权

第二件:派遣马良自佷山(今湖北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进入武陵郡,绕道“五溪”,抚慰之前遣史拜访刘备的族长,赐予金锦,授予官爵。果然,五溪蛮族皆响应刘备,反吴为蜀。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摘自网络,央视版三国演义,刘备与马良

至此,刘备统领的蜀汉大军,在抵达秭归后,避实就虚,北守南攻,扼守驻了长江两岸,控制住了北方风险,联合了当地部落,并将战线推进至宜都一带,可谓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作者原创,刘备进军路线

(二)熬兵猇亭,对峙虎牙

既然江南是主攻的方向,现在又把夷道城团团围住了,自然势在必得。于是,进驻猇亭的刘备,继续向宜都增援兵马,并在张南、冯习的带领下,猛攻宜道。

夷道守将孙桓,是孙坚族子孙河的第三子,也就是孙权的侄子了,史载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也就是老孙家的大帅哥。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摘自网络,央视版三国演义,孙桓

孙桓首战在夷道北面被击败,此时又被困于城中,漫山遍野的蜀军,形势非常危急,便向陆逊求救。陆逊却说“孙桓颇得人心,城池牢固,粮草充足,不用担心,将来我有办法,不用去救孙将军,也能解决问题”。就这样,陆逊没有派一兵一卒增援,就这样,孙桓愣是抗住了蜀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陆路方向,刘备就这样被孙桓死死地挡在了夷道城。

说到了陆逊,不禁要问,丢失了夷陵城的陆逊,现在哪里?

陆逊,没有逃跑,没有救宜都,而是选择在了夷陵城往南约5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建立大本营。此处,叫虎牙山。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作者实地拍摄,虎牙山两岸

虎牙山,在长江的北面,连同对面长江南岸的荆门山,共同构成了夹江两岸的天然要塞。本来流出三峡的宽广长江,到这里因为高山而又变窄,水流也陡然湍急起来,河床暗礁密布,两岸山峰耸立,古楚国时被称之为“西塞”。西塞往东南,长江恢复平静,陆逊的主力水军严阵以待,西塞的西北,就是夷陵城,吴班、陈氏的水军,不敢出战,担心在西塞受阻后,被吴军歼灭,而水军一旦覆灭,蜀汉整个大军,都有被沿江截断的危险。(题外话,西塞最窄处,就是现在宜昌长江大桥之所在,西塞也被宜昌政府打造成了古战场景区---猇亭古战场。)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作者实地拍摄,今宜昌猇亭古战场风景区

因此,水路方向,刘备就这样被陆逊死死地挡在了虎牙山。

至此,蜀汉大军一路的高歌猛进,终被夷道城和虎牙山所阻挡,蜀吴荆州争夺战进入到相持阶段。陆逊所率领的东吴守军,自巫山开始后撤至虎牙山、夷道城一线后,已经后撤了400里,终于,决定不再后撤,但却也不进攻,两军对峙出现了。

也许,如果关羽还活着,荆州水军就敢于突破西塞强攻陆逊;也许,如果张飞还活着,阆中陆军早就攻破孙桓的夷道了。但现实是,二将军、三将军已散手人寰,魏延、马超远在汉中,蜀军将领匮乏的问题,终于在这个时刻暴露出来。

就千里作战的刘备而言,对峙绝对不是好事情,刘备试图设计诱陆逊出战而歼灭,便令吴班于平地立营,冯习、张南、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埋伏于两侧山谷之中。闷头挨打了几个月的东吴将领见此,均纷纷请战,陆逊却说“此必有诡,且观之”。果然,刘备见东吴不出战,大军总不能天天蹲在山头里打埋伏,于是撤走。陆逊很得意,对大家说“你们看吧,之前我之所以不听你们的,就是觉得其中有诈,果然如此吧。”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摘自网络,央视版三国演义,陆逊与诸将

哎,如果庞统或者法正还活着,恐怕也不会此时无计可施吧。

可现实就是,刘备真的没有办法了,更严重的是,几万大军也没办法一直蜗居在猇亭这个尺寸之地,加之春去夏至,粮草、卫生、士气,在这深山密林里都会出现问题,同时刘备又怕后路被切断,于是,当年五月,刘备只好命令大军从巫峡、建平至夷陵界,分居险地,接联设营五十余座,再寻找机会。

而这样的安排,却酿成了大祸。

(三)火烧连营,兵败马鞍

蜀汉与东吴大军自章武二年二月开始,至六月,相持了足足五个月。当刘备完成联营扎寨后,陆逊却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机会,因为把兵力分散,排成一行,在400里范围内处处扎寨,彼此间相距甚远,实在是兵家大忌。

但陆逊没有冒然反击,谨慎起见,他先派宋谦等试探性进攻了刘备的五个屯,结果“皆破之,斩其将”。陆逊进一步认清了刘备的弱点,一个完整的破敌计划已然形成。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摘自网络,央视版三国演义,陆逊

于是,陆逊给孙权上表了一封决定反攻的奏书,大意有三,其一,夷陵不可失,失则荆州难保;其二,刘备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不在,其人又不善打仗,陛下可高枕无忧;其三,我们最担心刘备水陆并进,现在他水军不敢动,陆军联营扎寨,我已经知道了他的弱点。

陆逊决定返攻,得到了孙权的支持,诸将却都感到疑惑,齐声说“当初我们不抵抗,让敌人深入了五六百里,现在终于相持住了,固守多好,干嘛这时候要进攻了。”陆逊却说“刘备狡猾,当初锐气正盛,不能打,现在旷日持久,敌人兵困马乏,破敌正在今日”。于是陆逊命令一小头部队攻刘备一营,但失败了,陆逊却说:“我已知道破敌之术”。

这个术,就是火攻。

蜀汉章武二年闰六月,东吴全面返攻,正式打响。

振威将军潘璋,在最前面击破了蜀汉的先锋,所杀伤甚众;昭武将军朱然与偏将军韩当,在中间的涿乡(今湖北枝城西北)打破蜀军,挡住刘备退路;诸葛瑾、骆统、周胤等集结于猇亭,与陆逊一起大战刘备主力;孙桓也从夷道城突围,“投刀奋命”。一场大战,一片火海,刘备四十余营瞬间被破,主将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皆战死,将军杜路、刘宁等穷头末路而投降东吴。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摘自网络,央视版三国演义,火烧连营

刘备猇亭大败,退守马鞍山,陆逊紧逼山下,将其团团围住,形势万分危急。刘备趁夜率轻骑突围,向西北方逃去,士兵溃散,幸得“驿人自担烧铠甲断后”,才得以脱身。

刘备败得如此惨重,大为惭愧,不禁长叹“我被陆逊所辱,岂非天意”。更要命的时,比陆逊年纪更小的孙桓,竟然绕道了大后方(应该是走水路),把夔门一线的栈道给占领了,刘备连回鱼腹白帝城的归路都失去了。不得已,刘备只好带着很少的人“逾山越险”,真可谓狼狈至极。因此刘备又不禁叹道“我当初在京城(今江苏镇江),桓尚小儿(当时孙桓25岁),而今天逼我到如此地步啊!”

据载,在撤退的路上,将军傅彤殿后,士兵死光了,大骂“吴狗,安有汉将军而降者”,遂死;军师祭酒程畿,孤身一人架轻舟而据敌,“我还活着,就不能让敌人过去”随死。镇北将军黄权,走投无路,不得已降魏而不降吴。

这又是何等惨烈啊。

终于。刘备翻山越岭,逃回了鱼腹,这时吴军李异、刘阿紧随其后,也进至到白帝城南面的南山,幸好赵云帅江州兵马及时赶到,刘备得以重新组织力量,而孙权则考虑到过于深入,后续难以推进,于是,一种新的战略被平衡出现,夷陵之战告一段落。

夷陵之战(下)刘备为何会被火烧联营,战争真相是什么

摘自网络,央视版三国演义,火烧连营

结束语

夷陵之战,笔者写了三篇,终于到此结束,最终于刘备完败,蜀汉大军全军覆没而告终。很多人都在分析夷陵之战,当我们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之后,如果非要给出刘备失败的原因,那就三条吧:一,仓促出兵,内政外交军事都没有准备好,战略上输了;二,缺兵少将,缺乏计谋,战术上输了;三,联营五百里,战局上输了。

有人问刘备怎样才能不失败,也许毛主席给出的答案最合适:在夷道对峙后,就去武陵山地打游击吧,把陆逊的主力吸引到江南,在从江北出兵东进。

刘备在鱼腹终于稳定住了局面,遂改名为永安,这里,将走完刘备的最后一年。

请看下期:白帝城托孤的辛酸与无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