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PA一次过五门:双非院校,二战考生,最全备考经验分享

 北书房2014 2018-02-25

成绩单:

考霸画像:

2017年BT学院64位CPA一次过6科、5科考霸经验贴:第二十七篇

去年本科毕业于某“双非”财经类院校,今年二战注会,一次性过5门。


成绩出来,激动之情大概持续10分钟,起初是手抖、心跳加速,最后竟情不自禁哭了出来。然而,缓过劲儿来,发觉不过如此。去年颗粒无收,今年虽过5门,分数却没达到预期,不禁还是有些失落。


01


心态到底有多重要?


回顾这几个月来,我每天都很焦虑,为什么?因为无路可退而前路渺茫。人们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然而这句话,并不代表置之死地就能后生了,搞砸了的或许更多。


坦白说,我不是一个脑瓜子很聪明的人,而且偏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唯独有的,可能是忍耐力比较好点以及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去年备考的注会六门以及税务师都是团灭,但我不想就此留下污点,实际上也没得选,于是决意重新出发。


不过后来总结下,发觉也不算很冤枉。一来刚毕业虽知CPA要紧,但不知天高地厚,导致比较漂浮;二来年轻气盛,一点小事也可能扰乱心神,白白浪费时间精力。


今年做完最忙的月份,妥善交接完所有首尾便辞职了。其实关于在职还是脱产备考一直有争议,但在我个人看来,如果工作比较如意的话,在职其实更好。在职的人,不仅可以获得职场上和学识上的进步,而且对时间把控能力会更强:因来之不易,反而更善用,更珍惜。


辞职后,看似空余时间迅速增加,心理负担其实更加迅速飙升。由于自尊心比较强,又比较敏感,所以脑海经常浮现出以下想法:我已经是个“复读生”了,如果今年又全军覆没岂不更加完蛋?我的不少同学、朋友们已经纷纷进入事业上升期,而我的前途又在哪里?我怎么就这么差劲呢?等等。


虽说我目前没什么经济压力,甚至还能获得父母的充分支持,不过始终于心不安,问心有愧。每每想到这些,不禁百感交集。更夸张的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想起以前的事情,陷入情绪低落期,然后又急又气,直到调整回正常状态。而到了临近考前,更是“婴儿般的睡眠”,焦虑感爆棚。


按照一般套路走,情节应该是如何得高人指点,然后变得英明睿智元气满满,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最后走上光明大道一路开挂。不排除有些天赋异禀的人确实很早就可以达到这种境界,不过很遗憾,我只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


生活往往不会按套路出牌,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来,想调整至最佳状态再去迎战,却是永远都不可能准备好。于是,就在这种“挫败-焦虑-恢复-自信-挫败”的循环之下尽量去平衡,一步一步向前走,期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天的到来。


因此,实际上我是一直饱受心态问题困扰的,自我损耗特别大,而这也掣肘着我的学习效率与考试发挥。直到最后半个月,我对自己说:“一路磕磕绊绊地走到如今,总要有个结果的,都随它去吧。若能成最好,若不能成,大不了再来过!”怀揣这样的想法,反倒内心坦然澄明了一些。事实证明,考场上虽紧张但基本可控。


试想,如果“内耗”能更少一些,结果会不会大不相同呢?可是世上没有如果额,这就是这几个月我的状态,木有办法。不过话又说回来,“痛并快乐着”不应该才是常态么?为啥一定要去追求完美状态呢?而且也根本达不到啊;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为啥还要让过去困扰现在呢?没意义了啊。额,只可惜懂得晚了点。


所以说,心态这个东西,说起来很虚,却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备考过程中,被外界诱惑过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率打折;受内心纠结严重,好钢没能用在刀刃上,效率折上折。彬哥一直说怕我们有些人到考试崩盘,也是这个道理。遇到题目难了傻眼,崩盘;遇到题目简单了掉以轻心,崩盘;遇到题量大了紧张,也崩盘……那该怎么办?一贵坚持,二在自信,三须熟练。


当然,以上只是我这个普通人的一些心路历程,希望能起点引以为戒的作用吧。


02


无反思不进步


平心而论,今年的课程,无论是平台、内容、授课方式都比去年增进很多,课程体系更合理、上课环境更纯净、彬哥脾气更温柔。尤其是不断完善的题库和APP,提供了充分的高质量练习和移动学习条件。而周测月考,更像是回归了高三时“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训练模式。


所谓考试,不把真题做烂、做透,就领悟不到考试的套路;不回归书本,就琢磨不透出题老师的“用心良苦”。正如玩转会计的马靖昊先生所说,没有掌握好命题人的思维,就考不好试;没有掌握好会计思维,就做不好会计工作。


打开历年真题,会发现考点重复性很强,只不过可能会改头换面或者添油加醋。而彬哥考前强调的考点,更加是重中之重。我想,这就是对考试知己知彼吧。对比去年,彬哥总想讲很多,什么都准备好了给我们,但问题是我们课下又真正消化了多少呢?更大的隐患是:错以为听懂就是真的懂了,而不去勤动手,所以今年自习时间明显增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诚莫如此。


如果说备考有什么窍门的话,一言以蔽之即是:听彬哥话,跟彬哥走,自然全都有。不过,要是人家做好饭,你说还要喂;人家喂了,自己却连嚼都懒得嚼,那肯定得消化不良的哈。


03


我的备考经验


01)千里之行,始于改错本


据说人过了24岁,记忆力就开始走下坡路,而更麻烦的是思维惯性,即一错再错。很显然,改错本就成了尽量缩小渔网眼的最佳办法。然而,做错题本面临两大难题:不想写&不想看。关键是,写了不看等于没写。


【不想写】:其实做改错本根本就不浪费时间,可以抄原题下来,可以只抄关键字词句,甚至可以只记录考点和易错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好。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点贯穿历年中。如果备考期间模糊的知识点就听之任之,不好好形成条件反射,则极有可能考场相见时简直想扇死自己。事实上,我在考场上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而且有些本来会的也好像思路突然打结了,因为心理压力大,气氛也很紧张。


【不想看】:写都写了,为啥不想看呢?因为懒,或是写的时候就不认真,导致后来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当一道题目,一看就知道考点在哪里,就可以划掉了。也就是说,要经常更新改错本。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改错本记录的不仅仅是错题,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好题,例如糅合多个精彩考点的题目;以及任何自己想记录的东西,例如骂骂自己。


02)没有量变,就不可能有质变


去年我就是题做少了,犯了看懂≠做懂的大忌。正如彬哥所说,看懂和做懂差距也不大,也就差个十万八千里吧。看着答案,貌似懂了,那是因为思路在跟着答案在走,也就是前面有根线在牵着走。然而盖上答案,就会发现要么一片空白,要么走错方向撞墙了。不过,财管还是意料之中地挂了,因为有两道大题几乎空白来不及写。


或许是存在潜意识地畏惧吧,考场上一直很不安,本来就穿少了冷气又大而觉得冷(ps:考试一定要穿够衣服),一紧张腿抖得更厉害,但是还是告诉自己要镇定镇定再镇定,然后终于慢慢安静下来答题。彬哥一直说财管最简单,我想是自己还是不够熟练的缘故,而且心态不好,明年必须把速度提上来。


03)看书-做题-翻书-改错本-看书,进入良性循环


BT学院的书已经很好了,言简意赅,但如果只是看书,肯定还是难免会犯困或者看完了也没啥特别感觉。但是,如果把这个闭环形成,效果就立竿见影。有时我会想,为什么这么简单也会错呢?噢,原来是因为思维惯性或者是语文不过关导致领会错题目意思了。


做题绝对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求量不如求精,而且要吃透ABCD选项错在哪里,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怎么样,然后有价值的就记录在错题本,再去翻书把关联考点也看看。这个时候,就会非常有成就感。这个过程起初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繁琐,不过慢慢地就会发现,“内功”越来越扎实,而且出错率也会逐渐下降,自信心也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分享:


审计:


会计:


税法:


经济法:


04)想尽一切办法去得分


这次考试,科科都始终贯彻这一原则,并且细化答案,我一步步来答题,你一步步给分,就算错了一点也不怕被老师扣分扣傻掉,步骤分总归是到手了的。


诶?这样的话时间不够怎么办?这样答题虽然看似麻烦了点,但是思路不是更清晰了么?此外,遇到有点模糊的考点,就把相关的公式写上,例如财管;或是把相关的文字内容尽量写上去,例如会计的处理方法、经济法的法律法规(根据规定,如何如何)、审计的流程规范(尽量用术语),总之不要显得词穷或是很不专业的样子,能得一点分是一点,坚持到最后一刻。


但最明显的还是战略,因为战略答题比较云里雾里,句首那一句提纲挈领就很重要;甚至极有可能整道题都不记得了,那就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来,然后再用复制粘贴相应的材料去附到后面。


还是那句话,尽量显得专业一些。慢慢题做多了,就有感觉了。考完后无论感觉如何,都要失忆掉,以免影响心情,然后翻改错本安静准备下一科即可,说不定刚好就考到了呢?别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自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可。


05)珍爱时间,远离手机


彬哥屡次强调“有效学习时间”的概念,每天学8个小时的人并不一定效果比2小时的好,所以一定要远离手机、沉下心来。问题是:网络时代,确实不易。


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的种种原因,难免会被打扰。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会有很多时候“忍不住”去玩手机。而这种情况,却是我们可控的。设定番茄钟把手机其他应用暂时锁住,把手机关机扔到一边,把网络断了等各种方法都有人用,彬哥课上甚至说不如出一款只能用BT学院APP的手机,想玩手机就去刷题好了,引得一片叫好声,或许可以说明以上方法也不见得很有效。


因此,关键还是在于个人本身能否控制住是玩手机还是被手机玩。手机这个东西,也不是说完全就不能碰,毕竟这个时代手机奴基本都是做定了,而且人作为群体动物也有一定的社交需求。那么,是否可以定个时间专门处理私人信息呢?例如某个时点,或是完成当天学习任务之后。不仅有利于取得平衡,也可以增加幸福感和成就感。


06)不注重锻炼的考生不是好考生


BT学院周三晚的体育课安排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尽管后期“体育老师”经常被下课拿来考试或者加课。记得去年有段时间,状态奇差,掐自己也不行,风油精也不管用,连站着上课都顶不住困意,今年游了两个月的泳明显改善很多。


记得之前有位HK老师说过,自己几十年前在英国留学时,好多同学尤其是设计、艺术之类的专业,都是12点甚至更晚出宿舍跑步,以激发灵感,然后回来投入学习,精力却很充沛,不像我们,这么年轻就经常说累啊困啊之类的。这里并不是鼓励这种行为,而是说明运动确实大有裨益。


我想,可能一是我们一直以来对运动意识的缺乏;二是懒,坚持不下去,就像很多人办了健身卡最后连卡都不记得扔哪里了。不过我发现,心情低落或者头晕脑胀时,去游泳或是用Keep、Fit等APP做下锻炼简直再好不过,应该是运动释放的多巴胺起了作用,让情绪变得积极从而敢于直面各种困难。


07)适度放松不可少


看书,看演讲,看电影,散步,游泳,啥都可以。乍一看好像显得很奢侈,专业书都看不及哪有这个时间和闲心?然而,若实在无状态看书做题,强求做无用功又有何用?不如稍作转移注意力。


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又很喜欢琢磨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这样能够帮助我解决问题吧,所以又容易想太多,有时往积极方向发展,有时往消极方向狂奔。这,就难免有点悲催。因此从书籍、演讲或者电影中汲取营养、寻找答案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为了平衡一下内心“不务正业”的负罪感,我会做做内容记录,或者写写简短的影评、观后感之类,这不恰好也是在学习吗?况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从学习获得快乐,才是获得持久动力的源泉。


04


未来已来,砥砺前行


前段时间CPAer有篇推文,叫“考完注会,我想_______”,其中有个留言是:考税务师、考中级、考司法、考研……


正如彬哥所说,注会考试之前,你们会想着考完要去哪里哪里玩,考完之后,心里想的全是我还要考这考那,根本停不下来。


我想,这就是改变的开始吧。有人觉得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有人觉得这会很累,因为这意味着又会是很多个日夜的奋斗;也有人觉得很欣喜,因为找到了方向体会到了乐趣。


其实怎么样看待都没关系,考证(学习)从来都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也不是,它们都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的实现路径之一而已。真正的核心在于,得弄明白自己该如何成长,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过好这一生。


最后,我觉得我很幸运,能够于灰暗之中遇见彬哥遇见BT学院。无论什么事情,彬哥总能适时给予鼓励和解答,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祝愿BT学院这股清流能够早日成为江河大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