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档案修复师:20多道工序 修复一页档案

 宋洋sy 2018-02-25

老师傅徐伟在进行字画装裱

刘亚雷把档案放入装裱机中

甘立辰为破损的档案补纸摘边 

或许你对档案的理解还只局限于狭义的人事档案,但档案却无声地记录着历史长河发展的点滴。随着时间推移,虫蛀酸化,一些纸质档案一碰就碎,如果不加以妥善修复,这些档案便就“不可再生”。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档案永久保存下来,修复就成了档案馆里永远都做不完的事。神秘的档案修复是如何开展的,今天就由这页档案说起吧。

档案纯手工修复方案

修复前:检查、 描述、 拍照。

修复工序:揭粘、除尘、去污、分段、编排顺序、选纸、配纸、铺膜、展平、刷浆、上补纸、摘边、上托纸、排实、揭膜、上墙、裁剪、折叠、齐边、压平、装订……

一页档案纸 何以化腐朽为永久

云南省档案修复中心偌大的工作间里,七八个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档案修复师,或伏案整理档案页码、上补纸摘边,或是站在木墙边检查上墙的档案。今年修复中心修补档案的任务是2万页,平均到每位修复师约3000页。根据档案受损的程度,纯手工修复一页档案一般会经历20多道工序,一卷档案由一位修复师全部负责,情况复杂时会多人配合,有时只是补一张档案的洞就要一天。

29岁的甘立辰是修复中心里年龄最小的一个,2015年从行政岗位转岗到修复中心前,她对档案修复一无所知,中心里所有人的手艺主要是老师傅传帮带。甘立辰刚到岗便被派到故宫博物院,跟着老师傅们学了1个月的档案修复。其后两年,用她的话来说,她一直在边学边做。

“随着时间的推延,档案的制成材料均会逐渐出现变化,而档案馆里绝大多数是纸质档案。”省档案修复中心负责人李颖介绍,有些是因为纸张本身的质量,有些是人为保存不当,有些则遭遇了地震等自然灾害,甚至经历了战争,这些档案渐渐出现磨损、褪变、脆化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彻底损毁,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需要及时加以修复。

一种土特产 普洱茶染出各色补纸

说话间,甘立辰已经用补纸把洞补好,正在细细地把补纸的边缘摘掉。“你看,补纸的颜色比原档案要浅一些。”如果不是甘立辰提醒,记者还没有注意到,补洞的纸确实要浅一些。甘立辰说,选补纸有个原则:“宁浅毋深”,当然也不能和档案颜色一模一样,始终要有所区别。这些补纸都是染过色的。在过去由于没有掌握染纸技术,修复中心用的补纸,多是原纸颜色,补在那些民国年间发了黄的档案纸上,显得格外扎眼。

目前,修复中心所用的染纸技术是从故宫博物院学来的,但也没有照搬照用。比如故宫博物院染纸用的是橡子碗(一种野生果实),但这种东西在云南很难找到,于是他们想到了普洱茶,这种天然的染色剂还有防虫功效。

“咚咚咚”甘立辰拿着补好的这页档案纸,用塑料薄膜托着,用粘合剂略显平整地把档案绷在墙上,用棕刷将档案展平的同时还要压实边缘,这力道要经过无数次实践琢磨。甘立辰说,上墙的时间一般要结合湿度、温度来调整,是绷紧一点还是绷松一些,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如果绷太紧可能会把档案绷炸,太松的话档案又不够平整。

一种成就感 一个龙云印章拼了一整天

档案修复师,在外人眼中神秘得几乎一无所知。甘立辰刚被调到修复中心时,她真没想到档案馆里还有这样神奇的所在,她跟老师傅练手,选纸的眼力、刷纸的力道、上墙的松紧……两年的时间,甘立辰渐入佳境。

去年甘立辰参与了一次特藏档案卷修复,几十页的档案卷几个人合力整整做了一个月,却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光是拼好那颗大印,我就花了一天时间。”回忆起这次工作经历,甘立辰依然难掩兴奋。她修复的那页档案是龙云颁布的一份任命书,有毛笔字迹的地方比较完好,但有印章的地方因纸张酸化破损严重,细碎成了无数的小纸片,于是她就像拼图一样,把这些碎纸片一片一片拼起来。“当时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小纸片飞走了。拼完这颗印章,整个人有种虚脱感,一闭上眼睛就感觉有无数道闪电在闪过。”

一份坚持 所有修复步骤均可逆转

54岁的徐伟在修复中心里是一位老师傅。说起近几年来档案修复技术手段的变化,徐老师十分感慨,比如保存较完好的档案纸,直接用机器就可以修复。与修复设备比起来,纯手工修复依然有无法取代的优势,手工修复是全程可逆的,任何一步做错了,或者有瑕疵,都可以推翻重来。所以目前档案馆里依然以手工修复为主。

目前,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共650个全宗,168余万卷,其中新中国成立前档案30余万卷,新中国成立后档案128余万卷、图书资料10万余册。“档案修复是一项不断延续的工作,旧的档案修复好了,新的档案可能又有破损。”在李颖看来,档案修复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档案的修复效果,并影响着档案的后续保存。




   作者 记者 宋金艳 文 高伟 摄


转载来源:云南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